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钟华 《新闻窗》2011,(6):89-90
从1988年举办第一届CCTV电视主持人大赛到现在,已悄然走过了23个年头。中央电视台不遗余力地举办主持人大赛,其目的是为广大地方台新秀以及青年学生搭建舞台,推举为社会广泛认同、大众喜爱的电视主持人。撒贝宁、刘芳菲、张泽群、胡蝶等一大批电视主持就是通过大赛平台走近观众,成为知名主持人的。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最高级别的主持人大赛,从1988年的第一届"如意杯"起,已开办了五届。当年的参赛者如鞠萍、王志、曹可凡、许戈辉、撒贝宁、刘芳菲、沈冰、李晓东、庞晔等,已经成长为国内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的一些选拔规则已经成为中国主持人行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徐锐  曹晶晶 《今传媒》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4.
徐锐  曹晶晶 《报刊之友》2012,(2):132-133
当下电视节目形式层出不穷,主持人是决定电视节目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央视主持人大赛作为中国主持界最高规格的比赛,其选拔要求必定是各大电视台参考指标。本文从第六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选拔机制等方面,分析“评论型”主持人是当下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与培养的趋势、“评论型”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为“评论型”主持人的培养途径提出一些的浅薄建议。  相似文献   

5.
1988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如意杯”主持人大赛,作为新的选才模式的肇始,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选拔走上“规范化”探索之路。从那时侯开始,到后来的金仕达杯、荣事达杯、厦新杯,再到正在举行的“白象杯”,可以说中央电视台在主持人培养挖掘方面,给地方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进入新世纪以后,一方面是传统类型的主持人大赛不断得到普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郑磊 《声屏世界》2001,(8):37-38
“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落幕后,对其选拔方式,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试图以2000年的“荣事达”杯大赛为切入点,同1988年的“如意”杯和1995年的“金士明”杯大赛进行比较,从而勾勒出主持人选拔理念变迁的轨迹,并对此次的选拔方式作一番评价。  相似文献   

7.
张洪硕 《新闻传播》2007,(2):59-59,71
近几年来,中央及各地方台通过主持人大赛、选秀等多种活动形式,选拔出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准的主持人,但仍不能适应和满足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对电视主持人的要求。因此,加强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建设,积极引进和培养一批主持人,已成为各家电视台一项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仲夏 《新闻天地》2006,(10):8-11
走过25年为纪念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开设25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推选结果于2006年9月3日揭晓。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电视荧屏上打出“主持人”字幕,被定为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创办日和节目主持人的诞生日。25年来,我国电视主持人节目蓬勃发展,节目主持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电视节目的开创者和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节目主持人。为表彰25年来为电视节目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主持人,中视协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启动了“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25年25人”的推选活动。参加推选的主持人包括了近年曾经获得“金话筒奖”、“金鹰奖”以及中视协“最佳电视主持人奖”的优秀主持人。推选的标准是为电视主持人节目发展起到开创作用,引领发展潮流,以及为电视主持人事业发展做出长期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我国23年的节目主持人发展历程犹如一个人一样走过幼年、童年,进入了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青年时期.她以崭新的面貌活跃在荧屏界,令全社会广泛关注.新世纪伊始,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荣士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举办了中国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研究会举办了第五界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评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了首次<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新人奖>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透过这些全国性的、社会影响甚大的主持人大赛评奖,人们欣喜地发现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新形象、新风貌、新标高,预示着主持人的美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由沈力主持的《为您服务》节目,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视节目主持人这个概念。近20年过去了,如今“电视节目主持人”已经和“记”“编辑”一样,成了—个大众耳熟能详的称谓。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的电视传播方式由宣传教育型走向交流型的深刻变革,另一方面也印证了电视节目主持人对电视传媒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仕勇 《声屏世界》2007,(11):45-46
今年4月,“第五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报名开始,这届大赛的一个亮点就是首次允许选手以两人搭档组合的形式报名。据悉,今年春晚零点时刻的主持人集体乱阵事件,已引起中央电视台重视,于是组合主持的选拔工作被提上日程。在多数综艺节目中,主持人的搭档组合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节目的成败。如何组合“黄金搭档”型主持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综艺节目主持人搭档组合现状为例,探讨“黄金搭档”型节目主持人的组合原则、形式及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伊始,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荣士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举办中国播音、主持作品政府奖评选,中国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研究会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金话筒奖评选,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办了首次  相似文献   

