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曾对腐败现象恨之入骨,把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作为人生目标,想让一方百姓永远记住自己的人,竞在41岁时因腐败被处以极刑,带着一身罪恶迈向了地狱之门。人民群众用另一种方式“记住”了他:一提到他的名字许多公墓连骨灰盒都不同意存放。究竟是什么使他的人生走向愿望的反面?在《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中。这个曾被称为“河北第一秘”的李真道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2.
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来有“冥界”说,而无“地狱”说。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国传统冥界思想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佛教地狱观念中的道德审判、罪恶惩罚的观念。地狱信仰与中国家庭宗教、祖先崇拜相结合,是佛教融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六朝志怪小说中大量反映地狱观念的“入冥”故事,是在佛教地狱观念的影响下形成的。对最集中地收录“入冥”故事的《冥祥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佛教地狱观念为中国冥界思想增添的新内容,以及佛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的轨迹。  相似文献   

3.
王国红 《学周刊C版》2010,(1):152-152
说到象征手法,我们可追溯到十几世纪中叶欧美现代派文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派别——象征主义诗歌。一八五七年,该派先驱人物波特莱尔发表诗集《恶之花》。在题材上,他把社会之恶和人性之恶作为艺术美的对象来写(“恶之花”即恶中有美),揭示了现代城市巴黎这座“地狱”中的种种罪恶现象。  相似文献   

4.
还有明天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有则寓言故事说:某段时间,因为下地狱的人锐减了,阎罗王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就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一  相似文献   

5.
我叫罗波,可是我们班上有些同学老爱叫我“波洛”。让人叫绰号不是件好事,但我却挺高兴别人这么叫我。“波洛”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就是《阳光下的罪恶》里那个矮矮胖胖的小胡子,鼎鼎有名的大侦探。说真的,能有这么个外号,还真带劲儿呢!当然啰,同学们叫我“波洛”,不光因为我的名字——罗波这俩字儿太凑巧。象我的好朋友宋武,他倒是巴望着有人叫他  相似文献   

6.
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是人间,如果你讨厌人间的生活,你就会有两种选择;或上天堂,或下地狱。然而人生也许并不这么简单,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这样尴尬的选择:如果把你分为两半,一个上天堂,一个下地狱,那又会怎样? ——《选择题( )——A.天  相似文献   

7.
“一个被打入第十八层地狱的人整天大喊大叫着。有一天,他隐约听见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别瞎嚷嚷了,你不烦我还烦呢!’他一惊:人常说只有十八层地狱,下面竟然还有人。那里又传来声音:‘我是教你“之乎者也”的老师呀,被打到了十九层地狱。”’正在读连环画的小明看到这里,高兴起来:老师可以打入第十九层地狱,那好。我一定要把刘老师告到阎王那里,让他也下第十九层地狱。  相似文献   

8.
神曲     
故事但丁随着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来到惩罚罪恶的地狱,地狱分成九层,他在那里看到许多历史上犯了罪,却不知悔改的人受着各种残酷的刑罚。接着他们来到监狱,监狱分成七层,虽然犯罪但已知悔悟,并得到上帝宽恕的灵魂在此修炼,净化灵魂。到了天堂的入口,维吉尔退去,一列队伍拥着一位高  相似文献   

9.
欣多多 《小火炬》2013,(7):46-47
桃子上小学的时候有过好几位同桌,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要数那位比我还要瘦、还要矮的小个子男生,名字叫姚远。他比我小整整一岁,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皮肤居然比我还要好!所以,从和姚远同桌的第一天起,我就产生了想欺负他的罪恶念头。虽然我学过跆拳道,但是我一般不会用拳头来对付人,以理服人是我的信条。不过,这个小男生同桌就喜欢和我辩论——他的口才不错,可惜一紧张就会有些结巴——所以,我最喜欢在他急得面红耳赤、  相似文献   

10.
风中密码 《成长》2005,(11):27-28
刚进寝室,上铺就告诉我刚才有人打电话找我,说我这个疯丫头没心没肺不知道想老哥。我笑笑:“甭理他.要是再来电话就说我下地狱了.去解救他!”  相似文献   

11.
最狠的惩罚     
<正>一个贪官、一个恶霸和一个黑心商人同时死亡,三个人结伴前往灵魂接待处。在那里,他们将会被决定是送往天堂还是地狱。还没等他们到地方,一个很有威严的中年人拦住了他们。他皱着眉头,看着三个人冷冷地说:"我是灵魂接待处的处长,你们的情况我都已经知道了。按理说,你们罪大恶极,都应该下地狱。不过,算你们幸运,最近空出一个进入天堂的名额,你们回去自我赎罪吧。半年后,谁对自己惩  相似文献   

