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在培养优秀教师时均遇到了困境,实施"卓越教师协同创新培养计划",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是解开这些难题的重要思路。为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各地纷纷成立"卓越教师协同培养创新中心",但由于协同主体契合度不高、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资源难以整合优化等原因,其收效甚微。为此,尽快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明确培养标准、创新协同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推进"卓越教师协同创新培养计划"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东霞  张璟 《高教论坛》2014,(12):45-48
三螺旋理论是国外大学科技园创新实践产生的新理论。通过对三螺旋理论的阐释,指出了三螺旋协同创新是官产学发展和提升区域创造性能力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对协同创新机制的概念与内容进行了总结,结合发达国家大学科技园官产学协同创新的实践,为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官产学协同创新机制的完善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三螺旋理论是研究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学、产业与政府协同创新的一种新范式。大学使命的拓展、知识观的转变、三个知识空间的提出是三螺旋理论形成的基础。以大学为主体,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考察大学、产业、政府的协同创新关系,对于大学治理创新有重要作用。大学应提升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知识转化能力,增强创业意识,推动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视角,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概念与主要内容,阐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的逻辑进路,即以高校的自主办学为基本前提,以政府的全面支持为总体保障,以企业的产业对接为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5.
正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成立,2013年获批为安徽省首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也是全省唯一的教育类协同创新中心。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旨在将分散在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基础教育一线学校的政策调控、理论研究、业务  相似文献   

6.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典型的四螺旋特征,该大学围绕"四重螺旋"知识生产创新模式,形成"政府—大学—企业—社会"的创新创业教育主体架构.在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运作过程中,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与企业集群、社区之间的深度协同关系.增加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注重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及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我国从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四螺旋模式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跨境交易的发展助推了国际贸易转型升级,也对国贸人才培养提出多维要求。从协同创新角度出发,用三螺旋理论厘清政府、企业、学校在国贸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系,建设高校教学实训平台,实现以三者为主体的自组织协同创新模式转型,形成网络化治理形态,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向系统协同创新的范式转变,是国贸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是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美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典范,也是目前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主要形式.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以霍姆斯小组和全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会的思想为指导,以"蓝丝带新设计委员会"为依托,以"专业学校网络"为载体,以"6C"模型为合作框架,有效地构建起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生态体系,促进了教师教育的协同创新.密西西比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过程中有关树立生态意识、做好基础设计、强调教学实践等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教师教育协同治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治理主体协同能力不足、协同治理结构制度保障不济、协同治理过程实践效能不佳、协同治理文化推力不足等困境。界定教师教育协同治理理论内涵及特征原则,重构教师教育主体价值共识,激发主体协同动力;优化管理程序,提升主体协同能力;完善制度结构,厘清协同治理主体间的权责关系;搭建统筹管理平台,优化教师教育治理实践过程;增强协调沟通,厚植包容信任的治理文化,以期推进教师教育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1):F0002-F0002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成立,2013年获批为安徽省首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也是全省唯一的教育类协同创新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