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在诸多非智力因素中最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十分关键。缺乏自信,不仅影响学业,更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充满信心与激情,并使这种激情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失去信心。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信心。"  相似文献   

2.
朱晓燕 《考试周刊》2011,(84):69-69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成功学认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3.
王丽丽 《学子》2014,(7):53-54
我校地处西部偏远县城,没有学习英语的环境。班级里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这些农村学生有一半在小学阶段几乎没接触过英语,对学英语有恐惧心理,加之,初中时期正处于青春期,学生容易害羞,叛逆性强,学习英语时有抵触情绪。在一次英语考试之后,我问一个中间水平的学生考得怎么样,他说:"我本来就不行。"不用再问下去,结果可想而知。这次考试题目确实有点偏,但让我吃惊的是他考试所抱的心态,一句"我不行",  相似文献   

4.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成为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培养人格统一的重要部分。转变教师的观念,正确地评价引导、激励培养等都是培养自信心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有自信心的学生,最终都能战胜困难,成为学习的主人;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永远只能"望洋兴叹,临渊羡鱼"。现代社会到处都充满激烈的竞争,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挑战。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生")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学业和行为问题较多,又处在青春期到青年期的过渡时期,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初中的学业失利,使他们觉得没考上高中继续学历教育是人生中的重大失败.  相似文献   

7.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但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那么,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可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让学生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心;二是充分利用教师表扬激励作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三是营造氛围,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四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自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五是家庭教育,强化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经常运用的激励性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针对学生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利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化学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相信并告诉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多对学生作肯定性评价,把"你能行"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及时赞美学生的成功之处,让事实告诉学生:"你能行";努力找学生的闪光点,以点带面培养学生的自信;创造机会让学生放手做事,让他们在锻炼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和成功期待,让学生相信自己能行,鼓励学生多作尝试,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等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王海艳 《考试周刊》2010,(37):220-221
我新接手的班级是幼儿师范专业班,学生是中考的落榜生。第一天报名时,从她们脸上的淡漠、怯懦的表情我读到了不快乐。她们不是老师常常表扬的"好学生",不是家长们引以为豪的"好孩子",  相似文献   

11.
笔者工作的学校里学生的家庭条件各不相同,在班里,由于学生自身素质等外部因素的差异,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即使在同一个班里,学生成绩往往也参差不齐。再加上长期以来考试仅以语文、数学、英语三科成绩评判学生发展水平,常让一部分学生的成绩长期徘徊在一个不理想的状态。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往往会默认自己的"能力"低,对学习逐渐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2.
董桂芬 《现代教育》2014,(11):120-120
育人先育心。让各类学生树立自信心,源源不断地提供其进取的原动力,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自信是成功的内动力,是集体的凝聚力。激励自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风气;激励自信,能让内向自卑的学生振作上进获取成功;激励自信应持续耐心,因人而异。"名师出高徒",徒弟的成功固然与师傅技术上的精心传授分不开,然而,往往更应归功于师傅的不断鼓舞和激励。是的,教育教学亦然。  相似文献   

13.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今天的学校教育即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又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埃德加富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老教育家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教;而学生能求探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友;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就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发现精神,激发其在学习过程中自学完成学习任务的高涨热情。因为中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心里特征:希望老师和同学尊重自己,希望获得荣誉和鼓励,同时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和充满兴趣,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这种心理甚至被一种强烈的人格观念和自主精神所支配。因此,教师因势利导重视这一心里特征,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4.
许华 《中学教学参考》2013,(28):101-101
自信心,就是指一个人通过对其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它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追求一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勇于参加课堂讨论,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敢于在适当的时候尝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害怕开口读英语,不愿意回答或者思考问题,表现"低调",甚至对英语"望而生畏",  相似文献   

15.
能人并非实力超群,而是更懂得支配自己。父亲常把一些超出他能力范围的难题揽在身上,而最后,这些难题都会被他解决。"自信心!"他常说,"只要相信自己办得到,你就一定办得到。"  相似文献   

16.
1.赏识教育,让学困生树立信心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有心人,加强对学困生的观察、引导和帮助,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适时恰当地进行赏识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小的成功或点滴的进步,,应适时提出真切的鼓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及时肯定和表扬学困生,满足他们的内心需求,可以产生其要求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升入初中的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教学理念的僵化、教学形式的单一,久而久之就使得部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形成了一批所谓的"学困生"。而如何建立学困生学习数学的自信,使其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了摆在数学教师面前的迫切问题和首要任务,而针对学困生的特点实行分类教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由于诸多因素,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数学学困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分析他们缺乏自信心的主观原因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拥有自信心对"差生"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培养"差生"自信心是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笔者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出应通过肯定"差生"的长处、正确看待"差生"的过错、丰富语文活动,让"差生"展示长处等途径来培养"差生"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其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20.
陈铭 《考试周刊》2011,(14):232-233
有一位哲人曾说:"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时期是一个初步形成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关键期,从小适时地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不仅会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且会对孩子未来成长起到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