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学习。语文是一门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学科,作为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讨,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课程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并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学习。语文是一门与传统文化联系紧密的学科,作为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讨,将传统文化的传播与语文课程的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了解并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张莉 《中国教师》2023,(8):111-113
初中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价值,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如何通过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积极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入。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意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使我们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了解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提升国民自豪感。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加强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这是学生培养综合素养的内容之一。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来储备语文知识可以让学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得到锻炼,也可以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传统文化渗透,教师应该重视积极接受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语文知识。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探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采取正确的方法提高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深入探索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47):40-41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初中语文中蕴含着不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8.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与文学、文化相结合的语言,在日常交流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新课标中提出: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还要重视语文能力的综合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停滞不前,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学习新课改的心得体会,浅略谈谈关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一门重要学科,文言 文作为其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汲取我国传统优秀 历史文化、开拓文化相关视野的有效途径。在新的教学理念的 要求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加 之文言文的学习极易使学生因理解不当产生枯燥心理,由此, 如何优化文言文教学策略,合理应用技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 教师的教学主要任务。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 问题,进行教学技巧与方法的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和传统文化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养分。在古诗词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主动学习和实践传统文化,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以统一。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承担了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掌握和语文素养培育的重任,而且还要求师生重视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就成为势在必行的紧迫任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必须从课堂入手,联系学生的现状与本土的民俗风情,以兴趣为向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促进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2.
郭兴福 《学周刊C版》2023,(3):130-1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教育和传承价值,初中语文教学是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教师着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丰沛的文化积淀,同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自信及文化传承意识。文章主要解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从语文课堂情境创设、教材传统文化资源开发、课文传统美德的挖掘以及传统文化课堂实践四个方面,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渗透渠道,旨在为广大教育人士提供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哈玉林 《天津教育》2020,(9):179-18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也具有丰富的情感及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初中语文教学承载者发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历史使命,语文教材是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也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义务与责任。介于语文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9,(84):56-5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强国富民。当前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课程,所以新时期语文课程应当承担起传达并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56个民族发展凝聚的精华,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协调传统文化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精神,并且使学生深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方案,并提出具体的语文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事业,也关系着生活中每个人的文化涵养与气质,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语文教学渗透人文关怀,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探讨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想象力、陶冶情操、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一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人文性学科,对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初中语文更肩负着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因此在此阶段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弘扬民族精神。从借助语文汉字特点、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以及加强课内课外结合等角度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以期为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唐瑞芳 《教师》2012,(7):50-51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中,对语文教学如何具体、灵活、有效地穿插德育,并将德育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进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一直是我国学生学习科目中的基础学科,是现代课程教育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文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初中语文知识的教学不仅仅是对基础语文材料、语句以及语文词汇的学习,更要注重将学生学习到的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文字的写作与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知识的传授时,要将我国传统文化深入其中,让学生除了对课本知识的学习之外,更要了解到我国古典文化的伟大之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抒情情怀。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传统文化渗透现状以及有效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重点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初中语文知识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当中,会对传统文化的相关教育理念进行利用,从而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以及内容通过语文课堂的开展传递给学生。并且促进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自身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进一步拥有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