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陈璐  陈炽 《考试周刊》2010,(13):30-31
隐喻是生活中运用最普遍的修辞方式之一,也是人类语言表达的基本类型之一。科技英语语篇中的一些重要的术语的核心概念也往往都是隐喻性的,而且这些隐喻概念被科学家作为新的科学事实和概念前瞻性发现的重要工具而被使用。本文从隐喻的本质和科技语言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科技英语语篇中的隐喻现象,旨在揭示科技语篇中隐喻后语句的深层语义结构和内涵,提高科技英语语篇的写作、解读和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2.
衔接与连贯在语篇的研究中是属于专业的术语.衔接与连贯二者有区别的同时也有联系.一篇好的文章,应该是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的统一,所以保证翻译文章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是做好翻译的基础,我们要探讨的就是英汉翻译中有关语言衔接与连贯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前,科技英语翻译类教科书大多探讨的是词句的翻译。《科技英语语篇与翻译》这本书为科技英语翻译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以语篇分析为核心,以语篇的功能和结构为理论研究框架,探讨翻译策略,建立了完整的科技英语语篇模型,进一步完善了斯奈尔-霍恩比的专门用途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4.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两个重要术语。文章主要以前人对语篇分析与翻译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比李白《送友人》的不同译本,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对古诗翻译中的衔接与连贯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翻译古诗时,要理清古诗内在的逻辑关系,恰当运用各种语篇衔接手段,使译文保持自然和连贯。  相似文献   

5.
英语词汇在语言使用中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的,语篇语言学有其自身的特点。翻译时应该把语篇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语篇虽然是由一个个段落、一个个句子组成,但是它不是语句的机械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动态的组合。连行翻译时,在把握住原文语篇特点的同时,译者还要对每一节、每一段给予足够的关注,认真理清语篇的发展脉络,层次及句与句之间的链接。虽然译者翻译的是一个个的词、词组和句子,但必须意识到,只译好了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完成了翻译任务。要将句子集合起来组成句群、段落直到语篇。了解文化与语篇意识,将语篇意识应用到英语翻译中,可进一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语篇具有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对语篇翻译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语篇翻译应该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翻译时不能只注意单个的部分,译者应先把握语篇的主题和基本框架,在参照上下文的基础上实现语篇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围绕提高学生翻译实践这一教学目的,翻译课应该把树立学生的语篇翻译观作为中心任务,让学生懂得翻译是正确理解语篇的整体意义,然后用译入语的恰当的表达形式忠实通顺的传达给读者.本文拟从语篇的角度,探讨了语篇翻译教学中翻译的基本技巧、英汉语篇对比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语篇层次上的语际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8.
魏惠惠 《考试周刊》2010,(45):30-31
在翻译史上,音译和意译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不休的老话题。在文学翻译中屡见不鲜,在术语翻译中也存在。尤其是当一个新科学术语出现时,在人们尚未明确外语术语概念或来不及确立相应的汉语术语的情况下,常常采取音译法。意译直观但复杂费时,音译便捷快速且有利于术语国际化。关于术语的音译、意译翻译问题,争论很多,不过为了跟上快速发展的世界科技,还是应以音译为主,意译为辅。  相似文献   

9.
为了更好地指导"汽轮机发电"领域的翻译教学与实践,以尼日利亚奥姆托修电厂项目的技术文档为对象,采用功能对等理论,研究"汽轮机发电"术语的特点及句子翻译策略,发现"汽轮机发电"术语具有鲜明特点,合成术语是该领域程式语的典型来源,使用增译、合译等策略可以提高"汽轮机发电"相关技术文档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因此,建议在日常教学中多开展程式语或术语的专项教学,加强增译、合译和转化等"功能对等"翻译策略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余超  唐韧 《现代语文》2015,(3):129-133
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新闻报道应该是最公正、最客观的,新闻语篇的翻译也因此要坚持"忠实""对等"的翻译标准,尽可能地为目的语读者呈现源语文本的信息内容和文化意义,但事实上情况却并非如此。意识形态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新闻语篇的翻译时时刻刻都受到它的操控。本文以《今日中国》英汉文版为例,从勒弗菲尔的操控论出发,探讨意识形态对新闻语篇的翻译目的、文本选取和翻译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连大学学报》2016,(5):66-71
本文旨在基于语篇功能,探讨两个问题:(1)科技英语段落有哪些模式;(2)如何基于这些模式梳理信息、进而准确地翻译。本文从语篇功能方面为科技英语翻译提出了新方法。本研究的样本均选自英语语言国家出版的科技工程出版物,具有典型性,可以作为科技英语文本翻译代表性的案例。基于科技语篇功能,本文分析和讨论样本,并结合翻译过程反思翻译方法。本研究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翻译教学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崔兰 《海外英语》2012,(9):160-161,164
古代诗词是各种语篇中艺术性较高的一种,无论是古诗词本身还是其翻译情况,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已有很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红豆词》语篇特点进行分析与解读,来剖析图形—背景理论对于古诗词理解及其翻译的作用,希望能对以后的中国古诗词翻译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语篇翻译     
系统功能语言学为语篇翻译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衔接,连贯,主位,述位等概念被广泛的用于语篇翻译中.除了在语域的领域内研究语篇翻译外,也有学者从语用和文化的领域对语篇翻译做进一步的探讨.当然,语篇翻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也给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翻译过程中,语篇不仅对原文理解还是对译文的构建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语篇是最基本的翻译单位,译者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合格的译者必须具备语篇分析的能力,本文从语篇翻译的标准及过程、分析了语篇整体意识对于把握和理解原文,译文再现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谢莉 《成才之路》2012,(17):80-81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译者在进行汉英语篇翻译时应该着眼于整个语篇,分析其文体类型、交际功能和风格特征,力求使译文在文体、功能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存在多种误译或错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译者缺乏语篇意识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16,(3):78-81
指出英语学术语篇中是否应该运用第一人称代词存在众多争议,通过剖析英语学术语篇中第一人称代词的身份,阐释第一人代词在英语学术语篇中的语篇功能。认为第一人称代词在学术语篇中对于作者观点构建至关重要,恰当运用第一人称代词不仅不会使论文缺少权威性,相反它能帮助论文撰写者在写作过程中聚焦自己的身份和观点,因此有利于作者形成连贯明确的主题观念。  相似文献   

17.
俞星月 《英语辅导》2014,(4):196-198
随着中外科学技术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术语的跨语际传播日趋活跃,术语翻译的积极实践,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学术繁荣,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具体的问题。人们在探究这些问题时,往往只关注翻译的语义等值问题,而忽略了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词语除其“概念意义”之外,还有“语用意义”,而后者体现了术语的文化属性,因此从社会符号学视角来探讨科技术语翻译的文化意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邹本劲 《考试周刊》2011,(81):82-84
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几千年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话题。很少有人否定科技翻译的科学性原则,但是很多人忽视了科技翻译的艺术性。本文通过分析科技翻译的特点指出科技翻译中同样存在艺术性,并分析了科技翻译具有艺术性的原因、表现形式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一个原型范畴,翻译是对源语语篇和译语语篇进行原型分析进而确定最佳译文的过程。诗歌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也应该从原型理论视角进行分析,从而使译者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神韵。  相似文献   

20.
论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语篇翻译中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语篇分析理论中的主位、述位概念运用于英汉科技翻译研究,发现英汉语尽管属于不同语系,但从主述位信息结构来分析,它们的语篇存在很多共同点。从英汉语篇对比着手探讨科技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阐述主位同一型,述位同一型,延续型和交叉型四种主位推进模式在科技语篇的表现,发现英汉互译中主述位理论对科技翻译实践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