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武玉红  德雄 《理科爱好者》2003,(24):25-25,28
“数学方法应用于学科(生物、物理、化学)内的计算能力”是理科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将化学问题数学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科之间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1999年进行了“3+X”高考改革试验,在总结试验经验的基础上,2000年广东省的高考“综合科目考试”已进入“X”,其内容为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的大综合。同时江苏、浙江、吉林、山西四省高考也采取“3+综合科目”方案,四省的“综合科目”第一年为小综合即分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3.
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各学科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着重研究了物理、化学、生物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一)模拟问题情境物化生各学科的知识是抽象的,所用的术语也很抽象,像物理中的“力”、“场”,生物中的“传导”等概念,化学中的“反应”、“平衡”,生物中的“减数分裂”等过程都是抽象难懂的。很多物理过程、化学变化、生命现象是瞬间发生、稍纵即逝的,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很难细致全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模拟问题情境,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这些重…  相似文献   

4.
一、重视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当前学生中心理压力过重,焦虑、依懒、畏惧、厌学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必须针对这些情况开展心理指导。如个别谈心、帮助学生建立“帮教对子”等。特别是对一些物理成绩差,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不挖苦、不歧视,帮助他们提高,克服“天生笨”、“我不是学物理的料”等思想,使他们懂得“人无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而对一些表现不好的后进生切忌“冷酷无情”、“消极刺激”,力求达到“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之效。用自己的真情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真诚的爱,逐步唤起他们勤奋学习物理、追求进步的信心。  相似文献   

5.
2003年辽宁省首次采用了“3 文理综合能力测试”(以下简称“3 大综合”)的高考模式,文理综合能力测试是包含了物理、化学、历史、政治,地理、生物等六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考试,它旨在考查学生对各个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2年,河北省中考改革进入了第三个年头。自2000年开始,中考要考查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但这三年只实行了物理、化学合卷。2002年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全卷120分。其中“物理部分”55分,“化学部分”35分,“综合部分”3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同前两年比较,中考的性质没有改变。命题的原则也基本没有变化,只是调整了试卷的结构,分别降低了物理和化学两部分的分值(各降5分),增加了综合部分的分值(增10分)。  相似文献   

7.
以“水的净化”为核心,设计并实施了“水质监测及自制净水器”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在“取”水、“测”水、“说”水、“净”水四个进阶性任务的驱动下,综合运用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协同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实际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科学态度,还能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彰显化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试卷的结构和分值比例。2004年全国理综试卷是推行新教材后,全国大范围使用的第一年,照顾到各省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试题整体难度有所下降。也延续了2003年的风格并保持相对稳定,总分300分,但三科的分值比例有所调整,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由80、110、110,调整为72、108、120。总题量有所减少,由2003年的34题减为31题,即第1卷选择题21题(生物5题、化学8题、物理8题),总分值126分。第Ⅱ卷10题,即物理4题、化学4题、生物2题,总分值174分,第Ⅱ卷题量减少但分值上扬(由168上升到174分),这样做加大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初中毕业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往往感到物理、化学等学科难学,这是由于初中自然科学(自1991年起,浙江省把初中物理、化学、生理卫生、生物等学科合并为自然科学)教学与高中物理、化学等学科教学之间出现了“台阶”,由于“台阶”的存在,给初中毕业生适应高中段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造成学习成绩严重分化。因此,抓好初中自然科学教学,做好清除“台阶”的预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前 ,高考科目实行“3+X”方案。对这一方案的优点 ,已有不少教育专家论述得非常充分。这里 ,谈一些相反的看法 ,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大家公认 ,高考对中学各科教学影响十分大 ,有“指挥棒”之称。但高考对中学有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功能 ,那就是对中学生兴趣和爱好的影响作用和引导作用。“3+X”的直接后果就是弱化了学生对物理、化学、生物三门科学的兴趣。我接触到不少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 ,他们对此十分忧虑。我们知道 ,物理学有“科学大本营”之称 ,自然科学 (乃至社会科学 )众多令人惊讶的科学奇迹 ,追根深本 ,都是起源于物理学 …  相似文献   

11.
一、何为“3+X”高考模式“3+X”是教育部继“3+ 2”以后推出的一项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3”指语文、数学、外语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 ,其中英语逐步增加听力测试 ,数学将来不再分文理科 ,“X”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或综合科目。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目前状况 ,综合科目分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或专科综合。文科综合考试内容含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 ,理科综合考试内容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文理综合 (又称大综合 )考试内容含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对高考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推行“3 X”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科,为每个考生必考科目。“X”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科或“综合科目”,为选考科目。“综合科目”又包括“理科综合”(理、化、生综合)、“文科综合”(政、史、地综合)或“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考“3+综合”模式的全面推行,加强物理与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必然成为今后中考物理与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命题改革的趋势。现就物理与化学、生物学科比较容易结合的地方粗浅地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考有关“物态变化”的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把知识点融入到具体情景中,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与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突破学科界限.试题呈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生物教材以“生命特征”为线索,涵盖了许多物理、化学的名词、概念和原理等知识,教材的编写者无论采用何种表述技巧,都无法避开诸如“浓度”“扩散”“无机物”“有机物”“能量”等字眼。因为生命的本质是很复杂、很高级的物质运动形式,它遵循物理学和化学的相关规律,而物理学和化学的不断发展,也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伴随着黄埔学校的开办,我们与深圳其他学校一起,共同迎来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与以前各次课改相比,新一轮初一年级的课程改革力度非常之大:原本分属于理科和文科两大阵营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如今被一股脑儿地综合在一起,汇集为一门“科学”学科。由以前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地理教师一人承担。  相似文献   

17.
一 目前中学物理的课程设置 日本中学的学制是初中(他们叫中学校)三年,高中(他们叫高等学校)三年。在初中,物理不单独设科,而是与化学、生物、地学合并成理科。理科又分第1分野和第2分野。第1分野包含物理和化学,第2分野包含生物和地学。理科在初中3年内都开设,都是每周4学时。他们把开设1年,每周1学时,共计35学时叫做1学分,因此初中理科共有12学分。其中物理约占1/4,有3学分。他们的初中理科是必修科,因此每个初中学生都大约学习105学时的  相似文献   

18.
在对初一生物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任课教帅普遍反映初一教材内容比初二教材难度要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师惯用旧的以“分科”为体系的教材,而未能及时适应该教材“综合”体系改革的要求。生物教材以“生命特征”为线索,渗透涵盖了许多物理、化学的名词、概念和原理等知识,教材的编写者无论采用何种表述技巧,都无法避开诸如“浓度”、“扩散”、“无机物”、“有机物”、  相似文献   

19.
何为3+X?     
“3+X”制,“3”即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是每年学校必考科目;“X”主要指综合科目,分为具有文科倾向的综合能力测试——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和具有理科倾向的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试行“理科综合”的基础上,今年试行综合的地区将有所扩大,推行综合考试已成为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而生物学科除了和化学结合密切之外,和物理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通过物理、生物综合的基本题型,谈一谈物理和生物在综合题上的一些取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