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现代文阅读分为小阅读和大阅读两块。小阅读采用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轮换方式选材,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出现在第Ⅰ卷;大阅读的材料是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出现在第Ⅱ卷。现代文阅读近年在高考中的赋分为30分,占整个试题分值的20%,试题涉及面广,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成为近年来高考掌握试题中人们最关注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复习备考时,除了要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要求之外,还要抓住以下几点解题技法:一、初步了解,观其大略拿到现代文,先整体快速阅读,弄清文章的作者、体裁及大致内容。是小阅读,看考查哪些(个、…  相似文献   

2.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值约占全卷总分的20%。目前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现代文阅读试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为命题材料,采用客观选择型,放在第Ⅰ卷;一部分是文学作品阅读,以现代散文为主要命题材料,采用主观简答题型,放在第Ⅱ卷。  相似文献   

3.
胡小玲 《作文》2023,(12):61-62
<正>本文通过对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分析,总结语文学科素养视域下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目的命题特征,浅要分析高考生现代文阅读的备考策略,以期启发一线语文教师优化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科学备考。一、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现代文阅读题命题特征分析2019年开始,全国Ⅱ卷中对现代文阅读部分的命题顺序进行了调整,原本顺序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现阶段顺序为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通过命题顺序的变化可以发现,命题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规律,从论述类到文学类,试题难度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年试卷中仍然延续这一顺序,  相似文献   

4.
2000年后,高考语文试卷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均为文学作品的阅读。估计在今后的试卷中,对文学作品的考查仍是一个重点,因为这一趋势符合高考试题的命题要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高考现代文阅读分为小阅读和大阅读两块。小阅读采用社会科学类文章、自然科学类文章轮换方式选材,以客观题形式考查,出现在第Ⅰ卷;大阅读的材料是文学作品,主要是散文,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出现在第Ⅱ卷。现代文阅读近年在高考中的赋分为30分.占整个试题分值的20%,试题涉及面广.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成为近年来高考掌握试题中人们最关注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散文阅读占据着高考阅读的半壁江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散文垄断文学作品阅读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以小说作为阅读材料的试题正在增加。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安徽卷、广东卷、江苏卷、辽宁卷、山东卷、浙江卷都考查了小说,这些命题均出自新课程改革的省份。这一现象预示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考,  相似文献   

7.
【总体评价】 现代文大阅读,主要指出现在高考Ⅱ卷,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题,包括对散文、小说、戏剧、童话、寓言等的阅读。现代文大阅读与小阅读的最明显区别是题型不同,小阅读一般是选择题,大阅读主要是简答题,且能力高于小阅读,并主要体现在“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两大方面。阅读材料都出自课外,并且以散文为主,下面就2006年高考大阅读命题特点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2000年后,高考语文试卷第Ⅱ卷的现代文阅读均为文学作品的阅读。文学作品类阅读一般以散文为主,选文文质兼美,人文气息浓厚,富有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阅读历来是高考语文卷考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2020年全国高考三套语文卷"现代文阅读"试题进行分析,寻找和把握"现代文阅读"的命题特点和理念,针对该部分试题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一方面在于增强高考语文卷命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于提升中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命题特点文学作品阅读是指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阅读,它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高考试题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高考试题中,1991年的《世间最美的坟墓》、1998年的《报秋》、2000年的《长城》,2001年的《门》、2002年的《话说知音》等,都是文学作品的阅读。其中,除了1991年“三南卷”的命题材料是诗歌外,其他的都是散文。文学作品的阅读,放在第二卷中考查,近几年的题型一般都是三道主观题和一道客观题,共占18分。文学作品阅读的测试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次。(一)理解1、理…  相似文献   

11.
2007年福建增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主要分两类:一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类两篇文章.主要以客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文学作品类一篇文章.以主观性试题形式考查学生包括上述能力的鉴赏评价能力。再结合这类试题的判题标准,这样的改革,将会给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打开一个新天地。三类内容的三篇文章.似乎成为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基本格局。分析2004年以来自主命题试卷的发展,阅读量的增加.成为明显趋势。本年度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另一个亮点.是把课外阅读引进高考。这将会对改变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产生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与高考大纲“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相对应,2007年、2008年全国各省高考卷中共出现6篇小说阅读题,而且这些命题都是出自处于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省份,这一现象预示着小说阅读在高考试题中有逐渐增大分量的趋势。而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形象”是命题者最青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从1998年开始,散文成了每年全国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必考内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题赋分高,主观性强,难度大,得分率低。怎样才能答好这类题型呢?我想,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命题材料从2004年开始,全国有多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特点。但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选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毛建营 《文教资料》2005,(18):63-64
高考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散文是首选题材。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包括各地自主命题卷)均可以看到,考查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散文作品。特别是今年江苏卷又将文学作品阅读的分值提高到20分,足见高考对文学作品考查的重视。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准确把握散文作品的考查特点,明晰解题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考点诠释《高考考试说明》对现代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内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文学作品阅读一直是散文的天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散文垄断文学作品阅读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以小说作为阅读考试材料的试题正在增加。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安徽卷、广东卷、江苏卷、辽宁卷、山东卷、浙江卷都考查了小说.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从1998年高考开始,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连续七年考的都是散文。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命题稳中有变,稳中求进,逐年出新。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散文阅读的必要技巧,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既快又准的读懂文章,以致匆忙答题,无的放矢;二是未能熟练掌握对高考散文阅读题的答题策略,以致胸无成竹,答题跟着感觉走。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试图结合近两年的高考阅卷情况,谈谈散文阅读题的阅读技巧与答题策略。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04年自主命题的平稳过渡,2005年,湖南高考语文卷敢为天下先,勇敢突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全国卷模式”,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删除了第六大题“语言运用”类的3道试题;在第五大题现代文阅读中增加了“赏析短文写作”题。这是极富创意的设计,是2005全国16套语文试题中最炫的亮色。请看题:  相似文献   

18.
高考现代文文学作品阅读考查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选文以文学作品中的散文为主.仅2004到2006年,全国各与省市共计有19个命题单位,48套试卷,其中现代文所选文章的题材均为散文.2008到2009年,36套试卷,有29套考查了散文,散文阅读已经成为语文高考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9.
2012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以“稳中有变、积极创新”为思路,试卷结构和测试内容在承续中有所变化,体现如下:取消一卷、二卷之分,尽量按主客观试题排列,前10题是客观题,以利于答题和阅卷;客观性试题的分值由50分增加为54分,以利于提高全卷的区分度;现代文大阅读的文本由以往的文学性散文改为实用类文本的序言,以体现文本选择的多样性;加强了科技文本阅读和文学作品评价鉴赏的测试,阅读延伸题也在命题思路上有所创新,以利于对教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高考各省市语文试卷中文学类文本阅读依旧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主战场,其散文和小说基本上是各占半壁江山,题型与去年试题命制如出一辙,题量、赋分、考点等方面变化是微乎其微,这种命题的超稳定性,既彰显了语文高考的成熟美,又预示了明年高考之趋势。因此,重视文学类阅读真题,研究阅读方法,总结答题规律,广大师生一定会受益非浅。下面就2013年湖北卷散文阅读中的4道形象类试题的答题技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