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个共同化倾向: 尽早开始大量阅读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犹如百花齐放,各竞优长。它们虽在形式、方法、甚至某些出发点上互有差异,但却大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尽早开始阅读、大量阅读(下面简称尽早开始大量阅读)! 例如,“集中识字”实验,到了八十年代发展成“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要想大量阅读,必须做到大量识字。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效率,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是识字教学任重道远的任务。一、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方法一:找出汉字特殊规律,归类识字汉字象征着中国文化,是典型的表意文字,有着  相似文献   

3.
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二)——一种快速高效的小学语文新体系教学实验●张国祥姜兆臣二、关于尽早阅读总结近20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多种经验可以发现,尽管其方式方法不同,却都是在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尽早大量阅读。“韵语”实验也不例外,它的突...  相似文献   

4.
<正>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它对学生未来语文基础的奠定有着直观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大量的识字才能尽早展开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自从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以来,我更注重于学生的识字教学。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汉字、学习汉字,并主动认字识字呢?通过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自己识字教学的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识字方法:一、趣味识字,激发识字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产  相似文献   

5.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对于小学生识字、写字两方面,提出“认识”、“学会”两个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是指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  相似文献   

6.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之一。人教版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一、二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教材编排的目的明显是要强调学生大量识字,争取在儿童语言能力的黄金期尽早进入阅读的自觉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识字量的多少、识字速度的快慢、识字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为了使学龄儿童尽早地进入阅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的要求,该学段认字量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8.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新的《课程课标》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足见识字教学的重要. 一、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直接承继蒙学识字教育的经验,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来解决识汉字和学汉语的矛盾.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在归类识字中,基本字带字是最主要的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桂珍 《内蒙古教育》2000,(2):21-22,33
“韵语”教学实验的全称是“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教学实验,它是由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小学姜兆臣校长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与探索创造总结出来的。在微观上,它是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韵语识字”为前提,以“循序作文”为综合发展的一项较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实验。它能使一年级小学生一年识2000多个汉字,  相似文献   

10.
常海丽 《新疆教育》2013,(7):123-123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提出的求。汉字是个万花筒,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内涵。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的情感和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趣味识字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智力,形成识字能力。本文仅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应在低年级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保障。开发教材资源,利用课文扩大识字量,借助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拓展延伸识字等,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大量汉字,为提早阅读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中国的独特文化,认识汉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回顾我国语文课程的发展历程,识字一直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这就决定了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创设良  相似文献   

13.
陈志华 《教师》2011,(33):71-71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应在低年级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为阅读和写作提供保障。开发教材资源,利用课文扩大识字量,借助每个单元安排的练习拓展延伸识字等,能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掌握大量汉字,为提早阅读铺路架桥。  相似文献   

14.
罗明容 《考试周刊》2010,(29):66-66
我从事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已多年,对于识字的教学有着独特的一套方法和技巧。新课标对识字、写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识""写"分开,多"识"少"写",并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这样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相似文献   

15.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新课标—二年级加大了识字量,加快了识字步伐。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降低难度、加强写字”的方针。在21世纪这个信息时代,尽可能多地认识汉字,尽早进入阅读阶段,对学好各门功课、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尽早利用汉字进行阅读,新课标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  相似文献   

16.
幼儿识字不仅能让幼儿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掌握学习方法,它是让幼儿尽早阅读并掌握通向知识宝库的有效途径。如何能让幼儿轻松愉快地记住1000个汉字,并学会自己阅读,成了摆在每个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有下面几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一、自制教具进行直观演示,熟记生字汉字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根据需要创造出来的,汉字大体分为象形和形声字两种,每个字的结构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抓住汉字的演变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就抓住了汉字教学的根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幼儿好奇的特点,自制生…  相似文献   

17.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为了能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世界,可突破教材的编排体系,采取先字后音、识写异步、集中识字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入学的前两个月中依托自编教材《快乐识字》,集中识字500个,然后再进入教材学习,采取课堂识字、连带识字、生活识字、阅读识字、诵读识字、识字考级等方法,创新识字教学方法,在低年级就能认识2500个汉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任务,做到轻负担高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阅读。阅读量大了,才可能高质量地表达。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是低年级学生阅读的重要保证。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才会激发学习的欲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占6年识字总量的51.4%。识字量  相似文献   

19.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新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倡"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字的音、形、义方  相似文献   

2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大量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阅读阶段,而且能够促进各门学科的学习。为形成一条汉字教育的创新之路,我尝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除了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