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在十几年的编辑工作中,我发现最易用错的字莫过于这个“付”字。无论自然科学书刊,还是社会科学书刊,时常出现“付主席”、“付组长”、“付厂长”、“付主编”、“付主任”等字样。 近期最典型的例证之一就是为祝贺杨振宁教授70寿辰而出版的会议文集《中国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第23卷第1期的扉页上,白纸黑字跃然纸上——“付”主任委员,只此一茨不知给海内外炎黄子孙留下多少遗憾。本来海外华人对国内采用的简化字就不大习惯,哪个字能简,哪个字不能简,还不是很清楚,如果在我  相似文献   

2.
《“付”主任委员的遗憾》的遗憾编辑同志:我钦佩和赞赏作者赵景芝同志为“维护祖国语言的纯净规范”所做出的努力;然而也不得不对“遗憾”一文──它在对“白纸黑字跃然纸上”的“付”字的用法进行公正的批评,并为“付”字的错用而发出遗憾──深表遗憾。作者甘苦,稍...  相似文献   

3.
“证”、“症”、“征”三字的区分胡升华“证”、“症”、“征”三字在中医学书刊中出现得十分频繁,但现行各类中医书刊在这几个字的应用上十分混乱。这虽然不一定会造成专业读者的理解偏差,但从编辑规范和中医教学上来说,这种现象是应该避免的。这一问题不少学者已注...  相似文献   

4.
书刊附录的类型和选编要求中国科技大学司有和一、书刊附录的类型特征书刊附录虽名上有一”附”字,但并非可有可无,它是书刊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书刊的正文。它和正文一起为读者服务。书刊附录的种类很多。从出版物性质来分,可有专著附录、教材附录、工具...  相似文献   

5.
副和付 “副”和“付”这两个同音字,字义很不相同,不能通用、但在书报上、商店里、机关里常被混用,主要是把该用“副”字的地方用了“付”字。如付食品、付作用、付主任、付业、一付眼镜等。误用的相当多。对这两个词的词义,应该分辨清楚。 “副”表示区别于“正”、“主”的意思,有居于第二位的意思,如副主任、副教授、副经理、副手、副官。“副食”是表示区别于“主食”的意思,“副品”是指没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同于“正品”的产品。人有正副,物也有正副。“副”还表示附带和符合的意思。“副业”指主要职业以外附带经营的事业;“副作用”指随着主要作用而附带产生的不好的作用。“名副其实”的“副”,是符合的意思。“副”还可以作量词用,如一副手套、一副对联、一副笑脸。  相似文献   

6.
一版,报纸的首页,是代表着整张报纸的面孔,具有“寸金之地”的美称。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一版,往往想到的就是其“要闻版职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对审美要求的提高,报纸一版的封面职能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强化封面意识,营造气氛,抓住读者 封面,是指书刊中印有书刊名称等的第一面,是书刊的最外页。在书刊中,封面的作用大致有三:一是保护书刊内页;二是印有书刊的名称、期号,以区别于其他书刊;三是装饰和突出作用,以便迅速吸引读者视线并引起其购买欲望。 报纸的一版处于整份报纸的最外页,而且有…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书刊印刷技术改造畅想华炜我国书刊印刷业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技术改造,发端于80年代初期的“出书难、印书难、买书难”的文化背景下。当时,国家经贸委印刷技术协调小组立足现实,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激光照排、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16字书刊印...  相似文献   

8.
慎用"最"字     
古代历史学者记事论人,讲究的是措辞严格而有分寸,所谓“一字褒贬”指的就是这一类。 在撰写人物传记时,评价人物的思想、言论、事功、成就,有一个字是千万不能滥用的,这个字就是“最”字。因为一旦“最”字用得不恰当,结果不是溢美,就是失真,而无论溢美还是失真,都是  相似文献   

9.
2001年全国发行协会常务理事会暨第三届“中国书刊发行奖”、“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双优单位”颁奖大会于今年11月7日至12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出席此次大会的代表有荣获第三届“中国书刊发行奖”的先进个人及被评为第三届“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双优单位”的部分代表,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行协会和部分大中城市发行协会的同志,有发行协会常务理事和发行协会各专业委员会负责同志,共270多人,是历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本次大会的议程有:第三届“中国书刊发行奖”及“中国书刊发行行业双优单位”评选工作汇报,举行颁…  相似文献   

