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较先进的电动车充电站大都采用变电流间歇充电法,该法可以实现蓄电池的快速充电,但无法避免极化现象的产生,并且只能对几种固定电压和容量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为此,介绍了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站智能充电器的设计.系统采用波浪式变电压变电流正负零脉冲充电法;主电路主要由半桥逆变电路、放电电路和辅助电源电路组成;控制系统采用了PIC单片机,借助SG3525和霍尔传感器来实现充电控制. 该系统不仅避免了极板极化现象的产生,而且能对不同电压和容量的电池进行充电选择,还可以显示实时电量,从而更好地保护了蓄电池,提高了电动车充电站的交互性与智能性.  相似文献   

2.
在电动自行车充电系统中,采用太阳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由于太阳能输出特性是非线性的,为了使太阳能工作点始终在最大功率点附近,在分析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基础上,在硬件电路上采用DC/DC升压电路,软件上采用单片机输出PWM脉冲调节DC/DC电路内部开关管的占空比,来控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实现最大功率跟踪。  相似文献   

3.
马路上,电动自行车我们见得多了,这些自行车通常得用家里的电源来充电,有时很可能骑着骑着就没有电了。能不能一边骑车一边充电呢?英国设计师米杰维克灵机一动,在电动自行车上添加一个太阳能电池做的顶棚,就可以随时为爱车充电了。  相似文献   

4.
智能测距仪     
我想发明一款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的智能测距仪。当车主骑上电动自行车时,智能测距仪就会根据车主的体重和电动自行车的剩余电量快速计算出还能行驶多远,从而让车主根据目的地的远近来确定是否要继续骑电动车出行,这样就可以避免电动自行车行至半路没电给车主造成不便。  相似文献   

5.
||||||||黔潺娜疏翼嫩哪|例,(2006年成都市)图1表示甲骑电动自行车和乙驾驶汽车沿相同的路线行驶45千米,由A地到B地时,行驶的路程厂千米)与经过的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这个行驶过程中的图象填空:汽车出发小时与电动自行车相遇;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_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_千米/小时;汽车比电动自行车早小时到达B地. y(千米)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滩舞策协布(’J、时)圈1析解由图象知汽车出发0.5小时与电动自行车相遇;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9千米/小时;汽车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汽车比电动自行车早2小时到达B地.例2(2 006年河北省…  相似文献   

6.
根据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与蓄电池充电特性,设计了一套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光伏充电系统。该系统以dsPIC30F5011单片机为控制器,采用Cuk电路为充电主回路,根据蓄电池端电压对蓄电池采用四阶段充电控制策略。在欠电压充电阶段,采用基于PI调节的涓流对蓄电池充电;在快速充电的阶段,使用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对蓄电池充电;在过冲与浮充阶段,使用基于PI调节的带有温度补偿的恒压充电。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功率点跟踪能快速跟踪外界环境的变化,并稳定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光伏电池的使用效率;过冲和浮充电压精度高,能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难、安全性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of things,NB-IoT)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系统,以STM32F103C8为主要控制器,通过NB-IoT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结合区块链技术,提高消费支付和资金管理的安全性。经实际使用验证,该系统具有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已在多个学校和社区安装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高速腾飞的今天,能源已经成为发展的瓶颈.电力以其环保、清洁、可再生的特点逐渐被重视.传统电动自行车因充电时间长等问题发展受限.我团队本研究采用新材料——石墨烯,作为电极,开发研究新一代电动自行车电池,并使其具有高导电性及轻便性的特点.并进一步发展石墨烯的应用,开启一个电“烯”合璧新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充分利用外界充电条件,减少现有增程式电动汽车燃油消耗,结合当前运行工况、整车运行状态以及相距充电站距离等信息,通过合理调整整车需求功率在增程器与动力电池之间的分配,使得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到达充电站时荷电状态(SOC)降低到理想充电范围,提高了整车从充电站获取清洁电能的效率。创新点:1.根据车辆当前状态,建立电池需求电量估算模块和増程器输出功率计算模块;2.在司机决定进入充电站充电后,控制电池SOC在车辆进入充电站时降到最低。方法:1.通过对使用环境进行分析,建立智能控制策略,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对增程器采用不同的控制方式。通过理论推导,建立动力电池需求电量估算模块(公式2);2.通过仿真计算,将所提出的智能控制策略与初始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结论:1.与整车原策略相比,本文提出的智能控制策略能够根据车辆当前运行工况,控制增程器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2.在司机决定到充电站充电时,根据当前SOC值,确定最佳增程器关闭时刻,可使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到达充电站时,SOC降低到理想充电范围,提高动力电池从充电站获取清洁电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近年来,与电动自行车有关的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而且性质严重,经常出现伤亡。有的地方甚至为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我觉得应该考虑电动自行车发生事故的原因,而不是一禁了事。在考察了一些电动自行车的事故原因后,我认为刹车是关键:电动自行车的速度较快,而刹车装置却与普通自行车相同,驾驶员往往因速度太快刹不住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