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职贫困生处于高校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底层,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加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扶助研究,探索有效的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运行机制和方法,促进高职贫困生健康成长成才,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学校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介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贫困生心理扶助运行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治理大学校园贫困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心理、能力上多重贫困的困扰,人文关怀是治理大学校园贫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走出认识误区,构建起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能力关怀四位一体的立体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增强高校贫困生精神扶助的效果需要加强人文关怀。加强人文关怀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本质,同时是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扶助问题的现实要求。在现实中,人文关怀可以通过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增加情感投入;建立贫困生社团,增加其归属感;提供技能、心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构建温馨环境,营造和谐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关于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高校贫困生非常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其经济资助,以解其学业的后顾之忧。但在帮助贫困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这对于完善他们的自身素质和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贫困生的成才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贫困生群体日益暴露出一些心理、学习、人际、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认为对高校贫困生应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关注心理健康,引导贫困生自我调适;在国家助学贷款实施过程中强化贫困生的诚信观念;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准确把握贫困生的思想特点,着力于精神扶助和心理疏导,帮助贫困生真正走出困境真正成才。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扶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一个系统而细致的爱心工程.目前,高校贫困生扶助工作明显局限于物质帮扶,滞后于新形势的需要.贫困生扶助工作从单一的经济资助转向综合资助,将助学工作与育人工作有效对接成为今后贫困生扶助工作的必然选择;即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在人文关怀中,以贫困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推进高校助学工作育人化,从而更好地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成长和发展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精神关怀是对生命的关注和尊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精神关怀切实关注高校贫困生的精神世界,正确引导贫困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能有效促进贫困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高校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孤僻、自卑和焦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同辈群体的压力以及社会压力.高校贫困生的物质和心理扶助对策包括:转变观念,使贫困成为激励他们艰苦奋斗的动力;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平台,提高贫困生的技能与素质;利用学生艺术团体为贫困生开启成才之门.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高校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问题相继凸现。本文从社会、家庭、个人三方面分析了高校贫困生问题凸现的原因,同时提出建立健全贫困生扶助制度,建构有效的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加大贫困生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生是弱势群体,需要社会关爱,更需要高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正确认识贫困生问题,认真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制定教育补偿法,确保高校收入的一定比例足额用于补偿贫困生,挖掘勤工助学潜力,完善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这些都是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湖南洞口、隆回两县的调查证实,目前农村孤寡老人在物质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方面严重缺损,社会支持乏力,基本生活难以保障。尽早建立农村孤寡老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人性的呼唤,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底线。  相似文献   

12.
继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后,心理资本开始引起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在未来几年,“90后”大学生将成为社会职场的主力军。与前两代的社会主体相比,“90后”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和行为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突出表现在追求自由和独立,却又依赖性强;自信乐观,却又敏感脆弱;进取心强,却又缺乏韧性等方面。为了全面提升“90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资本,需要打造一套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构建针对他们特性的心理资本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大学生弱势群体界定出发,认为做好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新的动力源泉、充实新的和谐理念,为此,需要强化"五个教育",充实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立"五个制度",完善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界定及其保护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首次提到“弱势群体”这一概念以来,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对弱势群体的法律界定和保护更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设性地提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界定,并对弱势群体保护之法理依据进行认真的分析,以利更好地维护我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生命分为四维,即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即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社会支持。生理、心理分别评价大学生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为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提供了"环境";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通过"行为"影响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同时从社会生命和超越生命中获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试论构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在"精神成人"方面缺失的长时段、结构性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究了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各种根源,阐述了构建大学生"精神成人"的迫切性,也指出了大学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人"上应承担的责任--大学是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更应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College can be a challenging time for young adults, as many are experiencing life on their own for the first time, adjusting to new lifestyles, new social groups, and new ways to express themselves. For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and queer (LGBTQ) college students, the challenges are increased as they face harassment, discrimination, and struggles with identity. For LGBTQ students on a Christian campus, the integration of spiritual and sexual/gender identities can pose even more challenge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LGBTQ individuals are at a higher risk for mental health issues, as are those who fail to integrate spiritual and sexual/gender identities. This article will use a review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to address the need for LGBTQ support groups on Christian college campuses as a means to help these students resolve internal identity conflicts. This article also will demonstrate a rationale for why these groups are needed, identify specific interventions that can be effective,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counselors, and off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8.
利用H大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数据,考察不同背景特征学生的生师互动水平,探讨生师互动对认知技能、操作及社交技能、满意度、归属感的影响是否因学生背景特征而异。统计结果表明,男生的生师互动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学生家庭收入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生师互动越频繁;非课程的生师互动对女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高于男生,对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学生的影响高于中等收入家庭,对父母双方均上过大学的学生影响高于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的学生和一方上过大学的学生;辅助教师进行研究对男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显著高于女生,对低收入家庭和父母均未上过大学的学生的影响高于同辈。大学应依靠制度性手段提升生师互动的总体水平,采取支持性措施改善弱势学生的生师互动,增强互动情境性以提高课堂互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势必会产生新的弱势群体,也会有弱势群体因为有效的政府政策而得以脱离弱势。做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应得到保护,而政府拥有最多的资源,有责任对弱势群体保护的工作加大投入。弱势群体的产生有其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但都导致弱势群体处在社会中不利的地位。根据弱势群体的特点,政府应有针对性的从法律、社会保障政策及对社区工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工作的指导扶持等方面采取措施,真正做到对弱势群体保护工作的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20.
时间使用模式不仅是学生日常经验的重要表征,也是本科人才培养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要素。但时间使用并不单纯是学生理性选择问题,也受制于个人出身背景、组织环境的影响,呈现出群体间的异质性。本研究基于“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2019年数据,利用潜在类别分析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探讨我国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模式及内部异质性。研究发现大学生课外时间使用呈现出“多面高手”“社交达人”和“校园隐士”三种模式;模式的形成受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影响;不同性别、家庭背景、院校类型和年级的大学生群体中展现出了差异化的时间使用模式特性。时间使用模式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洞察大学生课外经验的典型组织样态;而群体间异质性的时间使用模式也表明了时间作为一项型构兼备结构性和能动性特征,对院校管理者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支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