10.
邓流芳  朱学骏 《编辑学报》1992,4(4):212-214
本文所说的“技术插图(以下简称插图)处理”,系指书刊中插图缩小比例、贴字大小及描图线型的选择。众所周知,插图处理的惯用方法是根据原图大小、图形复杂程度及书刊版面安排等确定原图的缩小比例,根据缩小比例,确定插图绘制时的线型及使用的贴字大小,使制版后的插图汉字相当于六号字(11级),外文字母相当于8p。缩小比例与贴字大小见表1。 按上述方法处理插图时,由于书刊的各图缩小比例不尽相同,因此带来一系列问题:(1) 从表1可知,不同缩比的贴图字在缩小制版后,字的实际尺寸不尽相同,尤以5/10缩比的字过大,造成全书贴图字大小不一。(2)贴字大小不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七五”期间印刷技术改造的“激光照排、电子分色、多色印刷、装订联动”十六字方针,在8 0年代中期,激光照排,电子分色,电子拼版系统,双面胶印书刊印刷机等具有高新技术的电子排版及胶印印书先进设备,已应用于我国书刊印刷企业,并充分体现了这些具有高新技术的先进设备在印刷企业技术改造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1、维思造字。可以利用wits1.4系统的直观性,对杂志书刊中出现的而字库内没有字的空缺,可进行“合二为一”的造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字丰富多彩,底蕴深厚。有的一字多义(如“材”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四解,“作”字有七解),有的一义可用多词;有的不同字,同音不同义(如师傅的“傅”、付款的“付”),有的同字,不同音不同义(如快乐的“乐”,音乐的“乐”,作姓氏用的“乐”),诸多情况,不一而足。如不仔细领会辨析,很容易发生误用,甚至闹出笑话。现就日常阅读所见,列举一些经常发生的用词用字差错,作些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形似字与文稿纠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事编校实务的人,说起消除文稿中的差错,大都会有这样的体认:在书刊文稿出现的所有差错类型中,最频繁遇到且最诡谲难防的当数形似字.形似字是指字形相似的一组字.  相似文献   

15.
“雕虫小技”辨沈昆朋时下出版的书刊,有不少粗制滥造,马马虎虎,而且习焉成风,读者讥之为“无错不成书”。打开书,只见文不对题者有之,张冠李戴者有之,以讹传讹者有之。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睦,甚至有的十来万字的书错误竟达100多处,连作者姓名都搞错了。读后令...  相似文献   

16.
非科技专业字词正误琐谈郭有声人民卫生出版社长编审笔者在终审科技书稿过程中发现,科技编辑对本专业的字词的写法和用法比较重视,差错率较少;但是,对非科技专业性字词却往往被忽视,谬误较多。现列举几个常见的例子,以期引起重视。①“副、付、傅”三字滥用。如“副...  相似文献   

17.
从免费电子书刊资源统计、免费电子书刊资源的下载及利用和免费电子书刊资源问题3方面,介绍了Intemet网络上“大道中文期刊网”网站的免费电子书刊资源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18.
副、付、傅三字的应用到处可见,遗憾的是,处处都有用错了的副、付、傅。“副”之意,与正相对,含有“非主要”之意,如副局长、副主任、副品、副作用。它与付意截然不同,“付”是给的意思,如付款、付货、付诸实施。如把“副食商店”写成“付食商店”,把“副导演”写成“付导演”,那成了何意,岂不叫人发笑,难道是专门发放食品的商店,或是专门发放东西的导演?那么,“付”可以和“傅”同用  相似文献   

19.
“三最”原则一八七六年,当美国图书馆协会在费城宣告成立时,著名的图书馆学专家麦尔维尔·杜威(Melvil Deway)在会上宣布了一个口号——“用最低的成本,以最好的书刊为最多的读者服务”(The best reading for Largest number at least cost)并把它作为图书馆的一条准则,我们把它简称为“三最”原则。看起来,“三最”原则对书刊资料的采购工作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如果各馆都  相似文献   

20.
“做”与“作”两个字常常在我们的书刊报章上用错。这两个字不但含义相近,而且在普通话(北方话)中读音也一样,都读zuo因此,很多人分不清,有时候就混着用。实际上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在南方一些地区,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吴语地区(上海一带),“做”读上声,“作”读入声。所以南方人一般不会用错;从意义上说,这两个字意义虽相近,都包含有下列几种意义:1.从事某种工作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