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民理论,其论述十分精辟且内容广泛,涉及公民的定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民的教育等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公民理论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关系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当代公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关系 ,西方学术界长期以来一直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甚至有学者断言公民社会就是民主化的充分条件。但人们忽略了公民社会概念的差异、公民社会对国家及民主的依赖、虚假的政治变量的存在以及“公民社会决定论”的误导等诸多重要因素。笔者主张反思这种乐观的理论态势 ,重新审视当代的公民社会与民主化 ,全面而谨慎地解读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德育与公民教育关系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存在德育对公民教育的僭越,甚至取代的现象,存在对二者认识边界不清与实践上的混淆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辨析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以理清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实质.有利于澄清认识和推进实践。德育与公民教育不仅具有各自内在的规定性,而且在性质、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目的与内容等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分歧,但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中依然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4.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流传至今,对现代教育理论具有重大贡献,实际上他们的教育思想大都由讨论政治问题延伸而来,这一点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有明显表现,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与之也有类似之处,三者的政治理想都离不开对公民的德性教育,而公民的善与城邦的善是一致的,由此追溯西方教育思想的政治源头。  相似文献   

5.
德育理念的更新——公民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呼唤以人为本的教育,实施公民教育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的重要途径.与传统德育相比.公民教育在德育目标上,实现了个人与社会需求的统一;在德育内容上,涵盖了以往德育内容又弥补不足;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生活与主体性的德育观.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凸显.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内驱力,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相对完整的法治理论,其法治理论涵盖了法治的内涵、实施法治的根据与法治的具体实施手段等内容,成为西方法治理论的主要历史渊源。以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为背景,结合当前的和谐社会理论,阐释当代我国法治的理念及其构建,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民教育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是我国传统德育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议题。公民教育思想在当前的课程实践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公民教育的完整概念和明确表述还没有真正进入德育政策设计的范围中。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其实践尝试都给德育政策的设计带来了挑战,德育政策必须面对公民教育思想的冲击,在政策设计中积极建构公民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8.
"教育"几乎贯穿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全书,尤其集中于最后两卷(卷七后半部分和卷八)。一般认为,与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的《王制》中主要谈论哲学教育不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主要论述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不过,亚里士多德在论教育时又特别重视"闲暇",认为闲暇"自身就有快乐、幸福以及享福的生活",这与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静观"之自足的描述极为相似。从这个角度看,亚里士多德的"闲暇"教育也指向哲学教育。本文将首先分析教育在《政治学》文本中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教育与政制的关系,指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教育的一面;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政治学》中教育与闲暇的关系,并结合《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相关论述,挖掘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教育之可能。  相似文献   

9.
较之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德育内容及方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结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形势,本文以独特的视角提出了在德育内容中应补充公民意识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责任感及团结协作精神等;在德育方法上更应注重自我教育、实践、社会环境教育等教育途径与渠道。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以自然主义为基础,这种自然主义的政治学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削弱了政治学的神学目的。在对以往政治学理论的神秘主义进行批判的同时,亚里士多德立足于人们的现实的城邦生活,从而建立了政治学的基础,使政治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亚里士多德开启的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政治学研究取向经马基雅维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逐渐使这门社会理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