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 ,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 ad r a(~ at 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 ,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 ,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州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阿尔泰语系诸语族之间的比较,阿尔泰语系诸语族中的达斡尔语与汉藏语系诸语族中的汉语族对比,侧重阐述了达斡尔语词汇得以丰富、充实和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外来词;同时以大量的具有民族特征的达斡尔语基本词汇作为实例,说明了达斡尔语在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独立语言。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分析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诸语言和方言材料,对"阿尔泰语系"诸语言中的*adirGa(~*atirqa)"儿马"一词进行了语音和词源方面的全面分析和比较研究,并探寻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相关语音的对应关系及其发展演变状况,重新构拟了该词的原始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各语系中,阿尔泰语系的语种仅次于汉藏语系,而突厥语族则在阿尔泰语系各语族中,语种及人口都占首位。一、突厥语的地理分布使用此语言的民族在地域上西起波罗的海,东至西伯利亚的欧亚大陆。主居亚洲,其中又以中亚及其邻近地区和西亚的黑海、里海最为密集,总人口八千多万,  相似文献   

6.
契丹族与蒙古族有着共同的渊源,契丹语与蒙古语同属阿尔泰语系.契丹文字记录了大量契丹语词汇和语音语法材料,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语言、阿尔泰语系语言,尤其是研究阿尔泰语系中的蒙古语族语言发展历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同时,契丹小字还通过转写汉语借词,记录了当时汉语音韵事实.契丹字的解读对于历史科学和语言科学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对“宫”的契丹小字的两种写法作了分析,又对“殿”的契丹小字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由中央民族大学汉藏语研究中心筹办的“动词体和貌问题学术研讨会” ,4月 1 4日至 1 5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四川、贵州、江苏和香港等地研究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方言的专家学者共 2 0人。会议开幕式由戴庆厦教授主持。文日焕院长致欢迎辞 ,与会学者提交了论文 1 9篇 ,集中研讨了动词体和貌的概念、特点及不同语言和方言的差异 ,涉及到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普米语、彝语、纳西语、独龙语 ,苗瑶语族的苗语 ,壮侗语族的壮语 ,汉语普通话、苏州话、重庆话、贵阳话以及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哈萨克语 ,蒙古语族的蒙古语还有朝鲜语…  相似文献   

8.
析契丹语的“捺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契丹语的捺钵与辽代狩猎活动的关系,认为捺钵最初的含义为“打猎,围猎”,后随着契丹族的发展壮大,捺钵的含义不断扩大,直至指制度化了的狩猎活动和辽君主围猎时的行营及狩猎季节里举行的与狩猎无关的一切活动。文中上实例揭示了阿尔泰语系诸语言间存在着的词首对应关系,从而指出契丹语的“捺钵”nabo与蒙古语、满-通语族的aba,突厥语族的av具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鲜卑语"处可寒/汗"一词中"处",与汉语"尔""唯"同义,表示应诺,但其语源不甚了了.通过梳理中古以前汉语应诺词系统,探讨"唯"类应诺词的流变,发现自南朝开始,"唯"逐渐被"尔"取代,但北方汉语由于长期与阿尔泰语系语言接触,得以保持着早期用法,故而形成北方用"唯"、南方用"尔"的格局.通过文献对比可以发现,鲜卑语"处"与汉语的"唯"类应诺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阿尔泰语系各语言的应诺词是中古鲜卑语"处"的直接后裔或者是借自汉语"唯".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语属阿尔泰语系满洲通古斯语族。通过比较研究鄂伦春语和蒙古语口语以及书面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发现鄂伦春语和蒙古语的长元音、复合元音和音组之间存在语音对应关系,这为揭示蒙古语族语言和满洲通古斯语族语言较早时期的音组和复合元音发展演变成长元音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提供了有力的语言例证。  相似文献   

11.
可汗是国君,汉语皇帝。史书上最早记载“可汗”一词的,是《魏书》卷一百三《蠕蠕传》。蠕蠕即柔然,又称芮芮、茹茹。公元402年,柔然首领杜仑自号豆代可汗。公元156年,鲜卑族登上历史舞台。近年考古发现,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有鲜卑石壁刻文,其中有“可寒”一词,可寒是可汗的谐音。此后,“可汗”成为北方各族的通用词,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汗,与汉语诸侯相当。有两个含义,一是属国的君主称汗,如元代的钦察汗、伊儿汗、察合台汗等。二是部落首领也称汗,如清朝的喀尔喀三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车臣汗等…  相似文献   

