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硅谷第一个 在充满了创业激情、闻名遐迩的美国硅谷,有众多的创业者.其中,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电器工程专业的王维嘉博士是30年来,硅谷第一个获得巨额风险投资的大陆中国人.他创办的无线通用公司率先推出了为下一代个人掌上电脑和个人掌上信息终端提供无线联网的技术--移动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2.
硅谷:微电子工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谷:微电子工业基地何梓硅谷是美国最早发展起来的、举世闻名的微电子工业基地,它是一种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创业热和生机勃勃的经济竞争的体制。在硅谷,市场力量决定着公司或个人的成败。硅谷从实际上是一无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出有价值的东西,体现了从新技术产生...  相似文献   

3.
社群网络:硅谷创新的青春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硅谷一般是指起始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南部 35里 ,穿越圣何塞的地方。它约占地1 50 0平方公里 ,人口 2 30万 ,可容纳 1 2 0多万个工作岗位 ,事实上 ,今天的硅谷早已超出了这一区域。这里的居民大约有 1 / 4出生在国外。自 1 992年以来 ,这一地区已经增加了 2 0多万个工作岗位 ,仅在 1 997年大约就增加了 5 .3万个岗位。硅谷雇员的平均年薪是 4 .6万美元 ,相比较 ,整个美国的平均年薪是 2 .9万美元。 1 997年 ,流入硅谷的风险投资总计达 2 7亿美元 ,占整个美国总投资的 2 1 % ;同时大约有 3575家新公司在硅谷创立。硅谷经济为一系列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4.
窥视硅谷     
"如果让你放弃硅谷,你会选择回国吗?当这个显得有些老套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到硅谷的三位华人手中时,他们回答仿佛让记者看到了一丝亮色-- "当然,美国是最顶尖的发达国家,中国也是最顶尖的发展中国家呀,为什么会有第三个选择?"  相似文献   

5.
吕永朝 《知识窗》2001,(4):22-23
创造奇迹 魅力不凡   硅谷,从旧金山向南伸延到圣何塞市之间狭长的圣克拉拉谷地,面积大约1500平方公里.圣克拉拉谷之所以被称为“硅谷“,是因为硅是半导体的重要原材料.自1955年沙克立晶体管公司在帕洛阿尔托地区成立以来,半导体工业在加州就扎下了根.以后诞生的半导体公司和派生的其他公司,强烈地影响着硅谷后来的发展……   ……  相似文献   

6.
崛趄中的华盛顿新硅谷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附近,是世界数据通信的中心和全球lfl比rll幻网络的焦点。华盛顿地区的公司在经营高速数据通信网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新硅谷的高技术公司数量仅次于硅9,在全美居第二位,其数量多于马萨诸塞州的128号公路,大大超过北卡罗来纳州的研究三角园。新硅谷以华盛顿纪念碑为圆心,其四周分布有通讯卫星柳园杯电讯卫星等许多公司,还有国家航工与航天局、国防部经营的联邦政府数据通信网。新硅谷的主要业务是经营Internet网络,它连结了2.5万多个计算机网络,在主体钢排o00万客户。Internet是五角大楼为…  相似文献   

7.
离开北京到“硅谷”已有数月。由于对硅谷的幻想,加之中关村被冠以“中国硅谷”之名,便有了在中关村那种市场形象的想象。然而到了硅谷,发现完全不是那样。硅谷是一个集中了除“微软”之外的几乎所有的世界著名电子技术及高技术生产厂家的区域。有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韩国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办的。由此形  相似文献   

8.
根据硅谷科技产业与高速奔驰车子特征上的相似性,提出"车子框架"的概念.同时以这一框架为基础,对硅谷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最终提炼出硅谷成功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9.
2000年12月29日,由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美国硅谷华源科学协会和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中关村和硅谷的差距何在"论坛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29日,由北京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美国硅谷华源科学协会和北京海淀留学人员创业园共同发起和主办的“中关村和硅谷的差距何在“论坛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1.
探访硅谷     
硅谷位于旧金山市南端,乃美国的电子工业、计算机业王国和世界的信息高科技基地。导游驾车送我们去硅谷。离开市区不久,汽车便驶上八条车道的高速公路,令人想像不到的是,这条宽阔的高速公路竟修于上世纪30年代,距今已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美国的高速公路不像我国那么正规,其路基  相似文献   

