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木美 《留学生》2010,(12):40-41
敬爱的钱学森先生离开我们一年了。那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直苦苦萦绕在中国人民心头.成为一种可以称为民族伤痛的国问。  相似文献   

2.
卓越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先生在我们的仰望中驾鹤西去,但是,我们在缅怀和追思钱老时,却一直无法绕过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钱老关于教育的追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无疑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的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相似文献   

3.
人之常情     
天津考生 《招生考试通讯》2008,(10):I0002-I0002
地震后的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地动山摇的那一瞬间,谭千秋老师为什么不是自己先跑出去,而是毅然地用他并不健壮的身躯为四个学生撑起了生命的钢铁之伞?  相似文献   

4.
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们正在努力的目标之一。那么,我们离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到底还有多少距离?接下来应该怎么去做?我一直在想,这几年,教育的硬件设施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我们还缺什么?资金吗?不是。师资吗?也不是。先进的设备吗?更不是。我觉得,当前学校教育最缺的是精神,是灵魂。  相似文献   

5.
刘燕青 《辅导员》2009,(7):56-56
前不久听某媒体报道,英国青少年的智商比28年前的同龄人要低,而且会低两分之多。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学习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尤其是英国,那可是近现代教育的发源地之一,为何会出这样的问题呢?惊疑之际,笔者找出报道细看了一遍。  相似文献   

6.
大学期间,薛松从来不吃鱼肉,这一直是我们的未解之迷。我们问:嫌鱼腥?薛松摇了摇头。又问:嫌鱼有刺?薛松还是摇头。  相似文献   

7.
《父母必读》2010,(11):113-113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合上书,我忍不住轻轻叹息,减去20年,我们也是孩子,为什么会离孩子的世界那么远呢?我们的那颗“温柔之心”失落在哪里了?  相似文献   

8.
工作累了,学习累了……谁都有懈怠的时候。当我们懈怠的时候,你是否发现那双凝视的眼睛,是否听到那支持的话语,是否看见那鼓励的动作?是的,当我们懈怠的时候,爱就会涌现,它让我们坚强,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充满力量一直向前!  相似文献   

9.
新的时代,新的生活节奏,新的城市面貌,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自己.看看眼前已经被生活中的多少杂事蒙上了双眼,看看道德是否早已丢失,看看那份自信是否还在,看看是否常怀感恩之心,看看是否还有那股年少轻狂的魄力,都来看看吧.《论语》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可又有多少人,一年未必反省过一次呢?我们太缺少反省了:我们是否都还在觉得自己是个人才呢,是否一直在怀着感恩的心呢,是否还在思考我们该如何追求理想的道路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06,(6):29-32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回避着这个话题: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如果是善,那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世界,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感到快慰。如果是恶,那就有些糟糕了,承认了它,岂不是承认自己是坏人一个,甚至把自己与动物划上了等号?我们心里是那么的不愿意!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10,(10):24-30
一个有趣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那就是:我们人类主要是通过眼睛去了解和观察世界,那动物们又是通过什么感觉器官去感知世界的呢?动物到底能看到什么?最新科学研究揭示了动物惊人的视觉差异——鸽子能分辨非常知微的色差,能力超过最先进的电脑程序;  相似文献   

12.
鬼马迷踪     
陈磊 《红领巾》2008,(1):2-8
这片森林绵延数百里,听别人讲,穿出这片森林就到了另外一个省。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吗?如果走到天黑还没到尽头,那我们岂不是要在这森林里过夜了?刘毅然边走边回头瞟鬼马星,心里忐忑不安。这时候,刘毅然开始有点后悔了。  相似文献   

13.
导语:回忆童年,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陪伴着你经历过喜怒哀乐的一事一物?在你的记忆深处,是否有一种味道一直萦绕着不曾远离?让我们一起往时光的逆方向回走,一起走回那蚕豆飘香的时节。  相似文献   

14.
人们惊叹那浩瀚苍穹中搏击长空的雄鹰,赞美那密林碧丛中鸣声婉转、娇媚可人的黄鹂,欣赏那盘旋萦绕于山涧房檐之中敏捷、灵巧的小燕子。物之精纯,谁人能不爱?尽善至美,怎能不令人折服?然而,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去那些天赋较高、脱颖而出、冲在时代浪尖上的弄潮儿值得我们为之兴叹、为之高歌外,还有一些虽行为笨拙但意识超前,虽天资不高,但勤奋实践的“笨鸟”,面对他们,难道我们不该为之欣慰,为之动情,为之振奋?这天,我收来全体教师的教案和学生作业,检查教学工作,由于白天忙于教学,只好晚上宿校加班。忙完所有的事已是…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数学教学,该赋予学生什么?是知识吗?如果是的话,那它对我们今后的人生几乎没有具体的作用。是技能吗?那似乎也不够。那又是什么呢?数学课堂真正的价值又在追寻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假期中,我阅读并观看了特级教师黄爱华的《24时计时法》教学实录,一直沉浸于回味黄爱华老师精心演绎的一课中,收集并反复着这堂课在我脑海中留下最有价值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林莉 《中学生天地》2011,(10):39-40
看来上初中带给你的烦恼还真不少啊。有言道,见招拆招,那就让我们一一来“拆解”吧。 首先,我们来说说作业。你那句“做那么多作业真有用吗?”道出了你的心声,真正让你困惑的并不完全是作业的量增加了,对吗?那么,林老师想问你的是,你所言之“有用”的标准是什么?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将来能为你带来经济或其他方面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河的第三岸     
我一直在思考:河,是否存在第三岸?如果存在,那么这个第三岸上存在着什么?绿柳成荫,白发渔翁垂钓其边,还是某些人类文明尚未发现的神秘事物。 于是,我竭尽所学力求其奥妙。我试过文学中的浪漫主义遐想,却发现那一片闪耀着神秘之光的领域有着浪漫主义无法企及的高度;也试过牛顿经典力学,结果是如果存在第三岸,河水将受力不平衡,它将不复我们常识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是谁微笑着牵过我们的手,将我们带入小学的校门?是谁挥洒着汗水,用粉笔与青春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那就是老师!假如你是一位老师,你会怎么做呢?看看珠市小学的同学们是怎样回答的吧!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三境     
时光之轮有条不紊地碾过,周而复始,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怀让我不禁心生疑问:春华秋实,岁月更迭,我们与原来的自己又有什么不同?有的。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从心之幽谷传来:那记忆中的公开课,不正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吗?思绪就在这一瞬间萌动、翻飞……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小的时候经常踢球,根本不想停下来、我们想一直踢下去,晚上也踢,都快看不到球了!那会发生什么?在天黑后蹋球,白天再踢时,就让你感觉好像踢得更好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