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948年年底,新华总社派范长江、徐迈进带领一批工作人员,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开辟平津地区的新闻工作。当他们到达良乡时,北平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月1日在北平郊区成立,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兼北平市市长。根据和平解放北平协议,从1月22日起,双方休战。他们作为军管会成员,于1月31日由西郊进入北平城,负责  相似文献   

2.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迂往古都北平。3月2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驻军.在北京饭店召开了迎接中央进北平会议.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等五人组成的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1949年,农历己丑年。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一年具有翻天覆地的里程碑意义: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在世界东方屹立;历经磨难的千年古都,被确定为国都,完成了从北平恢复为北京的华丽转身。翻开尘封70年的档案,这一年古都的错综复杂与波澜壮阔历历在目。和平解放北方的冬晨,朔风凛凛,似乎整个世界都被刺骨寒气裹挟。1949年1月1日清晨,古都北平刚刚苏醒,有早起的市民打开房门,看到墙上多了两张新贴的布告:《北平市军  相似文献   

4.
一、初创(1949年——1953年)诞生1949年1月31日,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当晚八时许,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小组组长徐迈进,率领齐越、刘涵、吴影等十二名同志,进驻北平西长安街3号原国民党北  相似文献   

5.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为党中央、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人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以此为开端,拉开了创建新中国开国时期警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一凡 《湖北档案》2009,(5):42-43
1949年,乍暖还寒时节。中共中央决定,3月25日中央机关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从西柏坡进驻北平。这可以说是中央机关的一次“大搬家”。党中央极其重视这次“大搬家”,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主人公的身份从农村正式进入城市。很快,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北平市政府和北平驻军联合起来,为中央机关“搬家”一事全力以赴。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料》2007,(3):51-51
《人民晚报》是北平解放后出版的第一个晚报,从1949年5月1日创刊,7月31日停刊。在此以前,从1949年3月15日起《人民日报》已由河北平山迁至北平正式出版。不久,人民日报社认为,除日报外,还应该出一个具有辅助作用的晚报,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人民晚报》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机关“不声不响”进驻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进入北平。虽然部队进驻北平,但大家的心里却始终悬着,此时的北平并不太平。  相似文献   

9.
孙国 《湖北档案》2005,(2):76-79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为党中央、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入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以此为开端,拉开了创建新中国开国时期警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孙国 《湖北档案》2005,(1):76-79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为党中风,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入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以此为开端,拉开了创建新中国开国时期警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11.
《北京档案史料》2005,(1):46-82
根据1948年6月北平市地政局统计旧表,北平市面积包括内7外5郊8,计20个行政区的范围,直至1948年底。自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到1966年,北京市行政区划曾作过9次较大的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雁 《北京档案》2011,(3):54-55
一、北平中法大学的终结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以下简称军管会)接收,并由军管会的文化接管委员会(以下简称文管会)具体负责。6月10日,校长李麟玉致函文管会呈请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接管中法大学。6月16日,军管会发布第152号令,派周扬、张宗麟、恽子强为军管会代表,接管中法大  相似文献   

13.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蒋介石于是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并进驻北京。15日。南京政府宣布“统一告成”,不久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市为北平特别市。1930年,北京改为北平市。解放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恢复“北京”名称。因此,1928年6月20日至1949年9月30日这段时期不能称北京,而必须称北平。  相似文献   

14.
王龙腾 《北京档案》2021,(10):54-55,58
"靠近各处城根,都是垃圾堆,堆得挺高,几乎高与城齐,堆的上面都开辟出了道路,可以行车走人!……有人统计过(怎样统计的我却不知道),北平积存的垃圾合拢起来有四个景山那么大的体积,若是完全清除,至少需要五年!"[1]这是梁实秋1948年对北平市积存垃圾状况的描述.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根据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筹备会记录的记载:"目前据各方估计,积存垃圾最少有十八万吨,甚至有估计为三十余万吨者.值兹春暖病菌繁殖之际,实属影响市民健康,有碍市容整顿."[2]为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整洁的市容市貌,1949年春,北平市人民政府积极筹备和开展清洁运动,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彻底清除了积存十余年的垃圾,解决了国民党政府长期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的痼疾.  相似文献   

15.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北平解放的三年多期间,北平地下党领导的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为揭露敌人、唤起群众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新闻出版方面一直是在晋察冀中央局城市工作部部长刘仁同志的关怀和领导下,由地下党北平市委的文化工作委员会(1947年7.月并入学生工作委员会)具体组织领导的。文委的负责人是张文松、张青季和曾平同志。这里仅就我的经历所及,并根据有  相似文献   

16.
我1940年参加革命,1948的从事摄影工作,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任华北军区(现北京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记者,参加了平津战役的采访,随人民解放军一起进驻北平。在我的记忆里,1949年的每一天都是令人兴奋的:北平人城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上海、政协、筹备会、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第一次给毛主席照相心情紧张,毛主席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1949年6月15-19日,毛主席在北平主持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我荣幸地采访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及人民团体等23个单位,…  相似文献   

17.
《北京档案史料》2010年第2辑主要刊布了以下几组史料:北平解放后首次工业登记(续二)/梅佳选编内容1949年5月至6月开展的北平市工业企业登记工作分两期进行,《北京档案史料》于2009年第4  相似文献   

18.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拟定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徽是此次会议的重要任务之一。6月16日,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筹备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在筹备会常委会下设6个小组,其中拟定国旗、国歌及国徽方案均由第六小组负责。该小组由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担任组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任副组长,后来又增加沈雁冰(即茅盾)为副组长,主持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岁月悄悄地从我身边溜过。我正清楚地记得四十年前的隆冬,古老的北平,在和平解放声中,满城荡漾着解放区秧歌锣鼓声的狂欢;成群的市民翘首围观着北平城门上贴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的新告示;人们热烈奔走相告解放军进城的喜讯;1月31日,解放军先头接防部队在锣鼓声中,受到满城夹道欢迎人群热烈欢呼的沸腾景象;2月3日,解放军隆重举行解放北平入城式的浩浩荡荡威武壮观的场面……。作为曾经受过北平市第一任市长、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同志亲切关怀和教诲的一名党和人民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初,我从香港乘轮船经天津来到刚解放不久的北平。当时,北平城里到处喜气洋洋。从我住处的楼窗外,传来阵阵秧歌锣鼓声。这是人民在迎接新的生活。那时候,我认识了人民日报年轻的记者柏生同志。她热情、诚恳、有朝气,我很高兴接受她的采访。记得在这年的5月6日,我在全国青年代表大会上作了《青年与科学》的报告,柏生同志前来听讲,后来,在我参加筹备召开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期间,她经常来采访,特别是在中国科学院成立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更多了。她每次采访都很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