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是散文的灵魂,语文教师在解读散文时,可从多维度提供阶梯,为学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铺设道路,搭建桥梁,感知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湖心亭看雪》是一篇精致的小散文,用白描的手法描述了前往湖心亭看雪这一事体,在这苍茫寂寥的天地间,包含了作者独特的人生况味,笔者以《湖心亭看雪》为例,探微钩沉,例举解读文本的多重维度。  相似文献   

2.
冬天的雪花 小忘最喜欢下雪天,尽管晚自习骑车同家总是被摔,但她还是喜欢.她觉得,能躺在一朵朵盛开到极致的雪化儿上,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且,如果没有几次雪化里的深情一卧,她怎么能够幸运地遇到至安?  相似文献   

3.
我和小涂     
作者的身边发生两件小事:第一件,同桌小涂在上课时,不小心把他的笔袋弄丢到地上了,于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第二件,作者在一次考试时忘了带尺,没有尺便不能考试.但又不愿意向小涂借,于是发生了小涂借尺给作者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首散文诗,被收编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中。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不惜笔墨,通篇采用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描绘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极写江南雪的柔美和朔方雪的壮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江南雪的眷恋和对朔方雪的热恋、执着追求。一、江南的雪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暖国的雨与朔方的雪进行对比,突出朔方雪的冰冷、坚硬、灿烂,同时自然引出江南的雪。写江南的雪,作者只用了"滋润美艳之至"几个字就高度概括了它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雪的遐思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小作者遇见了雪,于是在电先火石之间感悟了人生,生发了感慨:人心似雪,那么生命会更加灿烂。文笔清新自然,洋溢着青春的气息。意境优美,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相似文献   

6.
    
陈捷逸 《新读写》2012,(1):22-22
雪对南方的孩子来说是“奢侈品”,所以哪怕一场小雪,也会带来“骚动”,引来回味。小作者很真实地写出了这场初雪所带来的惊喜与感悟,尽管感悟还不够深入,但是字里行间的小触动、小清新甚至小伤感还是让人遐思的。  相似文献   

7.
敢破常规切块教学水到渠成──六年制小语第11册第20课《第一场雪》教例评析韦庆益【教例】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如何有条理地描述第一场雪的经过;体会作者怎样在描述瑞雪的过程中透露出自己的喜悦之情。教学时间: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初知课文师:同学们...  相似文献   

8.
《羚羊木雕》情节跌宕起伏,文章一开头就用妈妈的责问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由此展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因此,学习这篇课文时不妨从情节入手,通过分析人物心理,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底蕴。本文写了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穴1雪万芳拿自己的新裤子换“我”的破裤子。这是上星期的事。穴2雪“我”送好朋友万芳羚羊木雕。这是昨天的事。穴3雪父母逼“我”要回羚羊木雕。这是今天的事。如何把发生在三个时间段里的三件事情写得集中紧凑,谋篇布局是很关键的。作者从妈妈的追问写起,把第三件事作为文章的主线,总体上运用的是顺…  相似文献   

9.
风雪入帘轻     
读此文是一种享受。作者意在写腊月天的一场雪,由搅雪而雪降而雪霁之丰润又极为独创的想象力,将雪的诸多意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富有韵致;对雪本应洁来还洁去的不能承受之  相似文献   

10.
×××同学问:《小桔灯》写的是小姑娘的故事,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既然用“小桔灯”作标题,为什么写小桔灯文字那么少?要知道作者为什么用“小桔灯”作标题,就要先知道“小桔灯”有什么含义。我们知道,一件小东西,一件小事,如果含有某种意义,往往能给人以启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桔灯,从形式上看,是一件小东西;从课文内容看,写的是一种小事情。那么,这件小东西,这件小事情有  相似文献   

11.
别问我是谁     
小兔雪雪过生日时,奶奶送给她一把小红伞。白色的小兔撑起红色的小伞,谁见了都说漂亮。小狐狸看见了,心里羡慕极了。 一天晚上,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第二天早晨,雪雪一觉醒来,推开窗子,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雨点还在星星点点地飘洒着。雪雪想:“树林里一定长出了不少蘑菇。”一想到可口的蘑菇,雪雪坐不住了,她撑起小红伞,挎上小篮子,一蹦一跳地来  相似文献   

12.
下雪啦     
下雪真好啊!你们瞧!大树上积满了雪,就像穿了一件白衣服,地上铺满了雪,像铺了一张白被子;屋顶上铺满了雪,就像戴了一顶白帽子.  相似文献   

13.
牵挂     
小作者抓住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为妹妹买生日礼物的事,发表感想,觉得生活中因为有了妹妹,自己多了一份牵挂,写出了一般独生子女无法体会到的那种情感。小作者对幸福的理解就是这种对妹妹的牵挂。  相似文献   

14.
春天终于来了。草丛里的雪融化了,草色却还是有点儿枯黄。睡了一个冬天的小青蛙醒了,小刺猬醒了,小花蛇也醒了。他们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他们的好朋友小白兔。  相似文献   

15.
这个、六一儿童节要给读者发福利了!我们邀请了大家喜欢的一位作者——大学生狐周八(小狐)来栏目做客,聊她成长过程中影响重大的书,以及她对于时光的独特感悟。读书是件多好的事,瞧,我们在长大,书还在那里,那是一面能照出岁月的镜子。超越时间的守护:《雪孩子》嵇鸿著内容简介:兔妈妈为了安抚不愿独自在家的小兔,在院子里堆了一个雪人陪她。小兔和雪娃娃一起唱歌跳舞过了快活的一天。小兔累极了。告别了雪娃娃,回到小屋里烤着火甜甜地睡着了。没想到火烧得太旺,屋子烧起来,雪娃娃跑进屋子将小兔救出,自己却消失不见……  相似文献   

16.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南方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孤独奋飞。在《雪》的教学中,我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在欣赏的同时,层层推进,力图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其构思和选材的精妙,  相似文献   

17.
袁一晨 《新作文》2014,(12):4-4
<正>大雪纷飞,小红和她的妈妈在外面堆了一个可爱的雪娃娃。今天,小红去找雪娃娃玩,雪娃娃却不见了。雪娃娃到哪儿去了呢?小红抬头一望,阳光明媚。又低下头一看,原来雪娃娃变成了水娃娃,正躺在地下睡大觉呢。小红说:"水娃娃,快起来玩啦,太阳都晒到你的屁股了。"水娃娃钻出地面,刚想跟小红打招呼,就感觉身体热乎乎的,开始慢慢悠悠地飞起来。原来水娃娃变成了气娃娃。  相似文献   

18.
《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课)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利用对比手法描写了南方雪的滋润美艳和北方雪的孤独奋飞。在《雪》的教学中,我通过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在欣赏的同时,层层推进,力图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从而把握其构思和选材的精妙,引导学生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9.
[名师画板]这是小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但仅就这一件小事对自己拿东忘西的毛病突出体现不够充分。因此,必须紧紧围绕主题,选择恰当的材料,才会使主题更突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写的是小作者学习认字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一个普普通通的“鹭”字.却被小作者写出了很多内容:“鹭”既是鸟的名称,又与小作者的家乡厦门有着密切的关联——厦门别称“鹭岛”:而“鹭”字上面的“路”,又让她联想到厦门的BRT快速公交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