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青山区红钢城有大片苏式民居建筑,其历史文化资源,包括建筑文化、革命文化、文革文化、传统文化等,是时代信息的见证。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保护苏式建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传承,积极推动其成为街道博物馆,还原当年居民生活场景,并因地制宜转化为创意文化产业园、商业园等。  相似文献   

2.
徐双 《基础教育研究》2020,(5):57-58,61
"苏式课堂"并不是一个脱离于其他任何地域文化的课堂,它就像我们中国的八大菜系一样,相互融合影响,取长补短。小学语文的"苏式课堂"是一个凸显苏州特色的课堂,它有许多种味道:苦--课前预习要到位;辣--合作竞争共促进;酸--榜样人选悄悄立;甜--激励评价让人乐。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47):29-30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苏州市教育局基于苏州教育传统和教育实践提出了"苏式教学"与"苏式课堂"。"苏式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苏式课堂"下的语文教学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者以姚敏校长的《北风和小鱼》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学习:化繁为简,在"说"上用心思;简中求精,在"读"上做文章;妙用口诀,在"写"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苏式教育应运而生,在多年不断努力的创新化发展之下,苏式教育已经趋于成熟。苏式教育已经深入到了现实教育中的每一门学科当中,特别是对于语文方面的教育工作给予了很大的导向帮助,苏式教育的理念给语文课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创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苏式教育与语文课堂的融合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苏式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我们想要打破这种瓶颈就要对苏式语文课堂进行深入探究、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这些问题的相应解决方式,这样才能够让苏式语文课堂逐渐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苏式教育"是在苏州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的本土化教育教学理念。虽然它们的实践是各自分散的,但有着共同的教学形态和课堂样式,具有典型的苏州风格和苏式特色。它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在苏州的集中体现,也是苏州教育现代化在教学领域的最大亮点。作为一名信息教师,一方面感受着苏州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承担着传承发扬苏州文化的责任。研究"苏式课堂",践行"苏式教学",总结课堂教学规律,提炼苏式  相似文献   

6.
杨九俊 《江苏教育》2023,(19):18-2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教育底蕴深厚。近年来,姑苏区百年老校推进“苏式课程”建设,在把握文化丰富内涵、彰显时代价值等方面呈现出较好成效,并为绘就姑苏教育美好画卷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苏州市教育局根据本地的教育传统和教育经验推出了"苏式教育"和"苏式课堂"。那么什么是"苏式课堂"呢?"苏式课堂"又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以著名文学家同时兼任校长的姚敏作品《北风和小鱼》为例,从三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化繁为简,以通俗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心声;简中求精,直击要害切入读者心灵;妙用口诀,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丰富性。  相似文献   

8.
"苏式课堂"是一种立足于开放、创新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立足于苏州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苏式课堂"自有其文化传承和教育革新的重要作用,基于智慧课堂打造的"苏式课堂"的教学模式是研究的一大热点,这也是对新课标体系下地方特色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有价值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将苏式课堂引入到幼儿教育中,并且在此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首先对苏式课堂教学的历史内涵进行概述,然后对苏式课堂中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中的实践进行论证,最后对其进行反思,旨在与同行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体现地域文化与历史,苏式教育应运而生,体现了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苏式教育提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再学",提倡学生渴望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引领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几千年的民族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以古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历史认知,增强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以及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些现状,并结合这些教学现状提出了几点古诗词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旨在促进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文化传统价值与历史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9,(11):1-2
苏州自古以来人文气息浓郁,千年的历史文化衍生出了隐逸文化、园林文化、丝绸文化、水文化,每一种文化都带着优雅的气质。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唯有散发着吴地文化气息的课堂,才与苏州园林、昆曲评弹、吴门画派等艺术形式一样,深深地烙上苏州独特的文化气质,称之为"苏式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博爱、宽容、责任等优秀传统人文思想融入其中,对于中职学生发扬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也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其中,是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语言就是其中之一,语文是对语言能力表达的一门学科,学好语文很关键。作为语文的基础,小学语文的学习尤为关键,学好小学语文才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也经历了很多改革,本文就是探讨自主管理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智慧的先民在劳作过程中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单单要实现其工具性,更要实现其人文性,而且人文性的价值越来越高。纵观我们所使用的语文教材,其中有极具人文内涵的文章,而且这些文章大多涉及了历史文化知识。这也就为我们组织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即借助历史文化知识来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是我国发展过程中不断传递的历史文明,见证了历史演变,是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高中阶段,语文教学不仅关系着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开展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引入其中,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着眼,就如何提升契合度提出了几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因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文学艺术中,从先秦散文、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先人的思想观念、朝代的历史变迁、语言的发展变化都浓缩积淀在其中。在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可以作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沉淀过程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语文是一门融合多种知识和文化的学科,其中,传统文化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初始点,肩负着刻不容缓的使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就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苏州以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青砖黛瓦闻名于世。苏式课堂与苏式景致一脉相承,以江南特有的格调、板型、滋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在此,笔者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学为例,说明苏式课堂的样态一有调·有型·有味。一、有调——寓色彩于模式,提升苏式课堂明度教师将教学色彩寓于模式,使课堂呈现更多特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渠道,从先秦散文、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先人的思想观念、朝代的历史变迁、语言的发展变化都积淀在其中。因此,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的传承,应该渗透国学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