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教育最为重视自然天性发展,但是在实际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却忽视了这一原则,幼儿园教育出现"小学化"现象,并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角度阐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许多操作性强的建议。本文详细分析《指南》在当今幼儿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朱晓红 《教师》2019,(13):97-9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教育阶段的教学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学前教育活动应当避免和防止“小学化”,并为幼儿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和建议。幼儿教育活动应当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文章从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中谈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问题,分析课程游戏化的行动路径以及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有效策略,旨在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的颁布,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对于转变公众的幼儿教育观念,指导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防止和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提前给幼儿传授小学知识,用小学的教学方法让幼儿习得知识技能。《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教育要以游戏为幼儿基本活动,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基础。游戏活动对每个人虽说都有普遍意义,但对儿童却有特殊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强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然而,纵观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现象及原因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对于接受幼儿园教育3—6岁的儿童,在学习内容、方式和特点等方面违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规范办园,科学保教,才能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而现阶段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为以后的学习生活留下了隐患。本文就如何防止"小学化"现象提出一些策略,以供探讨。一、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办园理念幼儿园要自觉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切实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坚持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办园方向,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  相似文献   

7.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在新时期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教学的重视,通过游戏化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对幼儿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小班美术活动入手,对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生态化发展,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8.
幼儿教育对于一个幼儿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指导家庭和幼儿园实行科学的教育,教育部门专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使幼儿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启蒙。而在当今背景下,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日渐式微,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传统民族文化与幼儿教育的结合,让幼儿从中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熏陶。所以,幼儿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进一步强化传统节日文化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9.
对于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来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应当并不陌生,它为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其中自然也包涵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以《指南》作为教学的向导,以下本文将对如何进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在幼儿教育中出现了小学化的倾向,这与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幼儿身心的发展特点相悖,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幼儿教育的顺利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其表现,并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并且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以此有效改善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从而有效促进幼儿教育的稳定发展,进而有效推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而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既"透支"了孩子的童年,也"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抢跑"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发展的后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源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错误理解及幼儿园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已经不是某个区域的个别问题,它早已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教育问题.2012年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学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目标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倡导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教育理念.落实《指南》,有助于防止"透支"儿童的童年,纠正愈演愈烈的"小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它依据幼儿的心智成熟度、适应能力等,对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发展预期目标,譬如"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旨在为幼儿教育提供更科学的风向标。无疑,在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愈来愈为严重和突出的情况下,国家教育部出台这样一部《指南》,  相似文献   

13.
赵金侠 《成才之路》2014,(18):19-19
正一、宣传工作先行,呼吁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家长认识上的误区,我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册》、宣传橱窗、家园共育专栏、幼儿园博客等途径,积极做好相关宣传,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知道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会识多少汉字、会做多少道算术  相似文献   

14.
汪丹丹 《考试周刊》2014,(27):184-184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雪 《中国教师》2012,(18):9-14
2012年5月23日,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指南》(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说,是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导幼儿园和家庭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从国际背景来说,则受联合国2006年儿童教育基金会项目在全球推广的影响。《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指南》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和家长作为政策实施又寸象的国家级政策,具有很重要的进步意义,对于完善幼儿教育法规体系,促进幼儿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那么,一线的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和学前教育专家是如何评价《指南》的呢?他们对《指南》提出了哪些建议和期望呢?《指南》是否能够解决现存的幼儿园小学化等问题呢?本期我们就来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对幼儿教育而言,尽可能地加强教育的整体性,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随着教育功利思维的蔓延,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日益明显。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无疑是揠苗助长,这种有违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只会阻碍幼儿的发展。主要研究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危害及对策,以完善幼儿园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凤国 《学周刊C版》2019,(17):157-157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不惜花大价钱上双语幼儿园、学前补课班等,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就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然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状况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幼儿性格与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曲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幼儿教师要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幼儿园及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幼儿教育情况的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文丽艳 《考试周刊》2013,(92):183-183
优良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然而,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不但和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教育规律相背离,而且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以便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