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小说:流变及省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家的教育情怀与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是教育小说同质异构的两翼。作为文学家教育情怀的文体表现形式,教育小说是德国文学传统的重要分支。这一优良的文学传统确立自歌德,并且很好地传承下来。作为教育家的文学情怀,教育小说奠基于卢梭、裴斯泰洛齐,这一教育文体形式随着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与教育研究者身份的学术转向而渐趋沉寂。考今日教育研究之文体,论著为唯一的教育理念表达形式,但其不能具足、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它使研究作为“研究者自身生活史的产物与延续”的理念无法实现,并在其间造成严重的断裂,使既有的文本存在“言犹未尽”、“言不尽意”的缺陷,并由于这一缺陷,直接妨碍教育文本接受性的达成。作为一种历史的教育现象的教育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教育研究者应充分扩展自己的思想表达的文体形式,以在教育理念与教育生活之间形成“契合”。  相似文献   

2.
小说作为扎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文学体裁,虽然起初只是街谈巷语,但随着题材的不断丰富和观察视角的多样化,尤其是对人及人欲的的关注,它融入了更多的人文情怀并促进功能不断发生变化。从"小言小语"到志怪小说、唐传奇、话本小说再到章回小说,人欲因素的增多,促使小说逐渐形成自己的文体特色,在文坛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3.
1.文体、体裁与题材文体:是就文章说的,是文章学的概念。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是文体的分类,都是写实的文章。体裁:是就文学说的,是文艺学的概念。散文、小说、诗歌、戏剧文学是文学体裁的分类,都是虚构或有所虚构的文学作品。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它既不是文体,也不是体裁。 2.记叙的要素与小说的要素记叙文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可以不同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小说的要素有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3.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  相似文献   

4.
公安文学具有形式多样的表现体裁,而在其诸多的表现形式之中(如公安题材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公安题材报告文学以其鲜明的社会功利性、揭露的深刻性和思想的先锋性等特点挑起了当今公安文学的大梁,成为最具有战斗性的体裁之一。公安题材报告文学同其他报告文学一样,具有新闻性、文学性、论说性的“三元色”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小说题材的课文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中间接的了解一些社会现象,增强爱国主义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素养,相应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学生学习小说题材的文章,培养学生感受并理解美的能力。一、审美教学在初中小说教学中的效力小说,这类文学体裁往往是通过对环境和故事内容  相似文献   

6.
平民情怀与消解虚幻神话--池莉小说主题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池莉作为"新写实"的代表之一,其小说受到了一定的误读.池莉小说的特质不是评论者所谓的"零度情感"或"淡化价值判断",而是炽热地关注凡俗人生、认同公众生存体验的平民情怀和对平民生存价值的张扬;基于平民化的文学视角和追求真实的创作目标,在爱情题材领域,池莉小说表现出对传统文本所传达的爱情神话的消解;在历史题材领域,池莉小说塑造了不同于传统文本的新形象,表达了对正统历史的文学修正.  相似文献   

7.
动物题材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诗歌、寓言、小说等等不同的文学体裁中都有所体现。而且动物形象本身就伴随着文学的起源而不断发展,不少的文学作家都偏爱于用动物形象来进行文学创作,因此动物题材的优秀文章作品层出不穷。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就出现了不少的动物题材,这意味着动物题材本身就是编者比较关注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围绕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动物题材选文的教学思路展开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相比其他文学体裁,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写作能力都有一定的作用,但从现下的初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方法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针对这种现象,本文对初中语文小说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晚明清初的才子佳人文学发展史中,中篇传奇已逐渐消歇,才子佳人戏曲走向兴盛。才子佳人戏曲不但影响了才子佳人题材的话本小说,更是才子佳人章回小说的主要母体。从戏曲到小说,才子佳人文学模式在晚明清初进行了跨体裁的承袭。这种承袭的发生,有戏曲模式业已成熟、小说内在发展的需要、市场的刺激、作者的自身条件等多重原因。这次承袭,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戏曲影响小说的一大例证。  相似文献   

10.
散文一直占据文学体裁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小学生阅读的主要文本。狭义上的散文则是近现代引用了西方文学体裁的分类,指的是除去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体。探究其本质,散文是一种重在去抒写作者的主观感受和情思、结构自由灵活、题材广泛多样的一种文体。那么散文的阅读,就不仅是对于信息的获取,考试答案的求得,而在于学生和作者的情思对话、思想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清初文学家尤侗词集《百末词》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学观念上强调"道真性情"。创作上不以《花》《草》为宗。《百末词》艺术色彩鲜明:性情至真,感人至深;体物缘情,精切流丽;词风清新,自成一家。有论者认为《百末词》是《花间集》和《草堂诗余》的遗风,艺术成就不高,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成长小说已有两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史,关于它概念的讨论也一直持续了两个多世纪。随着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化,现代成长小说也走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对成长小说基本特征及其变化的探讨,加上结合具体文本对它的说明,则既有利于对成长小说概念的理解,也对研究成长小说历史的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探讨《船讯》是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根据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原型,论证《船讯》这一个体中存在着规范的成长小说叙事结构,从而指出该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14.
田丹 《南平师专学报》2014,(1):10-13,35
闽北古民居建筑肃穆质朴、英华内敛,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深受闽学骨干--朱熹理学美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直接的是“文从道出”的装饰理念,“托物言辞”的造物手法和“气象浑成”的艺术理想。本文结合武夷山古民居的装饰、布局、色彩实例,分别对以上三方面影响进行了诠释,以探索闽北古民居这一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鲍照的辞赋,无论是与其自身身世密切相关的抒情赋,还是咏物小赋,都包含了他深沉的人生感慨,表现一出在险恶政治环境之下壮志难酬的感慨,充满了浓厚的抒情氛围。显示了与当时文坛截然相左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相似文献   

16.
庐隐以"五四"独立的女性意识和个体生命的切身感受,从情与智的冲突、"围城"内外的纠结到新旧思想的矛盾,展示了"五四"女性在这一特殊时代受主流话语支配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多重矛盾与冲突,表现出庐隐创作中女性叙事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7.
成长问题是一个特殊的文学主题,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有着悠久的创作传统。19世纪中叶以来,一些作家如霍桑、迈尔维尔以及奥尔科特等通过不同文学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应年轻人的成长历程。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到美国内战之前这段时间是美国文学民族身份确立的时期,也是美国成长小说源起的阶段。本文以这期间美国作家创作的《红字》、《白鲸》以及《小妇人》这三部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中解读1860年之前美国成长小说的特征以及成因。  相似文献   

18.
徐刚是我国生态报告文学创作的一面旗帜。他始终坚守着拯救大地、守望家园的绿色情怀。他的生态报告文学的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主体亲历参与的真实美、叙事形式的诗意表达美以及文本内涵丰富的理性美三个方面,时时闪烁着理性和人文精神的耀眼光芒。  相似文献   

19.
叶衍兰主张诗歌在抒发个体真性情的同时,保持高雅的文化品味,对于各种文学风格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尊重个人天性,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品格。在创作上,叶衍兰《海云阁诗钞》具有明显的词化倾向,蕴涵着花间词的美学特质,对晚清岭南文学颇具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