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4月,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后,中共中央分析抗战大局,提出“巩固华北华中,发展华南”的重大战略,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抗战初期,中共中央从战略上考虑,提出创建豫西抗日根据地,指示河南省委动员各种力量到豫西农村工作,又派人在洛阳建立八路军办事处,为创建豫西根据地做准备。1944年5月以后,中共中央发出一系列指示,领导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开展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敌伪通过暴力强制推行伪币,排挤法币,利用法币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合法通货地位,大量抢购根据地物资,造成根据地物价不断上涨。地处敌我斗争最前沿的苏中抗日根据地成为敌伪经济战的重点地区。苏中区党委、行署以货币斗争为重点,通过对粮食等战略物资的贸易管制,在复杂险恶的斗争环境下,领导苏中抗日军民对敌伪展开经济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3.
创建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晋豫边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牺盟会的精心组织和发动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文对其历史作用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并较为详细地概括和论述了根据地建立和发展的特点;从而说明了在辽阔的平原地区和河湖港汉之间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华中敌后军民的一个创举。它为农村包围城市并最后夺取城市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和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胶东抗日武装的诞生,到蓬黄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初建,直至胶东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基本形成进行研究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深入敌后打击敌伪,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在敌后建立巩固党的地方组织,建立健全敌后抗日民主政权,开辟、建立、建设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后来新中国的组织、政权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山西的八路军在进行抗战的同时又建立了三大抗日根据地,领导各抗日根据地广大人民进行了全方位的乡村民主政治建设。以"三三制"原则开展普遍的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发展民主运动,促进了抗日各阶层的团结与合作,为坚持抗战和取得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对我们今天的乡村建设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针对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旨在泯灭民族意识和抗日精神的奴化教育,中国共产党也相应地制定了反奴化教育的措施:制定正确的抗战教育方针;开展"军民誓约"和"五不誓约"运动;大力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反奴化教育斗争。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的爱国觉悟,进一步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支援了抗日战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我党继开辟往北抗日根据地之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它北枕陇海路。南跨长江三角洲,两起汉水,东濒黄海、东海,包括江苏、安徽的全部和湖北、河南、浙江的一部分,面积25.3七平方公里,人口320O余万,物产丰富,经济发达,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大小湖泊星罗密布,既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国民党十余年统治的中心。日本帝国主义把华中作为掠夺我国人力、物力的主要地区之一,并作为接连华北、华南的枢纽,实行南侵的后方基地。在这个地区,敌、顽、我三角*争十分激烈。从]938年初…  相似文献   

9.
李正安运动与晋察冀根据地乡村运输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乡村由于自然灾害、人地关系紧张、封建盘剥,尤其是日伪的扫荡,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生存危机。在李正安运动的影响下,根据地乡村运输队纷纷建立,促使根据地乡村运输事业、贸易不断发展。在此过程中不但群众生活得到改善,日伪对根据地的包围、封锁被打破,根据地乡村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制度认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普及抗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了冬学运动。其中“庄户学”就是山东抗日根据地为适应抗战需要和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创造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当年烽火岁月中,它曾经是山东抗战教育的一面旗帜,在提高根据地人民的素质,宣传抗战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别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农村教育改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