12.
@微故事     
他死后见到上帝,上帝说:"你无法上天堂,因为你偷窃过,虽然是为你的妻子治病。"他说:"我愿意下地狱,我想知道我的妻子在天堂还好吗?""她也在地狱。"上帝答。"为什么?她是个好人!"他愤怒了。上帝说:"她问我你死后会去哪,她要和你在一起,她说有你的地方才是她的天堂。"两个饥饿的人得到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一个人要了鱼,另一个要了鱼竿,他们分道扬镳。得到鱼的不久饿死,得到鱼竿的还没找到海也饿  相似文献   

13.
地狱的广告     
有个男人死了。他可以选择或者上天堂,或者下地狱。他先看到的是关于地狱的介绍,还有很多图片。 图片上展示的是一家家灯火辉煌的赌场、一排排门庭若市的酒吧和一群群花枝招展的女人,人们在那儿可以为所欲为,尽情享乐……  相似文献   

14.
眼前的时光     
有一位信佛很虔诚的教师,时常在课堂上灌输小学生对佛教的认识。一天,他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关于地狱的恐怖,然后他问学生:“有谁想要下地狱的,举手。”果然没有人举手,教师感到很欣慰。然后他又花了半小时,告诉学生极乐世界的美好,他问学生:“有谁想去极乐世界的举手!”大部分的小孩子都举手了,只有角落里一个孩子没有举手,面色凝重。老师把他叫起来,问说:“为什么你既不想去地狱,也不想去极乐世界呢?”那个孩子说“:我妈妈说,放学的时候哪里也不准去,要直接回家!”这是一个笑话,也不全然是笑话而已,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强调来生的重要,也告…  相似文献   

15.
“一个被打入第十八层地狱的人整天大喊大叫着。有一天,他隐约听见地底下传来一个声音:‘别瞎嚷嚷了,你不烦我还烦呢!’他一惊,人常说只有十八层地狱,下面竟然还有人。那里又传来声音:‘我是教你“之乎者也”的老师呀,被打到了十九层地狱。’”  相似文献   

16.
何小勇 《教育文汇》2010,(11):34-35
朋友发给我一条短信说:天堂和地狱有同样的用餐工具——一把长柄勺,长到无法将食物送到自己口中。天堂的人知道用长柄勺相互喂食,因此他们生活得其乐融融;而地狱的人没有相互合作,各人试图依靠自己的力量用长柄勺将食物送入口中,结果面对和天堂同样丰盛的美味佳肴,却只能整日饥肠辘辘,苦不堪言。看了这条短信,我想到了自己的一段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17.
飞翔     
鸟儿我是一只可悲的鸟——我失去了自由。主人我站在笼边,静静地欣赏它那美丽的羽翼。我终于拥有它了!自从那天在树林里看见它潇洒地舞动它的翅膀,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宛如误坠凡间的天使,是那么地纯洁、美丽,怎不令人怦然心动?鸟儿天空依然是一片透澈的湛蓝。我再一次张开双臂,向那一望无际的天空冲去。那儿有我生命的信念——飞翔。有一个世纪了吧?我睁开双眼,望着周围陌生的一切,我的心又一次坠入了无底的悬崖。我依然在笼子里——我的地狱,一个美丽的地狱。主人它应该属于这里——豪华的别墅,宽敞的阳台,精美的食物,新鲜的空气,…  相似文献   

18.
我死了,进入了黑暗无边的地狱。我见到了满脸长长胡须的司命之神,他笑着对我说:“根据你生前的事迹,你的来生将还是人。”我问他:“我来生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回答:“那就看你的选择了。跟我来!”他把我领到三扇门前,说:“你可以选择一扇门!”  相似文献   

19.
合作     
<正>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有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有些人却把它变成了地狱?关键在于,下地狱的人只为自己着想,而上天堂的人都会相互帮助。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这里有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上去都是一脸饿相,瘦骨嶙峋。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嘴里,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  相似文献   

20.
爸爸戒烟记     
<正>补习班回来,推开熟悉的家门,爸爸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右手两根指头不停地摩挲着,一副不自在的样子。不用说,爸爸的烟瘾又犯了!我轻手轻脚地走到他身边,做了一个紧握拳头的手势,然后说:“爸爸,加油哦,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爸爸扭脸看了看我,缓缓点了点头,大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意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