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树的妖     
今生,我只想为你种下一棵树,记录下我所有年少轻狂的梦。我的任务就是种树,因为我是一只种树的妖。我开心时种树,不开心时也种。我种的松柏翠绿常青,我种的枫树如火燃  相似文献   

2.
种树老人     
种树老人死了,死后没有一副棺材。种树老人什么东西都没有留下,只留下了一片树林。种树老人一辈子什么都不会做,只会种树。解放前种树为了娶媳妇,但没有娶上;解放后种树,为了种树。种树老人长得很丑,很矮,一辈子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临死的时候,他对远方来的侄子说:“死了,就在沙丘刨个坑,把我埋在树林里,千万不要用什么棺材。”侄子照他的话做了,做完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我会种树啦     
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妈妈说“:这正是植树的好季节。”爸爸说“:今天是植树节,绿化环境人人有责,咱们去种树吧。”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路边去种树。我从来没有种过树,不知道该怎么种。爸爸耐心地告诉我,并示范给我看:先用铁锹(qiāo)在地上挖个洞;接着,把树苗轻轻地放进去,扶正;然后盖上泥土,压实;最后给树苗浇上水。听了爸爸的讲解,我高兴地对爸爸说“:让我试试吧。”我接过爸爸手中的铁锹,照着爸爸、妈妈的样子干了起来。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终于种好了第一棵树。望着这棵小树,我高兴地对爸爸、妈妈说“:哦,我会种树啦!我会种树啦!…  相似文献   

4.
“种树”     
植树节前后,全国上下普遍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为了让幼儿也参加到植树节活动中去,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我特意增加了一次手工作业:种树。开始,我告诉幼儿:植树节到了,人们都抓紧时间忙着种树。我  相似文献   

5.
正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我还记得那时娇嫩的小手,执着青翠的绿苗,在校园里种着桂花树。红领巾飘荡在我的胸前,周围尽是忙碌的人们,大家都在一抔土、一抔土地往坑中填埋。年幼的我不禁想:沙漠里有人种树吗?这么多人一起种树那沙漠会不会很快变成绿洲呢?我小小的心里,甚至还埋下了一个愿望,就是以后长大了能够到西北去种树,在戈壁滩上留下自己的痕迹。次年,学校的围墙旁,早已  相似文献   

6.
一直没有机会去种一棵树,虽然我是植树节出生的。所有种树现场的情景,我基本都是从电视中看到的。好像有锣鼓喧天,好像有彩旗飘扬——但是也许没有闹腾那么热烈,一切只是我的错乱想象。也许在种树的现场,大家就是默默地挖坑,浇水,最后临上车前,回头看一眼,那些细弱的树身。那时候,心里该是有些感触的吧,想着世道艰难,成活不易。世界上有很多种公益活动,有的门槛很低,比如节水,比如垃圾分拣,也有的门槛很高,比如种树——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小诗     
我喜欢春天 我喜欢春天。 春天是温暖的, 春天是绿色的, 春天是最好的季节。 我可以放风筝, 我可以种树, 我可以浇花, 我可以做好多好多事。  相似文献   

8.
《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我"从种树人的话中感悟到的深刻道理。浙教版作业本第5题(一)的作业正是针对这个教学点设计的。题目如下: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  相似文献   

9.
往下扎根     
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梗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秧的老农。  相似文献   

10.
周凤林 《上海教育》2010,(21):53-54
唐代柳宗元著有一篇寓言《种树郭橐驼传》。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有人向他请教,他回答说:“我并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生长得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自然生长的规律,使它按照自己的习性成长罢了。”  相似文献   

11.
征下扎根     
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边我遇到一位种树的老农。我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  相似文献   

12.
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的著名散文《种树郭橐驼传》脍炙人口。但是人们对其中“种树”的理解多不确切。一般读者、教师、注释者甚至名家(如“百家讲坛”主讲人)都有意无意地把“种树”理解为今天所说的“种树”即种植树木。其实这是误解。  相似文献   

13.
在上教科版《科学》中《各种各样的叶子》一课时,我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观察材料,其中有一件是用同一种树但颜色却是由暗绿色到暗红色再到黄紫色逐渐发生变化的四片叶子做的标本。我的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叶的颜色是各种各样的,即使是同一种树的叶子也是有所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正>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中有这样一段话——种树的人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  相似文献   

15.
一读《桃花心木》:整体感知,解疑又生疑 一读《桃花心木》,我发现它具有林清玄散文的共性特点:文笔恬淡清新,却又表现出醇厚、隽永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虽然写的是平平常常的种树故事,但却借种树之道比育人之理。在叙述时层层设疑,引人遐思,最后揭示出其中蕴含的哲理,给人以无尽的启迪。这就是我一读的最初印象,也是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6.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体传记,是其早年在长安任职时的作品,它与柳宗元被贬永州后写的《捕蛇者说》可以说是形神兼似,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在格式上两者非常相似。《种树郭橐驼传》是先介绍郭橐驼其人,突出他种树的绝活;主体部分是一问一答,主要是郭橐驼的“答”;最后是问者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捕蛇者说》是先介绍永州郊外所产的“异蛇”,由此引出捕蛇者蒋氏;主题部分也是一问一答,主要是蒋氏的“答”;最后同样是问者即“我”的感慨。其次,在主题上两者遥相呼应。《种树郭橐驼传》中经由种树的老百姓郭橐驼之口道出了“长人…  相似文献   

17.
盛夏时节,马路边、西湖旁的杨柳树郁郁葱葱,迎风摇曳,使得游人顾盼流连。但是,你可[曾]知道,园林工人为了种这些树。花费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记得小时候,我常常喜欢折下柳枝,做成帽子戴在头上当“侦察兵”。妈妈责备我,我还十分不以为然:“杨柳树多的是,折些枝条算什么?”有天中午,我踱步西湖边上,看到十几个工人正在湖边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培土,有的浇水,忙碌不停。他们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湿透,贴在身上。看到这景象,我才深深地[感觉](体会)到种树是要[费出多](化很)大的劳动,而我随意毁坏〔柳树条)(它)是多么的不应该,我才真正领悟到了“毁树容易种树难”的道理。即使是十分容易活的杨树,十个人种,只要有一个人毁  相似文献   

18.
妈妈你同意吗同意我在屋子上种树种几棵我还没想好但肯定我爱做的事你也欢喜高兴的时候人就爬上去白天变太阳晚上变月亮在屋子上种树@邝贤良  相似文献   

19.
我的课外生活与众不同 ,我喜欢像一个小顽童一样 ,一个人在家里“玩家家” ,在自己的房间里 ,把玩具统统摆出来 ,以我为中心 ,让它们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 ,它们的语言和动作都由我来设计。我最喜欢把自己从电视剧或动画片里看到的情节用我和我的玩具重演出来 ,当每次重演的时候 ,我既是导演又是主角还是观众。我觉得这个游戏我从小玩到现在导演得最好、最出色的应该是一部叫《种树》的动画片。我把扮演动物的玩具在地上一字排开 ,把一块泡沫和一些火柴放在它们前面 ,然后我把着小玩具的小手依次将火柴插到泡沫上。这样就算种树了。随后 ,把它…  相似文献   

20.
守护天性     
<正>一天性,就是自然赋予的品质或特性。唐代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说了种树的诀窍: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天",即为树木生长的基本环境和规律;"性",乃为树木的本性。其意思是说,种树要顺从树木生长的规律,让树木彰显自己的本性。种树和育人的道理其实是相融相通的。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以为,让儿童像儿童的样子,教育就得要有"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思想与智慧,尊重儿童,理解儿童,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