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粗放型”水平制约着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深刻认识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而构建起开发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更具德性教化价值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内容结构可分为三类 ,即 :物质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制度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 ;精神形态的隐性德育课程。体育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作用机制可以从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3.
德育隐性课程通过引导道德认识,熏陶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发挥其德育功能。优化存在于高校学校课程和校园文化的德育隐性课程有助于发挥德育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解决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的。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领域出发,把握“四个原则”,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隐性德育课程的视角出发,阐述了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途径,即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6.
简论高校隐性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隐性德育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而言的,它隐蔽其德育目的、德育内容,注重对教育对象以熏陶、引导,它是高校整体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隐性的德育内容主要潜藏在教育者的人格、素质之中;潜藏于优美的校园环境里;潜藏于健康、质朴的校园文化之中,还潜藏于人本化的制度及规范之中,高校隐性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与作用,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育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有效补充,是符合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在形成、完善和发展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过程中有不同于正规课程的独特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并能恰当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9.
美术作文是西大君武小学开发的作文课程资源,也是南宁市打造的教学品牌。隐性教育是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德育方式、育人价值、内隐学习三方面探讨美术作文教学中的隐性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发展路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对高职德育发展路向的影响,从显性、隐性教育和网络监管入手,探讨新媒体技术下高职德育发展的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基于对德育地域文化性的理解。西部农村地区有着自身的文化背景,这在根本层面上影响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德育课的教学;学校隐性课程的开发;“美德在我心”课程的开展。文化在制约德育发展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所以提高德育实效性必须从文化入手。此外,要发展教师的道德专业素养,并在教师教育中创新德育教师培养途径;德育课程要从平凡的生活资源中获得更多滋养;学校更深刻地践行新课程德育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道德教育与隐性课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课程对人的个性品质包括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是实施道德教育和个性教育的一种方式。对什么是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与道德教育的联系、道德教育隐性课程的优化问题以及实施原则进行审视和探讨 ,将有助于完善当前高校道德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 ,促进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课程与哲学、心理学的关系为立足点,从孔德"实证主义"、波兰尼"默会知识"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实证主义"、"默会知识"哲学观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行为主义、内隐学习等心理学流派与课程的关系;德育的特殊性等角度入手,探析了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的源头。从不同方位、不同纬度对高校德育隐性课程作了梳理,以期通过本文的梳理,加深对隐性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解,从而对德育工作的实践起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德育始终是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和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建设,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更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具体体现。高校隐性德育建设,将结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从预先制定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上,以潜在的、内隐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本文将结合高校隐性德育工作的问题,从政治性、实效性、个性化、主体性及创新性原则下,来提出有效的推进高校隐性德育工作建设的对策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具有特殊性,在教育教学中更注重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目标同样不容忽视。与显性德育课程相比,隐性德育课程具有隐蔽性、导向性、情感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它通过与显性课程、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学校制度相结合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各地都有丰富的地方德育资源,以山东为例,无论传统文化还是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地方德育资源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积极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资源,可以为德育提供新的内容和动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过去道德教育的反思,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关注人的主体需要,才能充分实现社会道德的内化.文章表达了通过确立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发挥环境德育功能、设置隐性德育活动等多种途径方法来提高高校学生的德育主体性的主张.  相似文献   

18.
学校隐性资源与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隐性资源的内涵和标准的模糊性、隐性资源理解和控制的差异性、隐性资源影响和作用的渗透性等特点对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与和谐的人际关系、养成健康的生活情绪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学校隐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因此,要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活动、重视优良校风和班风的培育等方面加强学校隐性资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构建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体系的2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及31项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确定了体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方法。为促进体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呼唤深化教育改革的时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教育者所重视并成为切实提高德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只有加强对蕴含在校园文化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总结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而对当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探索和创新,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