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4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竞争格局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观察法、文献法和对比法对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子团体、全能和单项比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男队团体实力强大,具有A分总和高、成功率高、优势项目成绩突出等优势,日本是主要竞争对手;个人全能决赛中、日、德三国选手实力接近,总的A分高、动作稳定是夺冠的关键;单项决赛中国队鞍马、吊环、双杠实力雄厚,欧美选手自由体操和跳马实力突出;欧、亚、澳洲都有单杠高手,金牌归属取决于临场发挥.  相似文献   

2.
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的方法对我国男子体操队在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个人单项决赛三种比赛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点评。结果表明:我国团体和个人全能优势明显,有实力,但个人全能后备力量不足,单项决赛成绩喜忧参半。应继续扩大我队的优势,克服存在的问题,力争明年北京奥运会在团体、个人全能比赛中再创佳绩,并且在单项上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运用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伦敦奥运会前的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项目前八名成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世界体操呈现多极化发展态势,中国男团依然极具竞争优势,但多方强手环伺;个人全能中国队后继乏人,日本队实力强劲;在单项中呈现出中、日、韩、美等群雄争霸的局面。建议抓好训练质量与竞赛组织管理,紧抓后备人才培养;实施重点突破战略,在保证团体实力稳步增长的基础上提高个人全能与单项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和比较法,对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以6金2银1铜总计9块奖牌雄居榜首,继续保持世界体坛霸主地位;单项比赛优势明显,新人发挥出色,收获3金1银1铜;中国男队全能实力急剧下滑,全能人才的匮乏是中国男队今后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一、苏联称霸体坛到目前为止,苏联男队还没有遇到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在八五年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男子个人全能的冠亚军全是苏联人。在近几年来的几次重大比赛中,男子个人全能的冠亚军甚至第三名均被苏联选手夺得。在本届锦标赛上,中国男队自选动作超过了苏队居世界首位,但总的说来中国男队不太全面,与苏联队有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美国体操运动飞快地发展起来,一些优秀体操运动员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像一流的运动员托马斯曾经夺得过单项世界冠军称号。他在22岁时就获得第十九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和个人全能第六名。在1979年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又取得了男子个人全能第二名和自由体操、单杠两项冠军。捷克体操专家阿·巴兹杰尔曾经在1978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收集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某些训练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以及6个单项决赛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队一军独大,日本和德国实力强劲,英国迅速崛起,传统强国俄罗斯和美国等表现不佳;(2)我国自由体操、单杠、双杠、吊环等单项实力强大,跳马和鞍马项目差距明显,男子全能人才尤为匮乏;(3)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实力强大,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美俄女子团体、个人全能以及各单项决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金牌竞争能力不如美国队和俄罗斯队;稳定的发挥是中国女团夺冠的关键;中国缺少有竞争力的全能型运动员;单项上,跳马出现无人可用,与美俄人才济济形成反差;高低杠编排不够新颖意外丢失金牌;平衡木相较于美俄仍有一定的优势;自由操逐渐向金牌发起冲击。  相似文献   

