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春霞 《新疆教育》2013,(15):238-238
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做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首当其冲地予以重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因素,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张春晓 《中国教师》2011,(22):43-44
<正>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其在各个领域显示出的巨大影响力。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国家的繁荣,不仅依靠科学技术,更要依赖具备科学素养的人才。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国家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科学教育更是需要各个学科的教师共同承担。作为语文教师,我在充分利用本学科教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作了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3.
科学课是对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其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是对学生有效进行科学教育,提高其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技术素养教育的同时,应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而强化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建伟 《中国德育》2013,(10):62-63
开展好科普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不仅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更是教育工作者要肩负的神圣使命。为此,自2004年以来,我们以诺贝尔奖百年展厅和科技节为载体,积极开展科普德育活动,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实践能力,启航  相似文献   

8.
李顶凯 《考试周刊》2012,(2):188-188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小学科学课作为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通河中学的科技教师认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然而学生缺乏在课堂以外进行专门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和场所。这种缺失,抑制了学校充分发挥科学教育对全体学生在科学态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科学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为此,通河中学的科技创新实验室构建就是试图为科学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就是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生物专业课要重视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项靖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Z1):196-197
21世纪是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物理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造型学生为教育目标.物理教学要适应"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必需从单纯的"学科教育"转向"科学的教育",即不但应该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还要为他们的素质发展奠定必需的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科学品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前,很多中小学对学生科学意识的激发、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普遍重视不够,科学教育,基本成为无人问津的空白领地。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他方面,对创新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可见,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培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科学素养成为当前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明确要求。高中化学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索精神。主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人进步,让他们习得必要的化学知识,养成基本的化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将围绕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性进行专门探讨。一、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丁志宏 《考试周刊》2013,(75):144-144
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注重学生技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而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创新思想,增强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和逻辑性。本文论述了如何开展高职物理教学,使学生对物理这一自然科学产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青少年对科学的关注程度远远低于其它方面,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还不到三成。"在生活中,我听人们在谈论国内外大事时也常说"中国的科技落后"之类的话。我想,这与目前中小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意识的激发,对科学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有关。其实,要促进经济的腾飞,增强祖国的繁荣,要靠科学技术,要靠具有创新科学素养的人才来予以实施。可人才哪里来啊,众所周知,人才是靠培养出来的。因此,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应主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机渗透和尝试对学生进行创新科学素养的教育。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人们对当代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加强科学教育,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当代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谈物理教育与创造型学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竟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物理教育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造型学生为教育目标.1 从人才素质特征角度看创造型学生的特征表现1.1 21世纪人才素质与现代科技人才的素质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正宁新出管字[2014]0625号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学校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学校以参与科技部"少数民族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培养和试点学校建设"研究项目为契机,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培训,形成了创新骨干与团队;教师。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10):165-166
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校、家长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的思想。《科学》课程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和创新意识竞争的时代,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应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标.   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具有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对所学知识有新的深层次理解;对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质疑能力,能自我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冒险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观察思考,善于扬弃旧的习惯性思维,具有多角度全方位思维能力.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