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松龄大半生累于科考,科考失意使他对科场黑暗现象充满深切的怨愤,而个人理想与价值期待又使之终生对科举功名有着难以割舍的迷恋,这种情结反映在他的诸多作品中,对科举的批判就体现为鲜明的个体主观色彩,体现出既爱又恨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2.
在科举时代,功名与身份、利禄、仕途攸关,因此,循科举求功名,就成了千百年来士人齐集、梦寐以求的“正途”。士人汲汲于功名,由此形成的功名意识不仅主宰士人命运的悲欢,而且渗透、弥散到整个社会,积久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这种由科举衍生而来的功名意识,甚至到了1905年科举废除之后,在士人与社会中依然广有市场,并没有因科举的废除而发生根本性的动摇,科举、功名在士人的心目中仍居于无可替代的中心位置,具有别样的魔力。以致于1905年清政府在宣布废除科举的同时又推出一系列学堂奖励政策。即使到了民国时代,这种意识也并没有完全褪尽。本文即以科举废除前后功名意识的流变为中心,一方面着力还原由废科事件引发的清末民初知识人社会的多重面相,以及功名意识在士人与社会中的长久影响;另一方面透过功名意识的流转呈现近代中国制度变革所面临的纷繁复杂的难局和困境。  相似文献   

3.
蒲松龄74岁时的画像连同其亲笔“题志”,实是蒲氏晚年复杂、矛盾乃至隐秘心态的绝妙写照。其中微义,既有着对自身价值的显示,又有着对一生科举失意的反思,并交织着相当程度的民族意识。而这种既不忘功名、仕进;又在内心深处对清人入主不满的汉族知识分子,在清初实有一定的典型性。其形成原因,与当时社会环境、清统治者的武化、文化政策以及知识分子本身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在清末被废止,然而国人对它的评价并未就此终结,一直持续到现在。百余年来,人们对科举的评价态度历经了由盲目批判到理性平反的重大转变。这折射出人们在认识和评价科举之思维方式上的历史变迁,即由形而上学思维转变为辩证法思维。科举评价之变迁的动因有很多,其中社会因素是主导,但也不乏评价者个人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明弘治到正德嘉靖年间,吴中地区文人才子辈出,而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作为这一时期的吴中文人的代表,固然具有不同于普通文人的潇洒态度,其功名心的存在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他们,走仕进道路、参加科举是很自然的选择。但是这种功名心并不强烈,这也契合了当时吴中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氛围。  相似文献   

6.
戏曲题材在由表现帝王将相、英雄传奇的传统题材向以描绘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或人民心态情感为己任的现实题材转变的步伐比小说加快了。这种趋势影响到戏曲对科举制度弊端的批判。事实上,对科举制度弊端的批判是古典戏曲首先进行的。其采用的题材及艺术手法都影响了后来的明末清初时的人情小说,进而影响到《儒林外史》。本文将以古典戏曲为研究对照。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着重分析戏曲对科举弊端的批判对与其关系紧密的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与八股文程翔章关键词近代文学;八股文;龚自珍本文拟从龚自珍对八股文由肯定而否定的过程入手,着眼其对八股文的批判精神,着重探讨其抨击科举、痛诋八股的思想成因及其在清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影响和价值。1龚自珍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父辈即以功名、举业之事...  相似文献   

8.
从明弘治到正德嘉靖年间,吴中地区文人才子辈出,而徐祯卿、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作为这一时期的吴中文人的代表,固然具有不同于普通文人的潇洒态度,其功名心的存在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接受儒家传统教育的他们,走仕进道路、参加科举是很自然的选择。但是这种功名心并不强烈,这也契合了当时吴中追求个性、崇尚自由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对牌坊的研究,许多文章单一从建筑学的视角去探讨。实际上,浙江省的科举功名牌坊具有纪念科举举人、进士功名的作用。修建科举功名牌坊原因主要有皇帝下召修建和地方官员、家族人为光宗耀祖自建。科举功名牌坊的类型分为举人牌坊和进士牌坊两大类,举人牌坊分为普通举人牌坊与解元牌坊两类,进士牌坊分父子进士牌坊、兄弟进士牌坊,状元牌坊是进士的最高牌坊,有三元坊。科举功名牌坊表达了浙江古代社会民众的人生梦,具有鼓励民众勤奋学习、推动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建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
清政府在康熙年间收复台湾,随即在台湾推行科举制,科举制的推行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台湾意义重大。取得功名的科举士子不仅极大的提升了自己和家族的地位,与此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经济资本。成为士绅阶层的科举士子积极参与文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影响了台湾文教和社会发展,促进了台湾地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贾而好儒"的徽商对儒学科举有着浓厚的情结。这种情结对于明清徽商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儒学科举情结在徽商兴起和繁荣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徽商对于读书入仕、获取功名的过度渴望以及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消极的观念成为徽商向近代商人转型的绊脚石,加速了徽商的衰亡。论文结合大量的史料,分析了儒学科举情结对明清徽商的双重影响,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徽商兴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乐安孙氏家族是唐代历史上以举业兴家的著名仕宦世家,其家族成员连续六代科第蝉联,且高科及第和词科登第者居多,乐安孙氏家族在唐代之所以被“世推显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与其家族成员科举功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乐安孙氏家族世崇儒学和“代传文雅”的优良传统,与唐代崇儒尊经及科举以经学和诗赋为取士标准的时代特征相适应,这是其家族举业取得成功的主要倚仗,它不仅成就了其家族“文儒德业”和科第蝉联的科举功名,而且成就了其家族的发展和兴盛。  相似文献   

