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仰天湖小学的操场上,一群卖力吆喝的小图书推销员们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原来是仰天湖小学首届"跳蚤书市"活动开幕了!队员们纷纷将家中闲置的图书拿来与伙伴们交换,实现资源共享。作为学校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跳蚤书市"活动的目的在于引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了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以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相似文献   

3.
2005年“六一”,胡锦涛同志在接见第五次全国少代会少先队员代表时,亲切勉励少年儿童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一句“快乐生活”,点出了少先队工作所包含的应有之义。组织少年儿童,带领少年儿童,我们的原点和归宿都是孩子们的快乐。快乐,是我们应有的工作状态;快乐,也是孩子们给予我们工作的最好回报。  相似文献   

4.
快乐一路     
曹珊 《福建教育》2005,(4A):60-60
学校离集镇四里多路,步行得四十分钟,看一场电影无疑是一次野外拉练,可孩子们实在抵挡不住动画片的神奇魔力。12:30,集合铃一响,随着“噢”的欢呼声,孩子们雀跃拥出教室。一个念头从我心头闪过:“与孩子同行,如何?”  相似文献   

5.
快乐大本营     
区别“大象和跳蚤有什么区别?”老师问。“大象身上能有跳蚤,而跳蚤身上决不会有大象。”小新自信地回答: ★苏礼黎广西临桂一中唐朝看法小白:“为什么‘糖’字的偏旁是米呢?糖又不是米做的!”小新:“你没看见另一半是‘唐’字吗?这是唐朝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小朋友们知道跳蚤市场吗?就是经营廉价商品、旧货物的露天市场。那你知道什么是“跳蚤书市”吗?这个书市可是益处多多,想知道为什么吗?快去海安县南莫小学看看吧,答案就在那里!  相似文献   

7.
快乐日记     
李彬 《甘肃教育》2004,(7):39-39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写出朴素但又不失华丽的文章啊。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刻意让孩子们加强训练,每天让他们记日记,通过不停地写、不停地练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然而,效果并不好,孩子们似乎很反感。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呢?经过反复地思考、观察和了解,我觉得关键还在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写“快乐日记”,即要求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每天一人,记下自己生活中、学习中最快乐的事,把他们“玩”、“乐”的内容写下来。这一想法受到孩子们的普遍欢迎,他们热情高涨,把自己组的日记本封面打扮得格外漂亮,不但画面构思新颖,而且还写上了“理想屋”、“秘密心情”、“快乐老家”等话语。  相似文献   

8.
跳蚤书市年年有,别开生面数今朝!要说今年的跳蚤书市有何与众不同、别开生面之处,且听我细细道来——别开生面之一:书店开张,竞聘上岗活动尚未开始,班主任杨老师就笑呵呵地走进教室  相似文献   

9.
据《读写月报》载,浙江镇海中学初三年级几个从不愁吃穿和零花的女学生、学校“读名著征文”的获奖者,竟利用假日办了几回“跳蚤书市”。她们把中考后不再用的课本和参考书摆上摊,两大本只需几元钱,学生家长纷纷购买,并诙谐地称她们“跳蚤老板”。于是出现两种议论:“一堆破书值几文弄得孩子‘钱早熟’。“市场经济如潮涌,早知挣钱又何妨”窃以为后者说得在理。几千年来,中国的学堂推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读书人总看不惯生意人,更不用说脱下长衫拎起短秤做买卖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观念虽然得到很大扭转,…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来,跳起的高度超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接着,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跳蚤碰到玻璃罩弹了回来。如此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每次跳跃都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然后再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跳得低一点。最后,当玻璃罩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科学家移开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还是不跳。这时的跳蚤已从当初的“跳高冠军”变成了一只跳不起来的“爬蚤”。其实,我们有时就是把学生当成了“跳蚤”,把一些不当的教育行为当成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玻璃罩。  相似文献   

