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庆 《现代企业教育》2010,(16):103-104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一线职工的先锋力量,是企业技术工人的优秀代表,在推进生产技术革新和企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一批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高技能人才,全面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家以管道输油为主业的大型国企,中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公司”)历来重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将高技能人才培养作为企业人才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年来,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公司积极倡导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引发了笔者关于国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王丽 《中国培训》2007,(1):15-15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会同省委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组织河北省优秀高技能人才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全省11个地区市进行了巡回报告,宣传高技能人才政策,宣传优秀高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宣传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十一场报告会直接听众1.5万余人,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一是宣传了高技能人才工作政策。报告团集中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劳动保障部关于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对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企业和院校提出明确要求,呼吁全社会广泛支持高技能人才工作,号召技能劳动者积极…  相似文献   

3.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我们要做的不是照搬其他国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而是在借鉴他们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发展适合中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1世纪初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高技能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高技能人才的价值越来越得到充分体现.政府逐步建立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使用和待遇等政策规定,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正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刘振河 《成人教育》2013,(9):103-104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能操作队伍的核心骨干,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定位高技能人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一、指导思想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为指导,围绕职业教育培训改革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现代企业培训制度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课题研究,为企业、院校和政府部门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中国培训》2008,(10):I0002-I0002
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快速发展,为了总结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政府、企业、培训机构在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责任和任务,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模式和方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辽宁省政府与国际劳工局定于2008年10月下旬在辽宁省沈阳市联合举办"第二届中国高技能人才国际论坛"。中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协会(简称中国职协)  相似文献   

7.
2004年以来,常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紧紧围绕《常州市三年三千六百新技师培养实施计划》中心工作,通过政府推动、校企联动、社会互动,创新建立了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新技师培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当年培养新技师707人,2005年全市培养新技师1383人。一、政府推动,多措并举完善政策引导机制一是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常州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以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邓建军的典型事迹,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宣传力度,突出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重…  相似文献   

8.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高职教育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琳 《职教论坛》2012,(13):20-23
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要求有大批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发展支撑。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具有基础与主导作用。高等职业院校、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是院校系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国家从政策层面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大量改革,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发挥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9.
面对企业高技能操作人才缺乏现状,提出"订单式"培养高技能操作人才的思路、举措;并从争取政策支持和注重内涵建设,确保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进行思考,解决高技能操作人才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潘荣江 《中国高教研究》2014,(3):101-104,110
"基地+联盟"是高职院校与市政府、行业企业联合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该模式由区域政府、行业企业、学校三方共同参与、协同运作,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对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基地+联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出发,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平台创新三方面探讨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为地方创新高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提升的"瓶颈".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的摇篮",知何探索和把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路径成为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急待解决的课题,只有逐步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为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和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才能不断孕育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高技能人才的定位、当前石油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重点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石油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高校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基于这一原则,地方高校在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要体现平台和纽带作用,成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的重要承载体。为更好地推动区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地方高校必须理顺关系、明确定位,积极参与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在数量与质量上出现了较大的缺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与政府必须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高技能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工作的效果与力度取决于相关的政策性的支持,因此,要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文章首先对高技能人才进行概念界定与特征分析,论证了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阐述建立和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及各地各级政府制定并出台了若干相关的贯彻《意见》的政策措施,这对促进全国的高技能人才培  相似文献   

16.
结合常州市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要确立新的人才观念,创新技能人才院校培养机制,完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搭建企业培训平台,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建立技能人才表彰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运用政策引导机制,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作用,完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技师社会化考评,改进技能人才评价方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下企业社会工作既是企业转型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助力器",也是新时代助力工作世界中的人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通过混合方法研究发现其人才培养暂未被视为独立人才系统进行培养,大学、企业、政府等三方培养主体都存在缺位现象.基于"三螺旋模型"构建新型企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政府应在政策支持、制度保障、体系监督方面提供支持;大学应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企业应搭建多元合作平台;政校企应合力实施企业社会工作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政府、企业、大学等三方协同作战,形成螺旋交叠、持续互动非线性螺旋形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瞿涛 《中国培训》2006,(1):14-14
为进一步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更好地实施杭州市“815高级蓝领培训工程”,同时也为了调动企业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推动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杭州市劳动保障局近日推出政府补助高技能人才培训项目,以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主导作用,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来促进和推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杭州市推出的2006年首批政府补助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主要包括机电、金加工、数控、焊接等工种的培训,分别有焊工、车工、汽车修理工高级技师3个班90人、汽车修理工、维修电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探讨了高技能人才的内涵,接着分别梳理了德国“双元制”、澳大利亚TAFE模式和加拿大CBE模式,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个方面,提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五年来,高技能型人才问题仍然是研究的热点,在高技能型人才工作的地位和意义、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原因、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科学定位、校企合作对策探讨、校企合作中政府的作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机制、课程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措施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较此前都有新的进展。高技能型人才未来研究重点应该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和执行效益的最大化问题,以及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利用现代计量经济手段,对社会总需求及行业需求做出准确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