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初等教育专业(专科)开设有专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课程问题的课程,属于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准确地讲,属于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范畴。学科教学论研究学科教学情景中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对教师的行为方式进行科学概括,作出一般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定或解释,  相似文献   

2.
小学科学作为小学教育主要学科之一,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但事实上,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知识,有效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和科学知识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洪生 《考试周刊》2014,(65):143-143
教师应该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让每个学生都从小学科学课程中认识、了解、探究和获取初步的物理知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从而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科学课程仍是小学教育课程中的薄弱学科。要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必须深入学习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采取切合课程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科学课程具有灵活性与多样性,传统灌输式教学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让科学学科发挥积极作用。因此,探析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和小学科学教学效率十分重要。一、加强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目前,小学科学教学存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单纯读科学与讲科学的情况,使科学教学趋于抽象化与理论化,让原本生活中的常见科学现象变得具体抽象,难以被  相似文献   

6.
为了检视十余年来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状况与实施进展,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方法,对小学科学课程展开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成就显著,但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学习评价方面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与解决的问题.基于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研究提出完善小学科学课程实施7大政策建议:优化科学教材,教材建设系列化;完善实验设备,鼓励教师自制简易教具器材;开展多种科学实践活动,改进科学学习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规范学生学业评价;完善科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小学科学教学研究制度,整体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建立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为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农村小学科学教学目前面临着诸多难题,其中,学科建设不明确、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性感受的缺乏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不足是制约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对问题进行了一一分析,并试图从学科、学生和教师三维角度深入论述推进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的对策,对问题与方法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梳理。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动手操作,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小学科学教师要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加以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产生兴趣。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9.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它表现在学习内容、活动组织、作业与练习、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切实可行的资源进行科学学习,注重加强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对小学科学开放性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钱一慧 《家长》2022,(33):79-81
<正>现如今,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与贯彻,我国目前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小学科学学科的重要性正不断得到提高。而在开展科学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可以有效达成取长补短、查漏补缺等效用,促使小学生共同进步,并且增强教学氛围的互动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达成科学学科素养提高的目标。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围绕小学科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策略进行细致分析。小学生通过对科学课程的学习,可实现思维逻辑、创新创造、自主学习等能力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9,(A2):119-120
"信息技术与小学学科教育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它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学习材料系统地集成到课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研究期望,能够变抽象为具体,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本文以新教科版科学课为例,着重于教师应该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和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整合,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学生创造有趣的科学实验,设计实践活动,教学生在实验中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以学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生的生活为媒介,将科学研究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文从提高教师科学素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三方面探讨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马云刚 《学苑教育》2024,(10):85-87
科学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帮助学生掌握更多不同的新奇事物。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科学教学做出明确规定,科学教学要将探究作为重点与关键,那么教师就要擅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课堂教学。因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相交流,使得整体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合作探究当中,从而帮助学生高效的掌握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可以提高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水平。在学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最常用的手段,能够带领学生探索事物蕴含的科学道理。而基于深度学习的科学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在学科教学中发挥较好的成效,使学科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结合深度学习理念的相关内容,以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经验,从多个方面探究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设计策略,旨在推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实现深层次延伸,给小学科学教师开展高质量课堂教学活动也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重要学科,小学科学教师身兼教学和实验员两大任务,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知识能力、教学过程和方法、动手实验能力的应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发展。因此,提高科学教师的自身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科学教师血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有关知识,以提高自身能力。下面就此谈淡几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经;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这不仅标志着该课程从单一的学科教育转移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上来,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要飞跃和教学双向方式要变革。教学中应让学生参与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7.
李馨 《亚太教育》2022,(3):106-108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探究实践是小学科学的主要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通过有结构的材料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载体,使建构科学概念的理性学习活动与富有趣味的探究实践活动相互交融。实验设备和器材的欠缺,需要教师结合科学学科具体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开发教具,让教具发挥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最重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科学这门学科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在动手中发现科学原理,并且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各方面的综合素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创建优秀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能够积极、自主地投入教学中,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小学科学教程致力于培养学生拥有科学的探索精神。而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课程改革收到众多学校的认可,很多学校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性。STEM的教育理念是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的基础综合教学为根本,同时运用基础知识和主要方法对问题的科学严谨处理,将STEM 教学与小学科学课程进行资源整合,对小学生在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为今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素养的提高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物理是入门课程阶段。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部分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二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升入初中后是否能顺利地完成物理学科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物理学习困难原因的调查分析,分别从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科学课程的中小学衔接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