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指人民,即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主要是指以人民或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科学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为出发点,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必须以造福人民为目的。在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观点、党执政为民的观点、建设生态文明的观点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2.
群众工作历来是高校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群众工作,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继承党的群众工作优良传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是促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胡总书记关于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总结:毛泽东完整而系统的"人民群众"思想;新时期邓小平的"人民"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为民"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作为"现实的人"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以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为本,即以"民生"为本.民生是具体的历史的,因而把握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要从一定的历史境遇出发作具体分析.民生的根本是利益,因而以人为本的根本内涵说到底是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就要将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发展、促发展的要求与当下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党的先进性建设机制具有时代局限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机制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即以党员群众为根本,以包括党员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以实现党员的全面发展、提高党员素质为根本。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要创新党的学习机制、教育机制、组织管理机制、奖惩激励机制、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党内民主与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我们研究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以人为本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离开以人为本谈生态文明建设是没有意义的.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力量为本,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应该遵循的核心理念或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胡锦涛总书记对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作了明确的阐述。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构成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大发展:其一,在价值论意义上,以人为本不仅将其主体从"群众"扩展至"人民"乃至于"人",而且还确立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其二,在方法论意义上,不仅强调实践主体打造,而且还注重价值目标实现落实;其三,在伦理学意义上,不仅强调同代人实现共享,而且还注重不同代人永续发展。可以说,以人为本构成了改革开放后党的群众路线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们党所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表述与表现形式不是也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而丰富与发展的。究其实质,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契合历史使命、贴近时代主题的群众路线。鉴于人民群众生存所需物质生活资料得以基本保障的现实,以人为本将群众路线的主体从人民群众拓展至全人类,并将终极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出于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不科学发展观的矫正,以人为本将为了人民群众的方式指认为科学发展;为了切实地推进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倡导践行人民共享理念。正是在推动科学发展的现实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得以不断推进。由此,以人为本实现了对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做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宗教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是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把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团结起来,把他们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12.
"以人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但直到马克思才赋予这一古语以全新的意义.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将"以人为本"的思想确定为改革开放战略的重要支点.由他所开创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而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是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重要形成机制,体现了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群众是否赞成、拥护作为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尺度,体现了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不拘一格选人才正是邓小平新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这就要求在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时,坚持以"群众路线"方法论为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相似文献   

14.
党的一个时期的基本路线和基本任务,决定了不同时期群众工作的方向和任务,以及工作重点、工作内容和形式。长期以来,群众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不断地调整变化和发展,为实现党的目标任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成为党在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领域和重要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来指导新时期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工作不断的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5.
“劳动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原始动力”的观点和“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本原”的观点,为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符合党的根本宗旨,符合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目的,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我党把以人为本确立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现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7.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人为本,一个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的口号,正成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我们党在长期的执政实践中,回答了为谁执政、依靠谁执政、如何执政等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执政理念,它包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理念,执政兴国的发展理念,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廉政理念等。而以人为本的提出,则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以来,“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全面贯彻,作为我党优良传统的群众工作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章从新时期群众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意义、加强群众工作的方法、群众工作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等若干方面阐述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党章把党的群众路线完整地表述为:"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真正实现"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根本立足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基本方式;宣传党的正确主张是必要途径;正确执行党的正确主张是重要保障;坚持不懈的"理论创新"是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党的群众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创新发展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群众立场,二是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群众工作的初衷和目的,三是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丰富发展了党的群众利益观,四是将"为民务实清廉"作为领导干部贯彻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这些思想观点推进了党的群众工作,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