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雪屏 《广西教育》2005,(1A):81-81
在新课程改革中,艺术课程的变动最大,它将过去单一的音乐、美术融合到了一起,甚至加入了舞蹈、戏剧、影视、文学等内容。在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音乐以其明快的旋律,能够改变美术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而美术则以其清晰的画面,能使抽象的音乐语言增强形象性。因此,实施美术、音乐互补教学法,即在美术课教学中注入音乐内容,在音乐课教学中加进美术欣赏,使这两门课都做到“声中有画,画中有声”,两者和谐统一,既有利于创设课堂教学的审美氛围,又有利于学生愉悦身心、激发灵感、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
朱轺 《南昌教育》2008,(5):25-26
美术课程改革是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变化的节奏,舒缓的旋律都可以成为美术创作的灵感,美术教学以音乐为切人点,是基于对美术知识、技能学习的把握,促进学生的体验,并且通过体验,提高学生美术的素养。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艺术课程替代了原来的美术、音乐,它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课本内容更加丰富。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陈秀亭 《师道》2004,(8):21-21
音乐就是一幅五彩的画,它用音符当色彩,旋律为线条,描绘着一幅幅用听觉去感受的心灵之画。我国名的音乐家马思聪曾指出,有些音乐就是描写画的。用美术打开音乐的幻想之门,也正体现了音乐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学科综合的标准,加强了音乐化与绘画艺术的联系,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形象的体验与感受,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鉴赏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5.
黄宏 《家教世界》2013,(8X):86-86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把音乐与美术相融合,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作品,欣赏作品,感悟作品。通过音乐,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想象空间,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体验艺术情感,活跃思维,深入理解作品,发挥艺术创想。音乐的渗透,必然提高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是教师探讨的永恒话题,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把控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构建高效美术课堂的重要保障。中学美术教师可以从教学程序设计、语言情境创设、音乐伴奏融入这三个角度进行探索与思考,努力实现中学美术课堂教学节奏的有效掌控,进而提升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教学中,美术学科难以得到学校的足够重视。这种现象主要是现行教育制度所造成的,因为美术课堂教学只是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主,追求的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在高考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美术教材地域的适用局限性越显突出,教师们不难发现,有的一些课题内容并不适合本地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学,这是我们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问题,而开发、利用、融入本土文化却是书本知识的有益补充。即增添了教材的地方性、乡土性,又让学生在实践的探究中拓宽了审美领域,使学生在本土文化的传承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审美与创造的能力。为此。美术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并通过美术的学习感受和接受文化的影响,进而参与文化的传承。并表达和创造文化。下面,笔者结合实践探究中的感悟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学科综合,展开想象。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活跃教学气氛,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音乐与美术的相融合,丰富了原来的美术课。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开发智力。如今提倡的课程整合所提到的艺术课程即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结合,让音乐成为理解美术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从音乐想象中画出美好的画面,想象美好的意境。通过视听的巧妙结合,既能让学生感受美好,又能让学生愉心悦情。  相似文献   

10.
在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扼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学科综合,展开想象。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活跃教学气氛,我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音乐与美术的相融合,丰富了原来的美术课,活跃课堂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开发智力。如今提倡的课程整合所提到的艺术课程即音乐教学与美术教学的艺术融合。音乐是听觉艺术,美术是视觉艺术,两者结合,让音乐成为理解美术的桥梁,从而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可让学生从音乐想象中画出美好的画面,想象美好的意境。通过视听的巧妙结合,既能让学生感受美好,又能让学生愉心悦情。  相似文献   

12.
美术和音乐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美。“音乐是流动的画,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之美的本质是和谐,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等构成音乐美的意象,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和谐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音乐形象。而绘画亦是把前述的种种因素构成绘画美的意象,化作阴阳浓淡的韵律,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象。两者综合可形成“听着音乐画音乐”的快乐想像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3.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往往决定了新知识以何种面貌呈现以及怎样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对课堂教学起到方向上的指引作用。情境创设较为直观和感性,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因而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尤为适用。问题、悬念、图像、活动、故事、音乐等都可以用来创设情境,达到美术课堂促进学生认知、感受和创造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江生 《广西教育》2013,(37):38-38,44
教学的有效性不只是对教学内容、教材编排的完善,更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腾笼换鸟”和教学方法上的“爬罗剔抉”。小学美术在实施有效教学中实现了“华丽转身”,凸显了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然而,在研课中一些带有普遍性影响或制约美术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如有的课堂教学片面重视情境创设,而无法保证足够的训练时间;有的课堂一味强调训练,却忽视了情感的演绎;有的课堂预设的多,生成的少,学生缺少主动思维……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凸显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在美术教学中,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美术活动,重视学生的差异性,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赞赏学生的多元成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美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美术欣赏是美术创作乃至美术传播的最终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发现生活中一些美的东西,将有助于学生的扬帆远航。传统的美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乏味,课堂效率低,使得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对美术课本来是有的学习动力、兴趣和爱好遭到破坏,而且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表现为低效或无效,甚至有的学生产生抵触或厌学情绪。近年来,课堂教学改  相似文献   

17.
薛晓红 《江苏教育》2007,(14):111-112
当耳边响起迷人的乐曲。起伏绵延的节奏旋律总会令人陶醉……音乐的节奏是动人的。可节奏并非音乐所独有。课堂,作为一个特殊的活动载体,也有其特有的节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是体现教学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魏芹 《考试周刊》2014,(41):170-170
只有教师注重美术课堂中的"音乐情境、诗歌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很喜欢上美术课,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特别是中年级的美术课更是学生喜欢的科目。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中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美术课教学的实践性非常强,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在具体美术操作中提高绘画水平和培养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形式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学科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美术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法,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如何体现课改的新理念,更好地搞好美术教学,是每一位美术教师需要探索和思考的,为此,笔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通用的网络和设备受到我国各个领域的欢迎和拥护。并且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各个学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纷纷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中所含有的微课教学受到了小学美术教师的青睐,并将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微课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