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高校积极利用自身人才与科技优势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的合作。在产学研合作的模式下,科技管理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提高。文章通过对产学研模式下高校科技管理的现状、优势、弊端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创新高校科技管理的途径,以期为高校科技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原始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文章着重分析了华南农业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践,提出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原始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提升农业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与地区产学研互动发展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从地方高校科技服务与地区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产学研理论研究和模式的探索等方面出发,对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在不断深化过程中呈现出的鲜明特点,在构筑产学研战略联盟过程中形成的产学研合作的常态模式和长效机制进行了探讨;为深化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内涵与凸显其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我国高校产学研经费强度、区域、学科分布特征、技术转化等方面的梳理,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特点,以期为今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创新源头,高校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以其在科技、人才、信息、研究成果高度集中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产学研合作的实际开展中,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影响和制约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如何通过信息刊物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同时以清华大学的校办科技刊物《科技桥》为例,阐述了信息刊物的良好辐射作用和有力影响,增强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大伟 《今日科苑》2009,(24):28-29
本文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等国家先进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希望通过对发达国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析,为我国产学研合作各方的顺利合作提供有价值的经验,以推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进而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我国的综合国力及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文以东南大学在区域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为例,重点探讨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政产学研合作新模式与新机制,提出了在高校科研基地、学科、仪器和人才等方面“三共建一培养”模式,为高校各级决策层科学利用政府、企业以及本单位的科技资源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国家日益重视科技创新的今天,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重要国家机构,应该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到与教学、科研并重的地位上来.然而,在如今随着产学研合作发展,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还是很低.怎样解决产学研合作中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种种问题呢?这既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的发展问题,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科研课题.本文着重阐述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相应对策以真正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研成粟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产学研合作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最有效形式之一,也是地方高校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定位偏差,提出了地方高校应从转变观念,明确定位;完善机制体制,为产学研合作提供制度保障;优化专业设置结构,快速适应当地经济对不同人才的需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探索多种模式,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中的定位,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快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实践,分析了现阶段高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模式以及合作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将阻碍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开展。提出了只有在政府、高校、企业共同努力下,不断完善产学研合作的运行机制,产学研合作才能持续有效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2.
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的经验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合作,是优势资源整合的一种先进模式,对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虽然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合作模式和机制制约了产学研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院采取的几种创新模式,提出高校产学研结合的新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冲突及协调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产学研合作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网络,认为产学研合作中各方的知识产权冲突是影响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协调知识产权冲突受制于外部政策环境,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为我国通过科技立法加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概述我国产学研合作发展趋势及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三个主要因素——“办学定位、地方需求与主体势差”,并从科研视角论述地方本科高校必须努力构建以“项目攻关与科技服务”为基础、以“技术研发与转让”为核心、以“合作平台搭建”为依托的多层次产学研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发展中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地位,以及地方企业科技需求与高校结合的途径,以宁夏大学为例,分析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主要做法,尤其是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环境实际和地方高校发展情况,提出改革现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和拓展职能、提升高校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创新管理体制以及加强科技服务工作规范化等提高地方高校科技服务能力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三大职能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自身办学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为地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参考.结合本校产学研合作办学实践,通过研分文献及考查调研,总结出目前我国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有:校企合作办学,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产学研结合,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专家团队服务企业,以项目合作为纽带的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8—2016年高等院校层面和省区层面的高校科技统计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数据,引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门槛变量,实证探究产学研合作对中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影响的"沉睡荒漠"和"专利沼泽"困境。结果表明,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对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存在单一门槛效应,产学研合作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间存在双重知识产权保护门槛效应。研究结果为当前中国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产学研合作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期的一种新型社会创新机制。产学研使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密切结合,以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的冲突是主要矛盾,协调分配机制是促进共同发展的关键。本文通过我国现行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方式的实证分析,力图找出利益分配冲突的问题所在及解决途径。(一)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方式我国现行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中利益分配方式见表1。在9种分配方案中,提成与企业利润挂钩方式就…  相似文献   

19.
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提升了高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的新目标,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水平,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变成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产学研联盟的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产学研社会中介服务程度低,利益分配不合理,合作信息不畅通等因素使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不畅。探索科学、高效的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可以为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顺利进行产学研战略联盟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信息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与高校中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成为企业与高校合作的阻碍,而科技中介在产学研的供求系统中有其局限性.探讨了高校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必要性,以及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信息沟通平台内化的可能性,展望了高校信息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