13.
电视军事节目主持人,主要是指担当军事新闻、军事专题、军事知识、军事文化各类专栏电视节目的主持人。第一个出现并长期存在,形成风格的电视军事节目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军事天地》栏目主持人。他们从1991年12月开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0年多的路程。  相似文献   

14.
从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荧幕上打出“主持人”字样开始.到1993年、1994年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和评论节目《焦点访谈》的相继问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始了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电视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国电视主持人如何在这一特殊职场中面对变局并成功地生存与发展?本文引进西方成熟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中国电视实际情况.描绘出中国电视主持人的职业心理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对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危机提供现实的生存策略及一些可操作的战术。  相似文献   

15.
提到电视节目主持人,人们大多会想到俊男靓女和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2007年中央3台举办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大赛和“荣事达”杯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参赛选手他们或机智、或诙谐、或儒雅、或大气、或稳重、或活泼,总之是琳琅满目、个陛彰显、异彩纷呈,随着我国电视业的迅速发展和广大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群体的素质要不断提高,更加全面。“文化型、知识型、主动型”等富有“个性”的主持人将超越以往的主持人模式从而成为新世纪选拔主持人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荣事达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是继1988年“如意杯“、1995年“金士明杯“后,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的第三届主持人大赛,旨在“探索先进的主持理念,发掘个性化电视主持人“.它以全新的操作理念与受众意识,促进主持人的选拔更趋公开化、社会化,对社会各界有主持才华的人更具挑战性,也为电视进入“受众时代“做了有益的探索.但大赛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主持人的个性是否得到张扬,考核评比方式是否科学,是否选出了专家与受众的最爱,等等,业内外人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带着种种思考,本刊特约北京广播学院的资深学者陆锡初教授与他的研究生撰写了一组文章(分三期刊用),从不同视角对大赛进行了观照.第一部分重在对大赛进行全面阐述,对考核选拔方式是否科学进行探讨;第二部分重在论述学识修养、生活阅历、个人魅力等因素对主持人主持节目的影响程度及新世纪对主持人的要求;第三部分重在对历届主持人大赛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比较,从中获得启示,以为各地今后主持人考核选拔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曾经在美国主持《看东方》的主持人靳羽西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中国没有主持人,只有播音员”。这句话对于当今中国的主持人现状来说已经不适用了。我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行业与我国的电视事业同步摸索成长,80年代以来,电视节目主持人数量不断增加,90年代以后阵营更  相似文献   

18.
付鹤 《记者摇篮》2004,(5):40-40,32
一年一度的央视主持人大赛结束了,看了几年这样的比赛,如今的感觉是这场大赛正在从一场激烈的选拔演变成一档组织严密、质量上乘的娱乐节目,作为一名电视从业人员,我们在荧屏前瞩目各位参赛选手大展才华的同时,不能不从电视工作的实践角度出发,来对“主持人大赛”这一常见的主持人选拔形式做一番说长论短。  相似文献   

19.
季镇仲 《视听界》2002,(4):56-57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一个栏目中首次打出了“主持人”字幕,自此后中国的电视主持人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繁荣的景象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尽管电视主持人这一新职业已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道路,量的急剧扩张并未相对应地带来质  相似文献   

20.
5月29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京召开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暨第9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启动仪式。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和湖南省副省长李友志分别致辞,中国视协驻会副主席张显、湖南电视台副台长张华立,分别向与会媒体通报了第26届金鹰奖评选的有关情况和第9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筹备情况。截至5月28日,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组委会共收到参评电视剧158部,电视文艺节目221部,电视纪录片183部,电视动画片41部,城市形象片及公益广告83部;同时,有72位主持人报名角逐电视节目主持人奖。与上届相比,第26届金鹰奖的奖项设置、评选方式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