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是小木匠     
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活动内容要来自孩子们的生活,要是孩子们所熟悉的,要将学习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我设计了"我是小木匠"系列活动,从孩子们感兴趣的生活中的"小工具"入手,鼓励他们积极动手动脑做自己能做的事,发现并探索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自己用双面胶粘好自己的作品并用订书机装订等。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让孩子们获得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经验,如用钉子、螺丝固定桌椅的方法等,让他们在其中充分体验分工合作游戏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  相似文献   

3.
刘乐 《世界教育信息》2011,(7):53-55,57
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在生活中的影响越发显现。艺术设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引导孩子们去感受生活,领悟美的真谛,从而提高他们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美术技能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应在具体的情境中,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同时,科学学习的内容应是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现实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既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应用,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所以小数科学教学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努力创设孩子们学习科学的生活情境,让他们觉得科学和他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14,(6):29-29
快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心灵体验,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让孩子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快乐,能丰富他们的感知力。只有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孩子们才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在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趣事让他们感到开心愉快呢?我们来听听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第一小学的孩子们是怎么说的吧。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中明确指出,生活即教育。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学思想渗透于教学过程中,真正在生活中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科学教育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并且生活教育活动新颖、有趣,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和探索精神。老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应该重视挖掘生活材料,既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又提升孩子们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了解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爱上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班级是学校或幼儿园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平台。作为班主任,面对几岁的孩子们,我们不只要给他们传授简单的知识,还要注意在生活中、学习中培养他们的爱心、耐心、情感,以及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不但能培养孩子们积极、乐观的性格,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发现孩子们的潜质,因材施教,培养孩子们的特长和兴趣。让孩子们保持自己的个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滋润学习的活水。教学是不能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要加强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如果将学习内容和生活隔离开来,那么,学习将是一潭死水。教学必须走近生活,依托生活中的相关实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感悟。同时,要用知识去理解生活,做到学习的知识与人类社会、生活亲密接触。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学有所用,实现它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一、学习内容,放进生活小学生的学习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喜欢形象、动感的课堂,喜欢和平时生活贴近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9.
把幼儿美术创作定位于"生活教育"视野下,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探究美,而且利于他们基于现实生活的创造力和表现力的提升。本文秉承"生活教育"理念,着重指出幼儿美术创作主题要衔接生活、创作环境要借助生活、创作材料要取自生活、创作评价要融入生活。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支"活"画笔。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孩子们完成小学英语家庭作业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使孩子学会自主学习,真正发挥家庭作业作为课堂学习有益补充和延续,我在家庭作业中将语言内容和生活中的情景紧密结合,尝试让语言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为生活而用,提高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的有效性,真正让孩子在生活中完成家庭作业,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文来源于生活。我们的语文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链接生活,教师要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刘秘 《今日教育》2009,(12):31-32
设计意图: 本班孩子均在三岁左右。通过观察,我发现在生活中,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小动物的行为动作.并热衷于扮演小动物的各种游戏,如学小兔子跳、小鸟飞、小乌龟爬。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在平时生活律动中,我也尝试着让孩子们学做各种动物的动作,孩子们也非常高兴。尤其是孩子们才学习了双语活动《猫(cat)》以后,他们更是喜欢模仿猫的一些动作。  相似文献   

13.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既是一个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他们要从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内容进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怎样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我认为,家园同步,会让孩子迈向小学的步伐更轻盈,孩子们会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辅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可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定基础,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数学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的课程,学习数学不仅是孩子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更是孩子在生活中的必备知识。怎样使孩子们喜爱学数学,轻松快乐的学数学呢?我认为要做到课堂上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情  相似文献   

16.
陆丽辉 《湖南教育》2004,(20):27-27
识监察院教学“生活化”,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书报、标语广告牌上,汉字随处可见:对孩子们而言,生活是学习语言、学习汉字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正一、问题生活化策略。新课程提倡课程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所谓问题生活化策略是将问题置于现实的生活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18.
生活实践是语言的发祥地,是写作的源泉,离开实践活动的语言或作品是不存在的,即使是一段神话故事也需现实生活的启迪,借用生活所赋予的创作灵感。因此,要让孩子们学会说话,学会作文,首先要教会他们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自身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位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杨小愔老师在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懂得教学不仅在课堂,更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教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做人,要让他们“轻松生活、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20.
陆丽辉 《山东教育》2005,(1):126-127
一、识字教学“生活化”识字教学“生活化”,就是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学习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在电视、书报、标语广告牌上,汉字随处可见。对孩子们而言,生活是学习语言、学习汉字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