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雅风 《早期教育》2006,(1):I0005-I0005
公平性表现为学校制度应能保障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由于人人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只有在实践中具体化为人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如何保障教育机会平等就成了学校制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教育公平问题上,“当前最值得关注的不是历史造成的发展差距,而是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制度性原因”。因为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如果国家为不同的受教育主体提供的差别保护带有歧视,  相似文献   

2.
以合理的程序规则保障教育过程的公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在起点公平的实现中,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其基本要求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为此,应在理解程序规则的中立性、参与性和公开性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程序规则中平等主体进行"商谈"的优势,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权利在协商中得到实现,并且当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遵循补偿原则,充分运用正当的程序规则为他们提供救济机制,从而真正维护受教育者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农民数量逐年增多,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现状来看,我国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被歧视的不公平现象。究其原因,与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和法律法规密切相关。由于教育制度不完善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流动儿童受教育权得不到切实保障,无法享受公平、平等的受教育权。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受教育权和受教育权法律保护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归纳、总结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动儿童平等受教育权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4.
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指在起点公平的实现中,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继续体现和维护教育公平,其基本要求是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参与机遇,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为此,应在理解程序规则的中立性、参与性和公开性等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程序规则中平等主体进行“商谈”的优势,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权利在协商中得到实现,并且当公民平等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遵循补偿原则,充分运用正当的程序规则为他们提供救济机制,从而真正维护受教育者的平等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都普遍注重对受教育权平等的保护,受教育权在绝大部分国家既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教育立法规定的普通权利.美国在教育平等权的立法上尤为突出,不仅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了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权,而且有可行的制度和机制保证落实.美国的教育平等权立法较完整全面,包括规范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侵犯教育平等权的法律救济,不仅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有丰富的法律内容.这些,对我国教育平等权立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集中表现为地域上的不平等,即地区、民族、城乡公民受教育的差别;不同性别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即存在对女性受教育权的侵蚀和剥夺;以及由社会个体身体与相貌的因素而导致的受教育权的不公待遇.公民受教育权的不平等还表现为不同教育层次领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如义务教育领域内由于国家财政拨款的城乡差别,以及高等教育招生政策中的偏向主义和某些身份歧视.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要发展经济,为各地公民实现平等受教育权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立法上保障和完善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相似文献   

7.
公民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障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当前,我国公民在受教育权实现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存在不平等和来自各方面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侵害。从根本上来说要通过发展经济、完善教育法规、发展远程教育、完善学生申诉制度,为受教育者提供保障教育公正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底线,是社会正义的价值诉求。然而,在当代中国,公民的受教育权仍未实现实质平等,人人享受高质量的教育仍然是21世纪的重大挑战。因此,秉承正义的价值,探寻受教育权平等的实现路径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平等是人类数千年来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21世纪的今天,平等权已成为了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受教育权是平等权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教育则是保障平等权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应的,职业教育对公民平等权的保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保障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公民平等劳动就业权的重要手段,还是保障公民平等获酬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的实质是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平等地享爱国家教育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公平,既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体现,又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性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提高教育的供给能力,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整体教育质量的必然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就业歧视对教育公平和就业平等权利冲击影响的进一步扩大,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概括了政府规制理论的基本内涵,阐述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就业政策、政府问责和高校自身建设的视角分析提出了规制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歧视的具体对策建议,对保障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平等权益、促进社会公平、避免人才浪费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就业领域存在严重的就业歧视,特别是妇女就业歧视,这不仅破坏了宪法所规定的平等权原则,而且严重损害公民的平等就业机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平等意识和权利意识的提高,有关就业歧视争议案件将越来越多,我国应结合国际上反就业歧视的举措,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体系的同时,通过专门立法和引入平等权行为政策等措施,以更充分地保证我国公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考录取制度的公平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焦点集中于各省市区之间录取分数线的巨大差异,纵深引发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孰优的热烈讨论.区域公平名下的我国现行高考录取地域差异制度遮盖了地域歧视与地域特权,公民受教育权平等的法理内涵要求区域公平应是在考试公平基础上极度审慎的二次调整,只有调整现行高考录取制度才能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平等.  相似文献   

14.
就近入学政策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政策,其根本宗旨在于保障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从实施效果来看,对于农民工子女这一特殊群体受教育权的维护仍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出不容乐观的运行态势。因此有必要重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必要性,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公平价值取向赋予制度和法律层面的保证。农民工子女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国家应积极履行给付义务,发挥教育基本权利积极受益性功能,以打破影响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现实壁垒。  相似文献   

15.
公民的受教育平等权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公民权的重要内容。封堵“高考移民”政策侵犯了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平等权,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解决高考移民问题的关键除了要缩小不同地域教育水平的落差,还要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政策法规,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建立公民受教育权司法救济制度,以保障公民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论公民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合理差别对待标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受教育权平等具有人权与公民权的双重属性,包括受教育的机会平等、受教育的待遇平等以及受教育权的平等法律救济。中国教育领域的"差别对待"现象,客观上形成了歧视,"无差别对待"并未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实质平等,"补偿平等"也面临困境。应从客观上是否存在需要差别对待的事实因素、差别对待的立法或政策手段与结果是否最大程度减少了"逆向歧视"两个方面,确立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合理的差别对待标准,以保证公民的受教育权从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17.
纵观美国华人的发展历程,教育在改变华人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种族面貌上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华人自觉地以教育作为自我改善的手段,以教育作为反歧视、争取教育平等的武器,最终取得今日的辉煌成就。美国华人从教育上走向成功,不是美国制度恩赐的从天而降的“神话”,而是美国华人为争取受教育权抗争不止以及不断通过教育自我改善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平等受教育权是公民享有的不可侵犯的宪法权利。教育公平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保证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平等对待的关键在于国家为其提供充足的不同途径的学习方式和资源,从而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的平等。目前我国建设国家开放大学,全力倡导的开放式教育以其自身特殊的教育特点可以满足在义务教育之后希望继续学习,又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公民的受教育权利的请求。对我国公民平等受教育权的保护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育数字化改变了公民参与教育的途径、内容与教育秩序,引发了系列权益争议,公民教育数字确权具备正当性、紧迫性与合理性土壤。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民在使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工具过程中自由、公平、普遍享有的受教育权利以及关于教育数字的其他权利。公民教育数字权本质上是一种受教育权,是教育事业在数字变革中生发出来的关于公民发展的新兴权利。基于公民教育数字权的教育内核以及虚拟数字所表现出的新特性,公民教育数字权是公权与私权的集合,具有人格权与财产权的双重法律性质。  相似文献   

20.
平等作为融合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特殊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随着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融合教育平等内涵中所固有的过程平等、结果平等也应逐渐受到重视。文章沿着可行能力理论的平等分析路径,重新建构融合教育中“平等”理念的分析框架,即将特殊儿童教育功能的发挥作为特殊儿童平等受教育权的实现,将能力平等作为融合教育过程平等的核心保障,将自我实现作为融合教育结果平等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