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论"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课标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习公式,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经历公式的"自主发现——全面认识——加深理解——深化拓展"的认知全过程,避免将公式简化为"记忆+套用"。  相似文献   

3.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综合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合作性课程学习的渠道。教师在进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时,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的客观条件等出发,寻找有效的途径去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全面调动学习主体的心智技能、动作技能、语言技能、交往技能去展现客体情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势在必行。走进自然,感受生活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实效的前提;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是综合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基础;培养创新能力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载体;进行课文延伸拓展教学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本文就日常教学实践中累积的一些经验,浅谈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数学教学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综合与实践"领域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它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在每一册中至少一次,它可能是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综合,也可能是  相似文献   

7.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以"综合与实践"为学习方式的新课型,苏教版小数教材全十二册共41学时。与日常教学内容不同的是,这种课既立足课堂,又注重课外,既立足本学科,又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它是以一类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课。"有效教学",这一概念的出现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认为的有效教学是指在进一步激发学科兴趣和探究愿望的同时使目标达成,使学生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那么如何在凸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特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数学综合与实践是新增的教学活动,可以依据的教学案例不多,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途径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一些有效的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操作模式.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有的教师甚至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当成了纯粹的数学课,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作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将数学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较好地运用是现在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将数学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机整合,较大程度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与实践"活动承载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它使得学生学习从表面走向深层,从单一走向多元。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方法以及能力的获得,它还使得学生更广阔更深入地认识社会,这也是基础教育实施的根本目标。这种深层次的意义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经历和感受中获得的。而学生要有必要经历和感受,必须恰当地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这样可以有效弥补平时教学的不足,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四大  相似文献   

11.
郑有财 《教师》2014,(15):66-67
正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在教师设定既定的学习目标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以小组团体成绩作为综合评定的现代教学组织形式。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任务通过研究与学生相关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性内容,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社会技能。该课程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小学生通过个人的学习和实践往往无法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传统综合实践活动课堂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各种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教学活动方式,而是国家规定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有效地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扩大学生的发展空间,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谈谈一些体会。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明确教学目标。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来  相似文献   

14.
邱少清 《时代教育》2015,(2):136+14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语文情景教学活动。这有助于学生掌握教学目标中明确规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升语文素养。然而,中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少、教学资源有限和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职学生参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方式的探索,以提升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感受,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率。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破解课程教学难题、搭建线上探究平台、整合互联网信息资源、改革教学评价机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地体验实践活动,提升自身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现状下,小学教学活动在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较好地提高教学活动质量。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义务教学阶段的主要环节,也是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在小学三年级和之后的年级开展。由此可见,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问题,尤其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方面。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教学的基本情况,探索相关方面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此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使数学实践活动由课外走进课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它充分展现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综合性、趣味性、操作性以及思考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渠道。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是知与行、动手与动脑的结合与统一,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只有把作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合研究,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一、社会实践享乐趣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学习,接触社会,认知和了  相似文献   

19.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它的教学,虽"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但它们教学的相同之处在于都要"实",都需要处实效功,因为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元",也是数学教学之"元".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快速推进的现今,在教育理念感召,核心素质培养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与良好品质成为课程教学活动的核心发展态势。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可使学生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理论与实际的有效联系,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随着年级升高,学生在数学学习的难度也逐渐增大,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综合与实践主体活动,可使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知识,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本文就“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论述,分析小学数学中活动构建的原则与实际构建策略,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