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时下,请外国人做广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中国的食品用外国口味“镀金”也屡见不鲜。电视上就有这样一则饼干广告:画面上的几个中国小朋友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道:“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看了这则广告,总觉得别扭,消费者明明是中国人,为何要以“洋味”来包装?究其原因,恐怕是媚洋心理在作怪。不少人认为:任何商品只要与“洋”字沾上边,就会身价百倍,总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并不是说,所有带“洋”的东西都不好,相反,外国许多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高效的管理经验,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可是我们也不要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则电视广告 :“真正的美国口味 ,我们都爱吃。”几个可爱的中国小孩喜滋滋地吃着美国饼干。由这句话我想到了一个问题 :难道真正的美国口味就是好的吗 ?是不是全中国的小朋友都喜欢呢 ?就拿我来说吧 ,美国饼干虽然没吃过 ,不敢妄加评论 ,但咖啡却是我最不喜欢的东西 ,或许是因我从小对中药反感吧 ,总觉得咖啡的味道就像中药一样 ,怪怪的、苦苦的 ,难吃死了。可是对于美国人来讲 ,咖啡却是他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饮料 ,就像中国人喝茶一样普及。所以 ,不同地区及国家的饮食文化看来是不尽相同的。有些东西还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作取舍 ,比…  相似文献   

3.
电视上有这样一则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的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请你以“由‘口味’想到的”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一事一议”的作文,谈谈自己的见解。(原人教版)提示:写“一事一议”的文章,叙事部分要力求清楚、简明,议论部分要力求将事理分析得清晰透彻,并力求写出新意。针对饼干广告这一事例,我们应在弄清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确定一个思考角度。这个角度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广告对儿童的不利影响谈,可以从广告本身的可信度谈,也可以在论述的过程中从多方面综合起来谈。关键是要找到一个最佳…  相似文献   

4.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这不仅成了一些病人甘于忍。苦”服药的精神支柱,而且不少人把它推而广之,成为—种生活哲理。尤其是将它类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于是得出一个结论:要教育好学生,使用的“药”以“苦”为良,似乎“药”越“苦”,“药效”就越大。然而,反过来想一想,良药为什么一定要让它苦口呢?把驱除蛔虫的药做成宝塔糖,不是孩子们就欣然接受了?将苦涩的药粉外加上糖衣或制成胶囊,不是既能免除患者的痛苦,又能达到治病的效果吗?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参加省、市、县级大型的会课、赛课,还是学校自己搞的公开课,课前课后,总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发问——“你的课符合新课程标准吗?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尤其是在评课上。似乎只有符合新课标。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才能被称为“一堂好课”。否则,你即使有着独特的思考.独具个性的见解,有诸多的闪光点,也只能被一票否决。不得不望“标”兴叹。此种情形,我不仅亲见,而且亲历。每每于此,我在欣慰于新课标的深入人心之时。总会不由地发问:“符合新课标的一定就好,而不符合的就真的一定不好吗?老师们真的对新课标的理念吃透了.理解了吗?”进而叉不得不心生担忧——长此以往。作为新世纪新的教育改革标志,具有“解放”意义的新课标,会不会演变为一种束缚?  相似文献   

6.
阿水传奇     
遭遇广告岛语文世界真奇妙!这一日,阿水正流连于山水之间,像往常一样闲逛,忽见眼前正上方一块巨石上刻着三个大字:广告岛。他心想:每天电视里、杂志上五花八门的广告看了不知多少,这语文世界的广告岛是怎么回事?好奇心驱使着阿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去。阿水一入岛门,一大群蜜蜂似的东西就呼啦啦地向他扑来,定睛一看,却不是蜜蜂,而是一堆方块字。阿水惊呼:“你们为什么要围攻我?”一个名叫“骑乐无穷”的成语说:“现在有很多广告总是篡改汉字,把我们成语家族搞得一片混乱,你可一定要还我们以本来面目呀!”阿水说:“好吧,你们…  相似文献   

7.
在笔者所在的城市,有这样一则巨幅广告:“用××家具,使你的居室蓬荜生辉。”这则广告把“蓬荜生辉”这个成语给用错了。  相似文献   

8.
一日晚上,不到3岁的宝宝一人在房间里玩积木。我喊他吃饭,连喊数声,都不见他出来。于是,我来到房间,故意大声说:“这个房间没有人?关灯,去吃饭!”谁知他一本正经地说:“我是人!怎么说没有人呢?”看上去一脸的严肃与认真,似乎还夹杂着几许不满。我一时语塞,继而惊喜万分!是呀,我怎么能说没有人呢?我又怎么能小觑这活生生的人呢?虽然他还不满3岁!于是我也学着儿子一本正经的样子由衷地说:“对不起,妈妈说错了,我的小人,我们一起关灯去吃饭好吗?”儿子抬头看看我,似乎被我的真诚所打动,居然一反常态,毅然丢下心爱…  相似文献   

9.
语文试题:“清水出芙蓉”,下半句是什么?答一:碧血洗银枪。答二:乱世出英雄。前一位老兄应该是个古龙小说迷,后一位则非常有气魄。语文试题:“奇文共欣赏”,后半句是什么?答:好酒同品尝。要么本身就爱喝两口,要么是广告看多了。语文试题:“天若有情天亦老”,下一句是什么?答:人不风流枉少年!此乃“新新人类”的心里话。生物试题:请说明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一:网吧被查封或电话欠费停机。答二:当代整容术已能妙手回春。我佛慈悲!谁敢说中国年轻人的环保意识不强?政治试题:德国哪位领导人在出访时为纳粹的“二…  相似文献   

