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观察了30%聚醚苯酰胺展膜油剂在水面自扩散形态,测定了其在水面的铺展速度和成膜厚度,并评价了杀尾蚴效果.结果表明:30%聚醚苯酰胺展膜油剂在水面可快速自扩散成膜,其成膜厚度可达到纳米级(1nm),而且其在水面铺展速度与滴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杀血吸虫尾蚴实验表明,30%聚醚苯酰胺展膜油剂具有高的杀灭血吸虫尾蚴活性.  相似文献   

2.
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当前血吸虫病的治疗依赖于吡喹酮,长期、大规模使用吡喹酮存在耐药性风险,开发新型抗血吸虫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综述近十年来抗血吸虫药物的研究新进展,重点介绍吡喹酮衍生物、天然抗血吸虫药物、一些现有药物、金属有机配合物以及酶抑制剂等抗血吸虫活性研究,认为开发新的药物作用靶标是今后抗血吸虫药物研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采用磷酸浸渍葵花籽壳在350850℃的炭化温度下制备生物质活性炭并用自制的生物质活性炭吸附水溶液中的硝基苯.通过对磷酸浸渍比、磷酸浓度、炭化温度、溶液的p 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对吸附结果的影响等因素的研究,得到在磷酸浸渍比为2:1、磷酸浓度为50%、炭化温度为650℃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比表面积达到1494.883 m2·g-1;在吸附时间110 min、吸附温度为20℃、溶液p H为7的条件下其对水溶液中的硝基苯有最佳吸附效果.硝基苯的吸附去除率可达到95.82%、吸附量达到47.91 mg·g-1.  相似文献   

4.
根据生物活性分子叠加原理,设计、合成了5个新的5-硝基呋喃亚胺化合物,并采用IR、NMR和GS-MS等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抗血吸虫活性实验表明:标号为3a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血吸虫活性,编号为3e的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血吸虫活性,其效果接近于吡喹酮,为研究新型抗血吸虫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缓释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缓释制剂的研究中,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以其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缓释性能优良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综述了壳聚糖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的缓释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以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讨论了不同的预氧化、炭化、活化条件下对所制得的活性炭碘、苯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炭化升温速率为2℃/min,炭化温度为800℃;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水蒸汽流量为0.4mL.min-1的条件下,可制得比表面积为726 m2.g-1,活化后碘值、苯值及强度分别为806mg/g、234mg/g、9.85N/粒的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  相似文献   

7.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对苯的吸附性能最好。在结构特点上总结了影响多孔材料吸附性能的众多因素,为作业场中苯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废弃的羊肚菌菌棒为原料,ZnCl_2为活化剂制备废弃菌棒活性炭.考察了废弃菌棒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浸渍比为30%、炭化时间为45 min、炭化温度为500℃时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为720 mg/g.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对改性前后制备的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进行测定,改性后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大幅度提升,达到657.5 m2/g.  相似文献   

9.
以固相反应法所合成的硼、硫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材料为载体,探讨三磷酸腺苷在载体表面上的吸附与缓释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以二氧化钛为基体的纳米粉体材料对ATP有良好的吸附作用.40 min内,S-B-TiO2、B-TiO2、S-TiO2及TiO2纳米粉体对ATP的吸附率分别为94.7%、83.4%、71.3%和66.0%.其中S-B-TiO2纳米粉体的载药量比纯TiO2提高了28.7%;TiO2及其改性纳米材料对ATP的释放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5h内其释药百分比分别为43.5%、47.9%、25.1%和37.0%.其中S-TiO2对ATP的缓释速率比纯TiO2明显减缓.ATP的缓释过程符合非Fick扩散机理和Korsmeyer-Peppas模型.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在生物领域的渗透形成了纳米生物技术,而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是纳米生物技术的重点和热点.纳米级药物输送系统(Nanopartiele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在实现靶向性给药、缓释药物、提高难溶性药物与多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因而也成为近年来药剂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出现的纳米药物载体的种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载体系统的特点和优点,为其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