9.
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我国男子团体和全能比赛实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和个人全能前8名选手的比赛成绩和完成情况进行统计,系统分析中国男子体操队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男子竞技体操的团体实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跳马、鞍马和双杠项目具有优势,男子全能比赛中国队有冲击金牌的实力,个别项目难度动作连接及完成质量有待提高,心理素质和成套动作的稳定发挥在体操比赛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中国队参加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的实力特征。结果显示:中国队总金牌数和奖牌数排名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整体竞争实力也弱于美国和澳大利亚;中国队历届奖牌分布呈现时高时低的"波浪型",表现为非奥运年成绩明显高于奥运年成绩;中国女队竞争实力不亚于与美国和澳大利亚,获奖能力明显强于中国男队;通过优势项目分析得出团队接力具有较强竞争力,个人单项实力一般或较弱,有待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王彩云 《辽宁体育科技》2013,35(1):40-41,56
通过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男子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体操队一共获得了4枚金牌、3枚银牌和1枚铜牌,继续位居体操奖牌榜的首位;中国体操男团成功夺冠,但在个人全能项目上却无竞争力;男子体操已经不是中国队一家独大,欧美各国的单项选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第4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男子团体比赛中,中国男团实力强大且发挥稳定,但日本队步步逼近,中日竞争激烈,美国队进步较快,俄罗斯实力提升;(2)全能比赛中,日本队的优势较为明显,中国队全能型选手缺乏;(3)单项比赛的争夺呈现群雄争冠的态势,中国队的吊环、双杠具有较大优势,但是自由体操、鞍马、单杠有待提升实力;(4)提升强项的稳定性和创新性,提升弱项的实力是中国男队再创佳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全能以及6个单项的决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的对抗仍是主旋律,但中国的领先优势大幅缩水;全能项目进入日本时代,我国男子全能陷低谷,综合竞争力与日本差距不可同日而语;单项比赛我国男队将受到来自其它二三流国家更强烈的挑战,优项唯存吊环和单杠;"无核"中国存隐忧,群敌环伺,霸主有危机。  相似文献   

14.
冯道光 《体育学刊》2007,14(7):112-115
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体操比赛成绩研究后发现,男队整体水平已形成中、俄、日的“三足鼎立”之势;罗马尼亚、美国和韩国等体操强国的实力也在上升,有望加入争夺团体奖牌的行列。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国和日本运动员实力最强,欧洲的罗马尼亚、白俄罗斯、乌克兰、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和美洲的巴西、加拿大等国家的一批选手正在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5.
曾被誉为“体操王国”的日本已今非昔比。去年十一月四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的第二十三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在最后一天的单项决赛中才获得了四枚铜牌,总算在争得奖牌的诸强中保住了一席之地,但是男子团体名次跌到了历史最低点,仅获得第四名,女子团体名列第十,男女个人全能被挤出前十名,可谓成绩之坏,前所未有,日本体操的现状同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个人全能、单项决赛成绩及完成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当今男子竞技体操世界格局正在悄然变化,以新人为主的美国和日本队横空出世,表现抢眼,不容忽视。我国选手实力强大,但谈不上傲视群雄,雅典奥运夺牌前景可喜,但也决不容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17.
《新体育》2004,(8):16-19
中国体操队,二到三金落谁家 文/李庆玉 1984至2000年的五届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共获得了11枚金牌,占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八分之一;2003年美国阿纳海姆体操世锦赛,中国队以5金2银3铜的佳绩赢得雅典奥运会体操14个项目中的7个争金点,希腊雅典,将赐予中国体操队再铸辉煌的良机。 中国男队有5个争金点,即团体、个人全能以及个人单项中的双杠、跳马、鞍马;女队在个人单项中的高低杠和平衡木上具备夺金实力。计划中的二到三金,会从哪些项目中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以参加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新时期世界女子体操发展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近几年在国际顶级赛场屡屡大显身手的中国队,整体实力仍然处于领先地位,继续保持金牌榜第一大户的角色,俄罗斯女队在鹿特丹世锦赛强劲崛起,成为今年国际体操界的一大显著标志。个人全能和单项比赛,中国和俄罗斯运动员实力最强,罗马尼亚、澳大利亚、俄罗斯、意大利、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一批高手也将参加角逐,胜负取决于临场稳定发挥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47、48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全能决赛前8名队伍和各单项决赛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探究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体操比赛竞争格局。研究得出:美、中、俄三国团体决赛实力强大,美国队占绝对优势;美国队员个人全能实力突出,日、俄等国队员次之,中国队员实力较弱,与强手差距较大;中国队员具有高低杠和平衡木夺金实力,占有相对优势,美国和日本选手自由操实力突出,美国和俄罗斯选手跳马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20.
勇夺双金     
《新体育》1994,(5)
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1994年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上,中国队的小姑娘罗莉,以9.912分的成绩,荣登高低杠世界冠军的宝座;22岁的黄力平以9.775分的成绩,勇摘双杠金牌.体操名将李小双,也获得男子跳马银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