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素养由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构成,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习作能力既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又是伴随学生一生的技能。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强调了语文习作的重要性,创造性地编排了习作单元,使得习作和阅读既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且教材针对学生习作设置了许多支架。基于此,文章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习作单元的编排特点,探讨支架式教学理念视角下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乡愁》一诗作为现代诗歌典范之作选进初中语文教材,历来为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的重要视点.然而,当下语文教学对其极具特色的语言运用阐释不足,学生对诗中字词的品析有待深化.为深入挖掘《乡愁》字词锤炼的妙处,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对《乡愁》一诗进行文本素读,发现诗中名词、量词和叠词的运用特点鲜明,为诗歌平添无限风华.因此,拟以名量叠...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为语文教学提供材料,语文教材设计对语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基于现代课程论下的动态教材观、整体教材观和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功能,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确定语文教材选文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教材选文用于学生对话与建构的教学价值,立体融合三维目标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语文的世界亦是诗的世界。“不读诗无以言”。在现在中学教学中,利用有限的教材,对诗歌教学进行一些改进,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让学生在诗歌的世界中得到美和生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定位 ]杜甫《登高》诗鉴赏。杜甫的诗十分工整 ,可以说字字机杼。学习近体诗 ,他的作品应该说就是最好的诗律教材。同时 ,杜诗意境深远 ,内容深沉 ,因此语文实践和探索应侧重于使学生熟悉近体诗尤其是律诗篇幅短小、题材广阔、格律严格、语言凝练的特点 ,了解杜甫诗作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在赏析中使学生掌握近体诗的一般阅读、鉴赏规律。[切入 ]1 .课前布置学生小结并整理出在教材上所学过的以及其他自己较熟悉的杜甫诗篇并背诵、交流 ,深入体会杜诗的风格特点。2 .要求学生将所熟悉的杜诗分类 ,找出有关律诗篇目 ,仔细比较杜甫…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其中的风景诗内容迥别、风格各异、千姿百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因古诗语句凝练、含义深奥,尤其是其中一些抽象的词句学生难以理解。在风景诗教学中,如果教师“硬灌”、学生“硬记”,诗的韵味就会荡然无存,学生不可能体会到诗中的情与境,也就难以形成意向。如果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再现诗中描述的情境,就会帮助学生领会诗的意境、探求  相似文献   

7.
顾之川 《河南教育》2006,(1S):40-41
高中语文教材的改革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选作教材的相当部分的文章是新增的,并且除课本之外还有读本;二是编著理念相对靠前,道德说教相对减少,而人文因素则相对增加。老师们在使用新教材时,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要注意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辅之以科学的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真正提高了。就等于给了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法宝,不管具体的考试内容怎样变化,都能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8.
孙定康 《贵州教育》2010,(15):29-30
小学语文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定性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小学作文教材作为小语整个系统工程的子系统,当然也具有这一特点,与整个语文教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又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9.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教材力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  相似文献   

10.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语文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教材编写要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要求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课标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程改革语文实验教材已于2005年秋季开始在我省部分中职学校使用。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教材新增了语文活动部分。这是一大创新,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的空间。本文结合新教材,着重探讨了语文活动的形式、原则、评价以及不同专业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特点,并分析了开展语文活动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让语文教学活起来,不仅是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起来,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情感活起来。语文教学是对教材的再创造,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应该是诗一般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语文教师要尊重课标,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尊重教材,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要尊重学生,顺学而导。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  相似文献   

14.
韩秋 《河南教育》2006,(7S):71-71
语文教学到底应怎样改革,才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这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坚持发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以语文教材为基础,采用以诗配文、诗文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条新途径。这样做的好处是:  相似文献   

15.
插图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插图的特点,充分利用插图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发展。本文对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特点进行考量,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教材插图的教学应用方法,期望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杨胜锋 《考试周刊》2011,(77):48-48
课堂教学效率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标准,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语文课堂教的是教材,也就是语文课本,教师首先要搞清楚语文教材的特点,明白语文教材教什么,如果以为把每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特点给学生讲懂教会,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显然这种认识是不全面、不深刻的,讲授一篇文章,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有修养、有道德的人。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增强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笔者在使用新课程语文教材的一年中,根据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引导学生深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诗教材和新诗教育方面,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一新生文体已入民国时期的语文教材;新中国成立以来,新诗更是与国外译诗一道被编入语文课本。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教育的蓝本,其中优秀的新诗以其时代性和独特魅力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历来的新诗教材丰富了我国的语文教育,延续了新诗的血脉并推动着新诗百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钱塘湖春行》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诵读欣赏”中的一首诗,笔者抓住诵读、想象画面、体悟情感三方面教学生以诗歌赏析的方法,然后结合同类诗歌《惠崇〈春江晚景〉》开展“学以致用”活动,并且进行两首诗的比较阅读。学生在本课中掌握了咏春诗歌赏析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推进,作为主要文化课之一的中职语文在教材处理方式、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法选择上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切合中职语文自身的特点,本文试从教材、教学、学习三个方面入手。对中职语文教材进行模块化整合,把教学用课内导读、课外欣赏、专题研究、文本写作四大模块灵活组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