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空气的成分》一课时,我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师生相互配合顺利地上完了这节课。可是,下课铃声一响,第二小组的学生一下子围到我身边,大家七嘴八舌地讲开了:"老师,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可以不用书上的吗!""我们想出一种新的探究方法……"听了第二小组学生的谈论,其他小组的学生也陆续围拢过来。  相似文献   

2.
卜丽峰 《学周刊C版》2014,(2):101-101
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1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7L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在课堂上讲了。  相似文献   

3.
一、开宗明义导入这种导入就是在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前开门见山地明确学习任务、途径、方法的教师行为。例如,在进行《寻找动物和植物》一课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交代:“我们怎样观察、带什么观察、小组成员怎样分工才能深入了解更多的动物和植物?需要我们先来确定一下,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吧!”在教师简短交代后,学生很快进入了“角色”。二、实验导入新鲜、惊奇的实验现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兴趣。例如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可以首先问学生:“你们说,蜡烛在水中能燃烧吗?老师有办法让蜡烛在水下燃烧”,教师边说边演示:将一根粘在玻…  相似文献   

4.
《蜗牛》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在上这一课时需对蜗牛进行观察,可是蜗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想观察它了,它就会从壳里爬出来。上课时学生也发出了感叹:“蜗牛不出来怎么观察呀!”看着他们焦急而无奈的表情,我灵机一动:何不让他们对“怎样让蜗牛出壳”进行探究?于是我就面带微笑对同学们说:“你们不要着急,蜗牛不是不出来吗?那咱们就想办法让它爬出来!怎么样?”“行!,'同学们异口同声。我又抓紧时机说:“现在小组就讨论:用什么方法有可能让蜗牛爬出来?”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讨论中,想出了许多有可能让小蜗牛出壳的方法。有的小组认为:用食物引诱:有的小组认为:把蜗牛放入水中它就有可能出来;有的则认为:用笔尖扎壳背面的小孔它会爬出来;还有的小组竟认为“用力往里吹气它就会出来”;也有认为“用火烤”、“在地上磨它的壳”——想法真可谓五花八门。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功”。在课堂上,我巧妙地设计问题,合理地安排时间,激励学生在未知领域中纵横驰骋,获取成功。通过个人思考探究、小组合作促究、大组交流启悟的过程,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各种感官,多角度、全方位地感悟问题,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引导学生善于欣赏和夸赞别人的言行;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在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促究的基础上,我为学生提供了个人间、小组间互通信息的大组交流机会。在讨论理解课文中“…  相似文献   

6.
在“制作小磁针”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同学们,你们已经知道老师手中的缝衣针变成小磁针了,你们能把自己小组的2颗针中的1颗变成小磁针吗?”“能!”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各小组先讨论方法后实验,开始。”5min 后教室沸腾了。从学生的表情中我看出他们成功了。“请把你们小组的做法讲给大家听。”第一组:“我们小组是用磁铁的一端来回磨针。”第二组:“起初,我们小组决定先把针放在磁铁上,可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很慢,于是,我们也用了第一组的方法。”“把针放在磁铁上一段时间后,它能变成小磁针吗?”“能,我家有半盒大头针,我爸爸怕它们‘乱跑’,就把  相似文献   

7.
以“探究实验室废液成分”为实验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废液成分的猜想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进行小组实验”“评价并总结物质检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等学习任务,启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多样化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作者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不但复习巩固了“物质检验”专题的相关知识,也锻炼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素养为本”是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课堂教学取向的一种表达,教学中的“活动元”是指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而进行的学习活动单元。“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案例,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为目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认识空气的成分”两个活动元设计展开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活动元”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一节口语语文课上,一位教师设计下这样一个环节:(师同学们,每个人部有一些小缺点,那我们用什么方式给朋友提出呢? (四人小组讨论:怎样提建议朋友才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小组讨论”很有意义,因为在场的每个学生都会设身处地地去想:我希望人家用什么方式给我提意见,我就把这种方式说出来。而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每个学生有了表达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我在教学《美丽的彩虹》这一课时也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我事先给学生充分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彩虹,然后…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在实践中学习,能有效地克服“书本中学习”的不足,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必要的能力,提高全面的素质。当今时代,国家提出了“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科学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部分,而且研究应成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只有在研究中才能培养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各种能力与素质。笔者以“探究空气的奥秘”为例,谈谈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学习的一些教学尝试。在《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中,主要以“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成分”和“空气的污染”为重点,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一、研究空气的存在在研究“空气的存在”中,教师提出了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1.
易彩 《考试周刊》2012,(82):102-102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形式,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地开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求平均数”的新授课,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掌握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求平均数。在课的练习设计中,教师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再汇报交流并进行解答,以巩固课堂所学。教学片断如下: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请大家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语言编一道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学生秩序井然地进行活动,教师适时参与。小组交流后,选择部分学生汇报,并让学生列式解答)生1:妈妈买了很多巧克力,我第一天吃了5块,第二天吃了6块,第三天吃了4块,平均每天吃…  相似文献   

