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不少实务界人士认为:新闻系毕业的学生,做新闻上手很快,但知识面窄,发展潜力不如经济学、法学、政治学背景的学生。一些发展迅速的市场类媒体老总甚至说,这两年我们不愿意引进新闻系的毕业生,新闻系的培养方向不大能适应正在变革的媒体格局。但近几年,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培  相似文献   

2.
王建珂 《青年记者》2012,(15):15-16
一 我1958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新疆日报工作.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多数时间是做夜班编辑,同时也多次外出采访,曾四下边远贫困的南疆喀什、和田、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每次几个月到一年左右的时间,亲身感受到了记者工作的艰辛. 如实报道新闻事件,是记者的天职.  相似文献   

3.
传媒名家     
秦珪,1928年出生于山西太原。1952年从北京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讲授过《新闻学导论》、《读报与评报》、《新闻评论写作》、《新闻评论专题研究》等课程。多次带领学生到新闻单位实习,并参加新闻实践活动。任教期间长期兼做教学行政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科生和函授生的教学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曾担任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副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社会兼职曾担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  相似文献   

4.
邓涛 《今传媒》2007,(5):62-63
在大学新闻专业课堂上,时常被学生问及两个问题,一是考研的备考该如何做,二是应聘新闻单位的记者编辑,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作为过来人,好几年前,我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时,曾全国各地考过一圈,北京、上海、长春、香港、深圳都去考过,谈不上有什么经验,一点体会写出来仅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5.
倘若我是一家大学的新闻系主任,我就让本系必读课程最多只占1/4。其余时间把学生“撒”到各系——政治、经济、外贸,甚至体育系去。因为学生毕业后,走进报社,哪一行都不难派上用场。 各行各业都讲求素质,新闻工作也不例外——有时似乎应更为严格。例如它要求从业人员不但能写,而且还要写得快,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写。如果从事来访,就得不耻  相似文献   

6.
从各省、市报社、电台实习归来的人大新闻系毕业班学生,已经写出了不少篇实习论文,目前正在向全班作报告。去年十月,人大新闻系毕业班学生组成许多实习组,分别到全国各省、市报社和广播电台去实习。他们在实习当中,一面参加新闻工作的实践,一面研究所在新闻单位的好的工作经验。在所在新闻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各实习组都搜集到  相似文献   

7.
新闻学校三十年代初,北京培养新闻人才的地方,除了少数的大学新闻系之外,有一个“北平新闻专科学校”。这个学校是《世界日报》社长成舍我办的.记得这个学校创办于1933年,地址在西城成方街。成舍我自任校长,请了李石曾当董事长,李书华当副董事长,学校内部由吴范寰任副校长兼教务主任。教务主任后来是虞肄三、贺逸文。教员绝大多数是《世界日报》的人员,有张友渔、萨空了、赵家骅、蒋汉澄等。先办了初级职业班,招收小学毕业的学生。报考的人特多,因为毕业就可以得到工作,而入学期间  相似文献   

8.
学人风采     
武典 《今传媒》2021,29(4):F0002-F0002
谢金文,男,1956年5月生,复旦大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书育人奖获得者。教育部特聘新闻与传播学科评估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新闻学和传播媒介研究。谢金文本科毕业后在上海市高教局工作,后又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做过《国际市场》杂志特约记者等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大英图书馆看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英图书馆看报方汉奇作者简介:方汉奇,1926年生,广东普宁人。1950年毕业于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新闻系。同年进入上海新闻图书馆从事申报史料整理工作,1953年调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1958年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任教...  相似文献   

10.
丁淦林教授(1932.07~2011.09.14)是江西南昌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史学家。1951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兼新闻系主任、  相似文献   

11.
我在学校里学过新闻业务知识,毕业后虽然不做专职新闻工作,但对新闻工作有一定的感情。近10年来,我结合实际工作,写了一些新闻报道,被报纸、杂志、电台录用。其中《人民日报》发表24篇,《新华日报》刊登了43篇。近年来,已被国内5  相似文献   

12.
张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我的职业记者轨迹我出生于1956年.1975年高中毕业,考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在“青年节目”部当了3年记者。那时经常深入农村、地震灾区、油田井队进行采访和写作。对我以后的成长很有益处。1978年,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上了4年学,最大的收获是读了新闻、文学、哲学、历史等大量的书籍,尤其在新闻业务和新闻理论方面领会颇多,给我的记者生涯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青年报,作过两年编辑工作。1984年,报社调我¥IJ天津记者站工作,以后的IO年,虽历任记者、记者站站长,后又调任报社信息部主…  相似文献   

14.
你读过新闻著作《新闻采访方法论》《记者的素养和技巧》吗?一定会被书中所作的某些新探索所吸引吧!这是人民日报记者艾丰从事新闻工作的宝贵经验谈,也是他的主要著作。这些新闻理论指导他进行了新闻述评写作的实践,他的作品受到了读者好评。艾丰是河北省玉田县人,生于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曾在广播电台工作过较长时间,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毕业后获硕士学位,分配到人民日报当记者。他常常感慨万分地回忆自己在求知  相似文献   

15.
吴谷平 《青年记者》2016,(22):61-63
到7月中旬,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2012届357位毕业生,就业率已经达到98.3%,签约率为96.89%,令人欣喜. 一 2013年3月,上海民办的建桥学院请我出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一职.建桥学院的新闻专业始办于2000年,2011年4月正式成立新闻传播学院,设有新闻系、传播系、广告系、秘书系,本科四年,1500名学生.我不懂教学,但做了30年的新闻工作,当过记者、编辑、部主任、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党委书记,办过纸媒、办过网站,知道传媒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发觉学院的课程设置存在“两多”“两少”.  相似文献   

16.
一、西安两报 (一)初到西安的喜悦 1936年夏天,我在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在上海做了一段短时间的全国学联筹备工作。由于我在上海没有社会职业,秘密工作没有掩护很难进行下去,生活也不好办,因此,就在这年的秋天,又从上海回到了天津家里。10月间,  相似文献   

17.
四十年回想祝《新闻战线》四十周年安岗我对于新闻工作,一直有这样一个认识:出报很重要,但有两件事一定要跟上,一件是培养人才,办新闻学校;一件是办新闻刊物。只要在新闻领导岗位上,我总是想办法做这两件事。1955年奉命创办人大新闻系,办了一份《新闻与出版》...  相似文献   

18.
"就业难"折射出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7月,接受了七年新闻专业教育的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成为专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 现在我的学生和当初我做学生时的很多想法都非常相似,他们对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实务课程十分感兴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课程对他们今后在新闻媒体的工作会有实质性的作用;也有不止一个学生问过我,学中外新闻史有什么用,他们要记住第一份中国古代报纸、第一份近代报纸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艾丰男,1938年4月生,河北省玉田县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工作。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并获硕士学位后到人民日报工作。现任人民日报编委、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30年来,他一直积极、辛勤地奋斗在新闻工作第一线。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写了一些有全国影响的新闻作品。他的新闻报道代表作有:《首钢启示录》(1989年)、《现代化的觉悟》  相似文献   

20.
蔡雯,女,1964年出生,祖籍安徽。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先后获得新闻学学士学位和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到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任教。1997年至2000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在职攻读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后调入该校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