12.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唯一、甘肃独有的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居住有裕固、汉、藏、蒙古等11个民族,总人口3.62万人.裕固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也是一个有语言、无文字的民族.裕固族虽然人口很少,但语言却很复杂.居住在肃南县东部的裕固族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而西部的裕固族则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由于分属不同的语族,东、西部裕固族的语言互不相通,它们处于几种民族语言之间.  相似文献   

13.
锡伯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之一。锡伯语和满语同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满语族满语支。锡伯文是略加修改的满文,是满文的继承和发展。锡伯文和满文具有源流关系,这个历史演变过程是:粟特文——回鹘文——蒙古文——老满文——新满文——锡伯文。  相似文献   

14.
俄语是俄罗斯民族的语言,也是苏联各族人民相互交际的共同语,目前它已成为国际通用语之一。蒙古语使用的人数虽不及俄语的多,但它遍布欧亚两大洲,是这些地区许多蒙古部落的活的口头语言。俄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是一种屈折语,也就是说俄语富有词形变化,一个词可以有许多语法形式,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蒙古语则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一种粘着语,即能把词干和各种附加成分粘合起来构成新词并表示各种语法变  相似文献   

15.
主要借鉴Rijkhoff的方法,基于语言中计数表达形式的不同,讨论汉藏语中的集合名词和种类名词。通过对量词和复数标记的发达程度的考察,可以发现,汉藏语各语言的名词总体类型分布在由集合性最强到种类性最强的等级序列上,藏缅语族的藏语支、景颇语支等处于序列的左侧,汉语、壮侗语族、苗瑶语族等处于序列的右侧。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汉藏语都经历了由集合名词向种类名词的变异。并对影响变异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名词的生命度等级越高、所计的数目越大,其集合性越强。最后,将汉藏语系与阿尔泰语系的名词类型进行了比较,认为一种语言名词类型的变异根本上取决于该语言的形态类型。  相似文献   

16.
对于蒙古语动词陈述式的描写,对于蒙古语族以至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动词陈述式之间的比较等,过去学者们已经作过许多研究。尤其是兰司铁、科特维奇、波普等人广泛引用蒙古、卡耳梅克、布里亚特、莫戈勒以及突厥、满州-通古斯。朝鲜诸语言或方言土语的资料,从历史的角度对动词陈述式一些附加成分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提出过不少精辟的见解。对于日本语的系属问题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兰司铁。服部四郎等学者们认为日本语属于北方语系(即阿尔泰语系)。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日本语及阿尔泰语系诸语言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比较研究。小泽重男博士…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有1000多万哈萨克族人,分别居住在43个国家。我国有120多万哈萨克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克普恰克—诺盖分语支,按结构类型划分属粘着语。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观察现代哈语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一、阿尔泰时期这个时期是现代哈萨克语形成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一般认为契丹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的学者甚至猜测说契丹语可能就是原蒙古语。不管怎样,就现有材料来看,在亚洲北部各语族中,契丹语在词汇和语法上最近似于蒙古语族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这样,无论是在考释契丹小字词语,还是在探索契丹小字中表示语法意义的符号时,和蒙古语族语言进行比较就成了必不可缺的手段。当然,蒙古语族的各语言、方言之间,古代语言和现代语言之间,一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规律,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各种差异。正因为如此,在利用有关蒙古语族的知识来研究契丹语言文字时,就不能要求只有和蒙古语完全相符才有意义,只要存在着  相似文献   

19.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朝鲜语依旧语系未定。但是朝鲜语与维吾尔语在诸多方面存在着"近同现象",二者间仅仅因为缺少"同源词"而无法归入同一语系。本文从"民族起源地相邻"、"蒙古征服下的一元化时代"两个方面出发,对两种语言间存在的诸多近同之处的可能性原因给出相关的人文历史方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满洲"一名之争由来已久,但多是从满语语音入手来阐发的。而满文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是在蒙古文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一种竖直书写的拼音文字,主要表音不表意,与汉字相比缺少相应的文字寓意。文章主要从皇太极更改族名背景及皇太极运用汉字寓意的角度诠释满洲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