13.
那是一天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的公开课“圆的认识”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圆的特征,那么,你们能画一个圆吗?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让我们比一比哪一小组画圆的方法最多、最简单、最科学。”话音刚落,每一小组就迫不及待地边讨论边画起了圆,兴奋写在每一张小脸上。课堂上异常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我,使我也变成了一个求知欲特强的学生,和每一小组的成员讨论、交流。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十几分钟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自信。该全班交流了。有的说可以照实物画圆;有的说可以用图…  相似文献   

14.
《空气的成分》一课首先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空气中有一部分气体能支持燃烧,有一部分气体不支持燃烧;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认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至少有两类气体组成。 学生做第一个实验很成功。大家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一致认为:燃烧消耗了一部分空气。接着我让同学们再分组做本课的第二个实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玻璃片,倒过来放在桌子上。点燃火柴,把玻璃片揭开一点儿,将点燃的火柴放进玻璃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我刚说完实验要求,课堂里立刻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积极投入到探索之中,有的小组  相似文献   

15.
在如火如荼的课改热潮中,年轻的我满腔热情地探讨着适合课改的内容,尽情地阐释生物新课标的理念。初一生物上册“种子的萌发”一节有两个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测定种子发芽率”。“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侧重训练学生设置对照实验,“测定种子发芽率”侧重训练抽栏检测的方法。这两个实验都适合学生亲自动手,是进行探究教学的好机会,于是我大胆地让学生尝试。一、实验片断回放片断1师:请同学们以8人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确定本组实验方案。一阵热烈、积极、活跃的讨论后,同学们纷献奇策。生1:我们小组建议修改书上的设置,因…  相似文献   

16.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我们 :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为此 ,我在上学期开展了“作文接力”这个活动 :我让各小组自愿购买一本硬面抄本 ,全班 8本 ,每天各小组让 1名学生来写 ,作文题材、内容、范围、形式不限 ,但必须是真人真事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对这 8本作文进行批改 ,利用几分钟 ,择其点滴“亮点”进行评赏。第二天 ,同一小组的另一名同学又接着写下去……第三天 ,同一小组的又一名同学又接着写下去……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写完后 ,又接下去进行下一轮 ,如此循环……活动开展以来 ,竟出乎意料地把学生带出了作文…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我校针对学生特点,结合多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自主参与、自觉发展的“双自课堂”模式。其主要的教学流程是“高效导学(课前)一互动探究一及时纠错一交流展示一总结提升一当堂达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导性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本人作为青年教师,踊跃参与了新模式的试点实验工作。在施行这个教学模式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学生课堂上的小组互助合作,让我找到了促进学生学习的好方法,仿佛“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在教学中,我经过具体的实践摸索,从中也发现了“双自课堂”中小组互助合作在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1.设计情境,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最佳的教学方式,为师者如何适时地使用“小组学习”,并在“小组学习”中科学地指导学乍进行“小组学习”?“小组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些都是“小组学习”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1 建议思考的问题(1)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 )怎样使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中主动发展 ?(3)怎样创设情境让学生锻炼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 案例描述2 .1 “小组探究”的困惑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研究性学习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开展这类学习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小组探究 ,也由此而受到重视。作为一名生物新课程的实践者 ,我也不甘落后 ,在新课程的第一课 ,就开始尝试这种小组探究模式。生物学新教材《致同学们》中有许多“你知道……吗 ?” ,我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法来解决 ,也正体现以学生为…  相似文献   

20.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平常的教学和听课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上还只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没有发挥出来。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面?如何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何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