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12月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高等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活动,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对象的80后新一代“财富新贵”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人才成长的方向,也给今天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人带来诸多的思考。1认识80后“财富新贵”的崛起,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不论是文化市场,还是经济市场,当许多人还认为还是“60后”或“70后”的天下时,“80后”财富新贵已在不知不觉中浮出水面,并试图用自己的实力证明新一代的崛起。“80后”最初引人注目,开端于韩寒、郭敬明等几个生于八十年代的作家,他们一夜成名,颠覆了传统中国人的成长模式,也让“80后”这个概念广为人知,并发展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青年群体。1.1“80后”起源及背景。关于“80后”这个概念,最先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原意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整个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80后”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生育政策加强中的年代,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张扬,富有思想,也善于接受新事物。这部分人目前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或者...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之问”被人称为是“教育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的关键,不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是拷问高等教育“为什么不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钱学森之问”是一个自问自答的问,只要回归高等教育的本真,回归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本位,杰出人才就“冒”出来了.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应培养合格技术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计划经济时代,接受了高等教育也就等于实现了就业,那时的高等教育处于典型的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改革,催生了全民教育时代的来临。然而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还没有得以彻底转变,对接受高等教育的未来预期没有变。这一观念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产品)仍然坚守精英教育模式下的观念,对许多的行业、职业不屑一顾,对收入斤斤计较,出现了农林、地矿等院校和专业难以招生的局面。而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的出现,社会对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10万年薪招技术工人而无人入选的尴尬局面。事实上,这需要我们在培养人才的目标上重新定位,即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合格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4.
"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的旨归标准是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终极目标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这是现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无数的成绩,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新的问题也层处不穷。本文提出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的方法-分类培养方案,针对不同的高等学校以及高校学生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来改变现有教育单一培养模式的方法,大力提高不同人才类型的培养,使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多样化,专业化,更加促进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人才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没有高雅的审美情操,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反而有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所以从培养人才的和谐教育思想出发,努力提升和强化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根本使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延续数百年来,职能不断丰富和拓展,但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时代进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始终是最重要的功能和核心任务。大学的根本功能就是依托现有的人才造就未来的人才。从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校共同努力的方向。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大幅提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新世纪以来,欧美掀起了新一轮提高教育质量的浪潮。我国大力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要求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的竞争优势,以创新创造寻求新的发展动力。纵观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态势,各国虽选择了不同的重点,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共同趋势。  相似文献   

8.
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确立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大方向上及培养目标的宏观培养方向上具有共同点,但由于它们在本质属性、教育价值取向的侧重点、教育目的及学生特点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在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向、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及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上的区别.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复杂,很难用一段话来作一个统一的表述.总体来讲,成人高等教育特别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落脚点的特点是其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之处.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人才,但是我们不能要求它培养出来的人才仅仅是适应社会,我们应该有更加长远的眼光——高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超越这个时代的,他们的社会责任将是引领这个社会向着更加富强繁荣、更加开放民主、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仅是在为当下培养人才,更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0.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的应然——兼论通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而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知识经济时代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关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发展”是大学的本质。通识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功利化导致的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是高等教育本质和大学使命的回归。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本文围绕21世纪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高等教育的使命,初步回答了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探讨了如何实现教育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培养"人":21世纪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1世纪的高等教育既要承担起培养“某种人”的“专业教育”的使命,又要承担起培养“人”的“人教育”的使命,以使人成为“现代人”。而培养“现代人”的最根本的途径与方式莫过于普及和提高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教育,重要的是培养人的“高举远慕”的心态,提升人的境界,并培养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这是目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果说基础教育是要让学生埋头于书桌的话,那么大学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抬起头来,环顾四周。”美国高等教育专家前哈佛大学校长埃利奥特的这段话,非常形象地表达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不同。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而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则在于使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对知识进行判断,也就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人的智能的提高离不开教育,反过来教育又是智能开发,知识创新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尽管我们还处于“前工业处”时代,但世界发展的突飞猛进,不能不迫使我们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一下未来,审视一下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成人高等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周晓琴 《考试周刊》2011,(60):206-207
本文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人才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尤其是在构建“本科+技师”、“大专+高级工”的培养模式方面,以顺应当前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造性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因为创造性实践能力是人自我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培养创造性实践能力可从两方面着手,即大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加强大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出科研成果的最优途径,对国家发展起看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和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高等教育改革方面,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前景的蓝图,是对未来确定时期内高等教育的部署与安排,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 普通高等教育规划,在高等学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核心作用。它是高校管理的可靠依据,也为检查评估高校工作提供了重要准则。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任,其专门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密切配合。由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渠道和层次是多方面的,过去缺乏科学的宏观与微观规划,从而出现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政府批准后,具有法律效用,因此它的制定是一项严肃而极为重要的工作。本文主要就普通高等教育规划制定的原则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学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育和教学,指导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是教育观念,转变成人教育观念,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终身学习,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的先导.  相似文献   

20.
前言多年来,高等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一直是以培养专门化人才为目的。“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主题”的办学观念牢固地树立在高校教师心目中。我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人才是高校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任务。因此,高等学校的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着培养人才这一中心进行的。打开任何一所高校的网页,查看关于某一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计划介绍,都详细列举了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