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曾和中国国民党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了一条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方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共产党则在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曾两度合作又两次分裂对抗,他们的纷争离合构成了现代中国的主要政治内容,也影响着中国的命运.本文通过对国共合作的历史和两岸关系演变的透视,认为合则两利,分则两损.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战争。本文拟就此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功绩及其重大意义作一历史回顾和评析。 一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进行全民族战争的必要条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矛盾激化。到了1935年的华北事变,日本把中国变为它独占的殖民地的野心更加暴露,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我国的主要矛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已成为中国人民的首要任务,这是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在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五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十年、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十年剿共战争之后,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以灭亡全中国为目的的侵略战争,已由东北扩大到华北、华东,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危险的条件下实现的。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但是国内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由于日本侵略者的大举进攻,引起了  相似文献   

5.
国共两党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现在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回顾历史,两党关系如何,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两党携手合作,对社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第一次国共合作,打败了北洋军阀;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而第三次国共合作,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昌盛起巨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首次国共合作采取党内合作形式原因新探孔繁岭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①但联合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党内的,也可以是党外的。那么,为什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中间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居于重要地位,起过特殊作用。“九一八事变”后,中间力量首先看到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呼吁全国合作,一致对外,促进了国共两党政策的转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全面抗战爆发后,中间力量积极参加抗战;宣传抗日思想,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方策;调解国共关系,维护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局面;在经济上,抢救战区物资,开发和建设后方经济,为坚持长期抗战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介绍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全民族抗战前为促进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在全民族抗战以后为维护国共两党团结御侮抗战到底,推进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作的贡献。论述了我国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成员,是多党派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是国共关系的协调者,在中国抗日救亡的历史丰碑上谱写着它们光辉的爱国主义篇章。历史地、客观地评述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在这段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肯定它们的爱国思想和爱国业绩就是尊重历史。珍惜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激发全国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对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实现祖国的大统一、民族大团结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革命史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在推动国共合作形成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和苏俄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与马林的"斯内夫利特战略"成为国共两党联合的理论和经验基础.共产国际和苏俄既想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又要保卫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的安全.在对待国共合作的问题上,一方面,它们有力地促成了国共之间的联合.另一方面,它们在执行这一政策的时候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倾向,给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终失败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其所以如此,一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二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同时存在着两个阶级利益根本对立且都力量强大、政治上老练成熟的敌对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双方合作的过程实际成为一场政治谋略、政治技巧的较量过程。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除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之制定及艰苦执行起指导作用,国民党错误内外政策的转变也是两党重新合作的重要历史前提。在国民党政策转变的过程中,地方实力派中的爱国力量在民族危亡的形势下,不满蒋介石的错误内外政策,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或倾向抗日,最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导致了西安事变的发生,有力地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表现了历史的进步作用,顺应了抗日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非凡的意义,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本文从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共产国际的指导;组织基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政治基础—当时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的政治形势;文化基础—先进文化,揭示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实行多党派民主合作的全民抗战。抗战胜利的历史事实雄辩地表明:中华民族斗争史上这一光辉业绩是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4.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次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发生在社会主义时期。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分水岭;其次,两次会议分别是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关系中国革命成败的转折点;再次,两次会议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1938年10月10日,我党在国统区创办的公开报纸《新华日报》发表了周恩来为该报撰写的“代论”,题目是《辛亥、北伐与抗战》。该文对中国统一战线发展史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见解。文章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国民党改组,国共合作,要算是第二次统一战线,于是造成北伐胜利。现在,全国抗战,于是,又有第三次统一战线,包含着新的国共合作,及其他抗日党派的参加。”在这里,周恩来明确地把辛亥革命前各革命团体的联合作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出于各方面的需要,先后在洋务运动时期和清末新政时期掀起两次留学高潮,这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历程从19世纪末起步到20世纪初深入的两个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在广州创办的一所军官学校,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1月更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在广州的黄埔岛上,也称黄埔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成果是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党和人民革命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两次历史性飞跃,由于历史背景和解决的任务不同,因而在内容、重点和所需时间上都有不同特点.同时,它们又有共同的规律:一是都经过了长期探索,二是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三是都能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并作出科学的判断,四是都以实事求是作为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得以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参与和领导了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周恩来同毛泽东等一样,是中国较早和最深刻认识这个问题的主要代表者之一。他不仅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大师,而且在这方面有着独到的理论建树。本文就他对统一战线工作的理论贡献作一初步探讨,以纪念他的90诞辰。第一、较早和明确地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便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在这近70年间,国共两党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及第三次合作初步酝酿这一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有其独特的规律性。把国共关系史从中国国民党史、中共党史和中共统战史中独立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全面系统地阐述国共关系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客观规律,乃是一项开拓性的并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艰巨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