10.
偶然翻阅书刊,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指着漆成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她接连问了好几遍,学生都答“黑色”。最后,她生气地指着黑板说:“这明明是绿色,你们为什么说是黑色的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因为它叫‘黑板’哪!”读后哑然失笑,进而感到略带苦涩。学生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只相信习惯、经验、书本,却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大脑呢?  相似文献   

11.
●coffee豆:从小到大都是 “三好学生”、“乖乖女”。后来长大了,突然间觉得,自己或许已经不再算是个“好学生”了,因为我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才叫“好学生”。:)●孔令文:我来告诉你,所谓好学生就得成绩好,其次才是品德好。因为没有高分就不是“好学生”。:)●夏本:有高分就行吗?恐怕不是这样吧。我心目中的“好学生”应该是这样:无拘无束,性格豁达,但绝不是不守规矩。成绩不一定很棒很棒,聪明而不是精明。关键是对人处事不虚伪,也许应该是一种沉默派。也许外表应该很“酷”,但却不是一味玩深沉。:)●coffee豆:这倒…  相似文献   

12.
邓文圣 《教书育人》2001,(17):36-37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一分钟”艺术,你注意了吗?在此,笔者就班主任工作三个方面的“一分钟”艺术,谈谈管窥之见。一分钟目标:适量,合情,有利于学生积极反馈。弗罗姆期望理论告诉我们:人在采取行动时,总希望获得一定结果。这结果就是形成行为动机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其目标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要求,另一个是自身情感需要。一分钟目标是指某个短暂时段为达到某种教育目的,班主任向学生发出目标要求的行为。一分钟目标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倘若处理不好也将影响到教育的效果。那么班主任如何才能处理好一分钟目标呢?美国心理…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则广告。一位家长说:“孩子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可是拼音、数学什么都不会,这可怎么办呀?”一个声音说,“别担心,把孩子送到XX幼儿园,我们开设了拼音、数学、书写等课程,寓教于乐。让孩子提前体验小学内容,树立自信,减少入学不适应”。“原来在幼儿园也可以学到这么多的知识,太好了,我这就将孩子转到XX幼儿园”。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沙叶新应邀出访美国,与美国社会各界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其间,有人向沙叶新突发奇问:“您认为是美国好还是中国好?”他从容答道:“美国虽然科技发达,但有自身的弊端,中国虽然科技落后于美国,但有自身的好处;美国、中国都有自身的缺陷,这叫‘美中不足’……”一段话下来,紧张的气氛顿时变得和谐。  相似文献   

15.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案例,美国的学生和中国的学生一起做这样一道题:12点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那么,它们下一次重合在什么时候?中国的学生拿到题目后,马上拿出笔,开始在稿纸上画图、计算。而美国的学生则很快地拿出表来进行转动。中国和美国的学生所采取的方法,哪一种更为可取呢?而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实践能力——国际数学发展的趋势,恰恰是我国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6.
我曾上过广告的当。那次只是偶然一瞥,见到一行文字:“二十一天真相大白。”心想,这是一则社会新闻吧,比如破案啊,平反啊,辩诬啊。当时出于好奇,凑上前去看了。看过之后,方知是一条广告,宣传的是增白露一类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17.
展会上,一则神奇的童话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乐趣。童话题目是《七色花》:从前,有一位天性善良的小姑娘,叫珍妮。有一天,慈善大师奖给她一朵小花,七个花瓣,七种颜色。大师说:“孩子,这是一朵仙花,当你需要什么时候,只要撕下一个花瓣,把它扔出去,就会如愿。”小珍妮十分高兴……后来,她果真用七色花瓣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心愿。同学们听了,都想,生活中也有“七色花?该多好哇!后来,每个同学果真都能得到美丽的“七色花”。  相似文献   

18.
能源公司总裁马悦接到报告:陆地上的能源至多再用十年就要枯竭了,到时候,千家万户就得断炊。看完报告,马悦陷入了苦苦的思索:用什么来代替煤和天然气呢?万一到时候能源枯竭了,那该怎么办? 马悦一向都是很乐观的,但这个问题却搞得他彻夜未眠。他在想,能不能找到一种新的能源呢?他忽然记起了曾经看过的一则科技动态:海底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燃冰”。他一拍脑门儿:“对,开发可燃冰!” 这个想法一旦在他的脑海里形成,就立刻行动了起来。他指示下属:马上打造一条“海底采冰船”,把“可燃冰”采上来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19.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湖南省怀化第二中学学生胡阳春前不久听一位朋友说他在一份小报上读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一痊旅美华侨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重返祖国,回国后他在东南沿海的一个城市中作了一个“中国的东西和外国的东西哪个好?”的调查。当他收齐答卷后一看,心里顿...  相似文献   

20.
《隆中对》开篇就说:“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好为《梁父吟》”一句怎样解释才算正确,一直争论不体。问题有三:一、“为”字如何解释?意思是“写作”还是“吟喟”?抑或兼而有之?二、《梁父吟》指的是哪一首诗?它是否真的就是诸葛亮写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