13.
朱熹是我国古代儒学的集大成者,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在肯定当时科举取士功用的同时,还对科举时弊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认为时人对于参加科考获得功名过于热衷,加之科举考试取士重诗赋轻德艺,导致人们道德素质下降,德业衰败。针对此现象,他提出要确立经学在科举考试当中的核心地位,弘扬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并在其书院办学实践中进行改革,对当时的科举考试产生很大了影响。其思想迄今仍具有一定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伴随着河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河北境内书院、义学等教育机构纷纷建立,膏火、川费有了可靠保证,士子踊跃走进考场,博取功名,河北科举大省形象的确立与此不无关系.在明清时期,由于敢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河北科举事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加剧了各地区科举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为传统社会寒门子弟提供上升流动机会,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本文通过考察《清代朱卷集成》和《未刊清代朱卷集成》中浙江籍举人、进士朱卷履历,定量分析其中的受业师、家庭成员和家族成员信息,探析寒门子弟考取科举功名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考取科举功名的寒门子弟在教育条件上与生监家庭子弟没有显著差异,受业师是举人考取进士的重要影响因素,教育机会获得是寒门子弟考取科举功名的根本原因;家庭文化资本是教育条件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家族文化资本保障了天资聪颖寒门子弟的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6.
科举制度演进过程中产生过许多反映士子虚荣心的名词,这些名词尚存在于历史遗迹中,常常混淆后人视听。考察清代科举人物的朱卷履历,则能发现更多科举社会的"虚荣"名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低级功名高级化虚饰;第二,捐纳功名合法化修饰;第三,封赠荣誉扩大化掩饰。科举社会的"虚荣"现象是人们尊崇科举制度的必然结果,是等级社会科举人物凸显功名身份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蒲松龄的科举心态及《聊斋志异》对科举制度批判的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举制度的讽刺争批判是《聊斋志异》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前人对此多有论及。但是蒲松龄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却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特点,带有相当的局限性。这些是争蒲松龄本人的科举心态紧密相联的。  相似文献   

18.
寻根作家创作心态的迷茫与文本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寻根作家创作心态的迷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赞美与批判的迷茫心态,二是寻根作家对外国文学排拒与借鉴的迷茫心态。这种迷茫的创作心态导致了寻根文学的经典文本《棋王》出现瑕疵,《爸爸爸》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有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忽必烈时代是元杂剧成熟并繁盛的时期.忽必烈对儒人、儒学态度的双重性,对元初杂剧作家的创作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进而决定了他们笔下士人形象显著的时代特征,即强烈的功名愿望和难以摆脱的困窘命运.  相似文献   

20.
蒲松龄一生赶考的经历,《聊斋志异》中大量的科举篇章,都为后世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科举生活图景。书中形形色色的鬼神、妖狐、女子和士子们通过日常的生活场景呈现出各自对于科举的喜怒哀乐,同时也极为巧妙地折射出了蒲松龄真实的科举心态和观念,其实远非通常所谓的那般绝对和简单。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大众舆论长期以来对于蒲松龄终身从事举业表现出的极大理解和宽容以及对范进中举评价的极为尖刻和不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正是在这种被夸大的历史之同情的语境支配和影响下,才逐渐地形成了一种可怕的错觉式的大众科举观念。我们需要真正抱着一种不要批判,且去了解的眼光去看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