11.
陈贵先 《云南教育》2004,(19):80-80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跳蚤放在桌面上,在不受任何条件约束的情况下,跳蚤所跳的高度相当于其身高的一百倍。用玻璃罩罩住跳蚤,跳蚤在“碰壁”后,所跳高度减低,无数次地降低破璃罩的高度到罩顶与桌面的距离几乎为零时,打开玻璃罩,跳蚤失去跳高的本能,跳高专家蜕化成了“爬蚤”。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个人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接下来实验再次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过这次是立即同时在杯上加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了,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一阵子以后呢,发现这只跳蚤再也没有撞击到这个盖子,  相似文献   

13.
和快乐牵手     
“孩子们,你们快乐吗?”“快乐极了。”这句话是一位著名哲学家对一群正在泛舟的孩子们说的,因为这群孩子曾问过他如何找到快乐,  相似文献   

14.
跳蚤书市     
几天前,王老师就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在红领巾广场上举办一次“跳蚤书市”活动,让同学们把家中的旧书拿到学校来,以班为单位举办书市,可以卖自己看过的书,也可以到别的班级那儿买自己喜欢的书。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纷纷把自己的旧书带到学校来,做好了各种准备。今天中午,我们正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书,王老师走进教室,笑着对大家说:“同学们,书市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听了,都高兴得拍起手来。同学们陆续来到红领巾广场上,校园里顿时热闹起来,叫卖声此起彼伏。我和陈小文、严阳、马姗姗一起卖书。我们找到一块空地,…  相似文献   

15.
苦恼变快乐     
枯燥乏味的点名已成了老师和孩子们的一项“苦差事”,但又不能不做。我像往常一样清了清嗓子。开始点名。孩子们的应答之声仍是千篇一律的“到”。可点到刘小宇时。他猛地从座位上跳起来,甩甩袖子,做了个清朝宫廷式的动作,来了句:“嘛!”孩子们顿时哄笑起来,我也笑了。他的有意搞笑让我突发灵感。笑声过后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点名,小朋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回答,看谁跟别人说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6.
把一只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的高度,均是其身高的100倍以上。然后.在跳蚤上方罩上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上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接下来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在碰壁后都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于是变成了“爬蚤”。  相似文献   

17.
动物界的跳高冠军可能要数跳蚤了。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在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它会立即轻易地跳出来。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在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并立即加上“玻璃盖”,跳蚤会“嘣”的一声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一次次被撞后,跳蚤会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所处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段时间以后,这只跳蚤再也没有击到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一天后,实验者开始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它还是在原来的这个高度继续地跳。一周以后,这只可怜的跳蚤还在这…  相似文献   

18.
吴莉菊  唐艳 《山东教育》2004,(15):30-31
一次游戏课上,孩子们正玩得带劲,教室外面忽然下起了雨,雨点打在玻璃窗上发出了“噼啪噼啪”的响声,引起了孩子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学着雨滴的声音,有的还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模仿雨滴的姿态,这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于是设计了这节综合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今天语文课上,一(2)班同学一起学习了《小壁虎借尾巴》。孩子们读得很人情,稚气中充溢着童真、童趣。我也不禁“童心”大发,指着生字“身”对学生说:“孩子们,‘身’字好像一个人,头戴羽毛,上身露着坚硬的肋骨,单腿直立,腰间挎着一把长刀,造型多帅、多酷啊!”孩子们没想到我突然这样讲课,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了,接二连三地加入到讨论中:“他的上身穿着横条纹的背心,和我爸的一样!”“我觉得她是一个女的,腰间还飘着彩带呢!”“看,那个钩就是它的脚!”……  相似文献   

20.
亲子园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我园根据本社区的情况,开设了家长不陪同活动的半日班。孩子们初进亲子园会有一些不适应,于是在离园时经常会听到家长的劝告:“明天来幼儿园别哭了,高高兴兴地来。”家长出于疼爱,希望孩子能在幼儿园生活得快乐、开心,但这样的劝告,成效不大。因为2~3岁的幼儿是直觉行动思维,成人要求幼儿“别哭”,但孩子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早晨的“哭”,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感受的,这时成人劝告的话,所起到的作用是提醒了孩子,使他又一次想起了哭;孩子们在亲子园中高兴的事情其实很多,但成人只说“高高兴兴来”,这又有些笼统,不能使幼儿马上想起具体的事情。因此,这种提醒婴幼儿的方式效果不佳也是情理之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