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期望值过高、自卑心理、自负心理等自我认知障碍;焦虑、嫉妒、沮丧等情绪困扰.针对自我认知障碍,可以采取适时调整认知偏差,建立合理的认知系统的策略;针对情绪困扰,可以采取及时调控情绪,防止不良情绪蔓延的策略.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学习运用自我反省法、自我转化法、松弛练习法,专家咨询法等进行自我调节.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及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相关显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发现,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中发挥多重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也通过影响多种情绪调节策略而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会启用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护心理平衡,而不同防御机制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自我防御机制理论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和成因,了解如何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防御机制。在心理健康工作中,要通过宣泄情绪和改变不合理认知,来帮助学生降低不成熟防御机制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采用学业情绪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专业承诺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研究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专业承诺和学业情绪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业情绪,积极的学业自我效能和较高的专业承诺;学业情绪、专业承诺在不同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学业情绪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各因子间呈现显著相关;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对大学生学业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生能否有效管理情绪,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加强对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的合理宣泄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对9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相关显著,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和外向性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预测作用;调节高兴情绪效能感与调节焦虑情绪效能感对应对方式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人格特质与应对方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偏差、缺少社会支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际关系的困扰、人格缺陷、恋爱与性心理的不成熟六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二要教会大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调节,三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四要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我效能感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人际关系、情绪健康方面有影响。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构建良好家庭和学校环境,指导学生正确归因,教师和同学要积极关注、有效劝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经常面临来自自身或者外部的压力。压力会产生焦虑,焦虑会导致情绪波动。情绪管理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高校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发现学生出现情绪压抑或悲伤或愤慨等问题时要主动及时专业地给予帮助,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人际关系和谐和实现自我超越。从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内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情绪管理氛围和高校大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三个方面来探索增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的状况及二者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某大学206名学生进行施测.测试结果为:(1)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状况处于中等水平(2.60±0.53),在年级、城乡、独生与否等变量上差异显著(P<0.05);(2)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处在中等水平以上(3.62±0.40),在性别、城乡、独生与否、年级等变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3)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情绪管理能力存在中度正相关(r =0.313).研究认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越高,其情绪管理能力越强;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越低,其情绪管理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择业焦虑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职业未来,本研究为探索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的关系,缓解毕业生的择业焦虑心理,对260名大三和大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择业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年级差异显著,大三年级择业焦虑要显著高于大四年级。性别与年级存在交互作用,大三男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大四女生择业焦虑显著高于大四男生。(2)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3)生涯自我效能感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择业焦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考察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人际关系困扰、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人际关系困扰综合诊断量表对31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人际关系困扰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人际关系困扰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32.26%。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减少人际关系困扰,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听障大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仅影响其学习活动与结果,而且也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问卷法与访谈法,初步调查了听障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业情绪体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主要存在32种学业情绪,与学业相关的活动中体验到的消极情绪要多于积极情绪;自我认知、学业目标和学习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听障大学生的学业情绪。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宿舍人际冲突问题时常发生,容易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怎样指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缓解人际冲突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本文介绍一则案例,使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学生认清不合理信念,重建合理信念,取得了一定效果,这对高校辅导员处理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提供了思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运用问卷调查法,以3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弹性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课题用当前盛行的两种量表:国内学者马惠霞编著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量表》和加拿大心理学家Robert J.Valleran编著的《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对大学生自我决定动机的特点与大学生学业情绪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对大学生自我决定、学业情绪和学习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认知评价在考试焦虑的形成中居于主导性的调控地位。因此,教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针对考试焦虑这一大学生常见的不合理情绪,引导大学生调节对自我的认知、对考试的认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培养大学生对担忧进行合理分析的能力和批判非理性观念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战胜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大学生在情绪智力和自我效能感上的差异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大学生情绪智力不存在性别差异.专业方向上有差异:文科生EI得分显著高于理工科学生,其它科的学生EI得分最低,提示需加强人文教育.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要显著高于女生,但较之以往研究与国外的样本,得分都较低.  相似文献   

19.
情绪管理是个体或群体对情绪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是培养情绪智商,建立和维护良好情绪状态的一种现代管理方式。本文从情绪管理的内涵分析出发,对大学生自我情绪管理的意义及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大学生的自我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和人格特征关系密切,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显著。目前影响医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中,人格状态是个重要的影响因子。研究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人格中猎奇性、躲避伤害性和奖赏依赖性等特征呈显著正相关。医学生可以通过人格塑造、合理归因和适当的情绪宣泄来提升自我效能,同时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