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以《全面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为依据,对安徽省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研究,展示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以明确目前安徽省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定位,以顺利开展全省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并最终实现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体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它对促使城乡体育在不断融合中走向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安徽省270个小城镇为对象,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安徽省小城镇体育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和改进的建议。旨在为探索多元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体育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并期为我国中部地区小城镇体育的研究和建设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高职教育的新使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提出的新要求,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就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西部的小康至关重要。加强道德建设对于推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显得尤为迫切。既体现了西部小康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又为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确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因此,立足于中国现实,面向世界未来,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深入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些带有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无疑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基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意义的分析,进而探讨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生态保障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和威胁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态保障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主题,本文通过对农业政策性信贷特点的分析,阐述了农业政策性信贷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职能定位以及完善和强化农业政策性信贷扶持项目及扶持措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逻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紧密的理论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产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中,事实上内蕴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理论创新逻辑和党建逻辑。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成败,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目标。只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才能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发展是当代中国、也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面对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新一届中央政府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思想是以人为本;基本内容是实现人与社会、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发展;现实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