12.
硅谷能否模仿?硅谷从法律服务业的特征出发,在介绍了硅谷律师承担的多种角色基础上,讨论了硅谷发展的内在机制,指出了硅谷律师业的特点是来源于其初始法律条件,因此,硅谷的法律服务业发展呈现出路径依赖的特点、这使得模仿硅谷的努力变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13.
硅谷指数是一种反映硅谷地区发展状况,分析硅谷经济成长与社区发展情况,突出挑战,从而为领导层和决策者提供分析基础的年度报告.本文基于对硅谷指数与中国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在设计理念、指标内容、体系结构、制定主体以及指标功能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硅谷指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灵活应变”的结构体系、“社会组织”为主的制定主体等对中国国家高新区评级指标体系建构乃至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硅谷产生的条件与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康宁 《中国软科学》2000,17(6):104-106
中国在建立自己的知识创新体系,有必要建成“硅谷”似的高新技术园区,中国硅谷的产生需要借助地理区位条件,智力密集条件,产业支持条件,资金融通条件,生活设施条件和规划政策条件,创建中国的硅谷,需要从资金途径,人才途径,制度途径,环境途径几个方面入手,需要加强制度要素和环境要素的投入。中国硅谷最有可能产生的地区是:北京、上海、深圳以及京津带和泥定带。  相似文献   

15.
硅谷高科技发展兴衰的因素与公共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70年代 ,硅谷的兴起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随后硅谷出现的危机和 90年代后期的复兴 ,更使硅谷研究不断深入。什么因素触发了硅谷的高科技之箭 ?硅谷的风险资本、杰出人才、优秀的大学和冒险文化等 ,而硅谷从危机中复苏则离不开硅谷发展中形成的独特的产业结构和文化基质 ,此外其法律初始条件也是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网络资本:硅谷群发展的核心能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硅谷创造了高科技发展的奇迹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了各种理论解释 ,本文试图利用网络资本理论分析硅谷的发展进程 ,并构建了聚集创新网络模型。指出硅谷的成功在于建立了良好的产业网络体系 ,网络资本是硅谷的核心能力 ,网络资本管理是硅谷群成功的关键。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管理是高技术园区发展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美国风险投资公司大概有六百家,其中三百家在硅谷.美国去年高峰的时候全国一共投入300亿美金,创新型的企业创造300亿,其中硅谷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要么留守国外,要么回国,这已经成了大多数留学人员学成之后的必然选择.硅谷的成功模式在过去若干年中吸引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人才,也留守了不少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经过多年的磨砺与修炼,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佼佼者已经成为硅谷公司的骨干甚至创办并发展了自己的公司.  相似文献   

19.
《硅谷之路》一书的副标题是:探讨美国增长最快的公司成功的奥秘,本书由美国普里马出版公司出版,该书出版后立即获得各界人士的好评。作者埃尔顿·B·舍温(Elton B·Sherwin,Jr)是美国成功的风险投资家,他曾为摩托罗拉公司在硅谷经营一家风险投资事务所,也曾在IBM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现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的里奇伍德投资公司任总经理。由于他的工作性质使他有机会直接接触到在硅谷的许多公司,尤  相似文献   

20.
正书名:《硅谷启示录·1:惊世狂潮》定价:48.00元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7月ISBN:9787110089354书名:《硅谷启示录·2:怦然心动》定价:48.00元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7月ISBN:9787110089361甘本祓先生的新作《硅谷启示录》在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面世,发出了一个信号:侨居美国20余年的科普作家甘本祓已重归"故里"——祖国的科普创作界,再度耕耘于神州科苑。旅届国外、封笔多年的他,对祖国科普界依然十分关心,创作热情未减。退休后,于2009年秋与神州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