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水下惯性导航零速修正技术进行了研究,扩展了零速修正的内涵,用二次曲线拟合算法估计纯惯导状态下的速度误差变化,以补偿导航误差;用速度匹配卡尔曼滤波对纯惯导状态下的姿态误差进行估计和补偿,并利用车载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用零速修正技术能有效的提高纯惯导状态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2.
捷联惯导系统具有自主导航性能强、反应时间短、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逐步下降等突出优点,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发射武器系统(火炮或火箭炮等)的瞄准系统中去,以探讨一种可行的瞄准方案,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建立了基于MATLAB的捷联惯性导航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将捷联惯导方法应用到发射武器瞄准系统中的方法是可行的,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发射武器系统的定向要求。  相似文献   

3.
<正>point本文概括了石英加速度计、光纤陀螺的基本原理。研究并建立了石英挠性加速度的标定模型,编排了多位置标定路径。分析并建立了光纤陀螺的标定模型,以光纤陀螺指天正反转为方案设计了陀螺标定试验。针对加速度计验证了一种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利用迭代法验证标定精度的方法,减少了运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光纤陀螺是基于Sagnac效应的新型全固态光学陀螺,现已成为新一代捷联惯导系统中理想的惯性器件。现在为了提高导航精度,对捷联惯导系统的精度要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张朝鑫 《科技通报》2015,(4):157-159
现阶段的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由于体积、容量和便携性等原因,功耗问题尤为突出。嵌入式程序无法在运载程序中低功耗的使用,造成机体运作时间缩短的现象,降低了机体运作性能。为此,提出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将嵌入式与ARM微处理器构建的平台,用捷联惯导的方式完成制导任务。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块,通过位姿定位检测,结合嵌入式程序模块进行自主预测,并在嵌入式ARM微处理器的平台中,经过建立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完成对ARM的捷联惯导的过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嵌入式ARM的捷联惯导位姿自主预测模型,实现了嵌入式ARM惯性微处理器直接运行在载体上,为用户提供了低功耗、高效能设计处理器,嵌入式ARM的位姿自主预测缩短了研发周期也同时降低了成本及耗能,具有较高的实际使用价值,为嵌入式处理器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邓洪洁 《科技风》2012,(1):43-44
姿态矩阵的更新算法优劣直接影响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trapdown inertialnavigation system,SINS)的精度。本文针对以光纤陀螺为代表的输出为角速度的捷联惯导系统,研究了其姿态解算算法,对欧拉角法、方向余弦法,四元数毕卡解法、四元数龙格库塔解法、基于角速度的优化等效旋转矢量法进行了分析,并对后三种方法在三轴摇摆条件下进行了仿真。本文对光纤捷联惯导系统的姿态算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传统指北方位惯性导航系统在极区会出现解算异常的情况而无法使用,本文从指北方位惯导系统内部方程及误差方程出发,深入分析传统指北方位惯导系统在极区使用出现误差增大的原因,对原理性计算误差和器件误差展开分析,并通过仿真对所做分析加以验证,此外本文就目前适用于极区的横向坐标系惯导算法和格网坐标系惯导算法展开分析,解析两种算法适用的本质原因,为解决惯导系统在极区使用问题提供一定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惯导作为舰船定位的一种高自主性手段,其精度至关重要。某型激光陀螺惯导在随机误差源的作用下,其误差随时间不断累积。本文通过训练中,采集的某型惯导的实际数据,分析其误差来源和规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找出一种不对设备进行任何改动的简便人工计算方法来消除误差,使其精度得到了较大提高,并通过几次实际训练数据进行了初步验证,更好的适应了现有装备条件下舰船较长时间航行的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捷联惯导传递对准滤波发散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用衰减记忆法来抑制传递对准滤波的发散,并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用衰减记忆滤波能有效的抑制传递对准滤波的发散,保证传递对准滤波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平定向钻进电力铺管的特点,克服放电现象和磁场信号屏蔽因素,设计了基于三轴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的捷联式惯导系统,依靠电缆铺设时MPP或PE管为通道,对电缆进行伴随式姿态采集,推导姿态积分算法,求解电缆轨迹的载体坐标b坐标;采用城市坐标系c对电缆b坐标轨迹进行坐标系矫正,获取地下电缆坐标系c下的空间绝对走向和坐标。某高压地下输电线路的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在现场顺利完成防屏蔽伴随式姿态采集,生成绝对精度在0.25%的坐标轨迹,可以实现地下电力管线轨迹的高精度探测。  相似文献   

10.
在对已公开的有关惯导对准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目前惯导传递对准的发展现状,讨论了惯导传递对准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对初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广泛用于运输、救护、消防、缉捕、医疗救助、农林、探矿、电力巡检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在军事领域可执行对地攻击、机降登陆、武器运送、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侦察巡逻、指挥控制、通信联络、反潜扫雷、电子对坑等任务。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和导航、飞行控制,需要准确、稳定的飞行大气参数(绝对气压高度、相对气压高度、指示空速、真空速、升降速度等),直升机上负责测量全部飞行大气参数的大气数据系统安装于载机平台后,为匹配系统安装位置的气动流场需通过空中试飞校准以获得精确和稳定的飞行大气参数,本文正基于此给出了几种直升机大气数据系统的试飞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近程战略导弹的设计中,他领导和参加研制成功具有中国特点的捷联惯性制导系统,开辟了战略导弹"惯导化"的道路。他亲自领导和参加多种导弹、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的研制、试验及向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在长征二号的研制中,他首次采用平台计算机方案,首次在弹上使用集成电路化的计算机。他主持研制成功卫星、导弹计算机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对航天可靠性工程提出精辟的论点,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重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潜艇技术与磁探技术的发展,本文提出磁探仪应用到反潜领域的必要性,同时对比固定翼反潜机、有人反潜直升机以及无人反潜直升机的特点,得出发展无人反潜直升机的必要性,综合以上两点,继续阐述反潜无人直升机上安装磁探仪的需求前景,再从多方面分析得出磁探仪在无人直升机上安装的可行性,结合其他反潜手段,分析装载磁探仪的无人直升机在反潜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条件下通过船载惯导系统标定雷达大盘不水平的方法,从理论上建立模型,并通过仿真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惯导系统进行海上动态标定可在一定程度上隔离海上动态环境对雷达标定的影响,并且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朱新岩 《内江科技》2011,32(4):122+149-122,149
无人机导航系统设计中,惯导系统的容错能力的提高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分析余度配置方法和奇偶方程的基础上,给出一种简单易行的陀螺的一种二余度配置方法,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以往将末制导炮弹视为由弹体以及惯导陀螺组成的两刚体系统,以分析陀螺动力学特性对弹体弹道特性的影响,而忽略弹体运动对惯导陀螺转子定向性的作用。为了确定惯导陀螺转子定向性对弹道特性产生的影响,通过计算运载体传递到内、外框架的作用力矩,得到陀螺转子进动角速度模型,对末制导炮弹惯导飞行增程段弹道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转子在空间的运动并非具有定轴性,而是会产生一定的偏转,且陀螺转子进动对弹道特性产生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16,(18)
根据中国民航CCAR 91部的要求,民用直升机在运营时,必须要安装手提式灭火瓶,但对于手提式灭火瓶的选用规范,该适航规章中没有给出明确要求。本文研究内容是基于"AC311型直升机手提式灭火瓶STC取证"项目,希望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研究对于AC311型直升机,手提式式灭火瓶的最低选用标准。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对今后民用直升机在选用手提式灭火瓶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新京 《今日科苑》2011,(12):76-78
近日,国内最大的无人直升机V750试飞成功。厂家透露不久将正式首飞。这架无人直升机怎么飞起来的?它有哪些特点?5月18日,记者从山东潍坊生产厂家了解到,这架无人直升机起飞借助美国一款成熟直升机作为平台,通过近两年改装,将有人机变成无人机。该机能应用于港口导航、森林防火、警务巡逻等多个领域。该机使用的发动机今年下半年将在北京亦庄设立的工厂内实现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1,(32)
本文以在室内环境工作的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为应用背景,构建基于ROS平台并具有自动规划路径功能的AGV机器人。在建立机器人导航用环境地图方面,对只依赖激光雷达数据的Hector SLAM地图创建进行了改进,将激光雷达、里程计及惯导(IMU)等多个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通过里程计辅助的方式改进ICP配准精度,有效降低了Hector SLAM建图打滑现象产生的影响,并进行基于A*算法和行为动力学的路径规划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AGV机器人能够完成室内环境的路径自动规划。  相似文献   

20.
惯导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飞行器上,为飞行器提供姿态、航向、地速以及加速度等重要参数。某型飞机机轮刹车系统引用惯导地速,并结合飞机的轮速设计了轮速比对逻辑,用于在飞机滑行过程中进行系统自检。在飞机试飞过程中,由于激发了轮速比对逻辑引发了刹车系统故障,对轮速比对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该逻辑的设计缺陷,提出了改进建议,供飞机设计优化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