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即是事实上的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以编辑为辅的机制。这一制度沿用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轨。新闻媒体所处的思想环境进一步活跃,面对的信息来源呈几何增长,记者中心制开始凸显疲态之势,编辑中心制的探讨已逐步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需要热切关注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张潇  屈小顺 《传媒》2024,(8):68-70
<正>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新闻业实行以记者为中心,编辑为辅助的采编机制,即“记者中心制”,这一制度沿用多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到来,新闻媒体所面临的思想环境逐渐活跃,巨量的信息纷至沓来。面对信息爆发式的增长,“记者中心制”逐渐显现出疲软势态,而后“编辑中心制”取而代之踏上了历史舞台。从“记者中心制”到“编辑中心制”的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政府对新闻业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同时也展现出我国新闻媒体“顺时而变,顺势而新”的发展历程。但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中心制”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编辑在采编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受到了极大冲击。为顺应融媒体时代的新要求,重新审视“编辑中心  相似文献   

3.
编辑中心制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的成立以来,我们实行的 新闻采编机制事实上是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以编辑为辅的机制。如果说这一机制在五六十年代还起过一些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到了八几十年代,它已经成为我们继续前进的一种束缚和障碍。一些有识之士在八十年代中期已经提出编辑中心制的初步设想,无奈时机不到,难以实现。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观念空前解放,新闻媒体不断发展,积累了许多新鲜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使实现编辑中心制成为可能。事实上,某些媒体已经在新闻实践中不同程度地试行了一些新的方式和…  相似文献   

4.
李梅 《出版广角》2019,(5):51-53
得益于新兴媒介技术而形成的融媒体环境给编辑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传统的编辑理念、编辑能力和编辑部机制都面临滞后危机。此种情况下,编辑人员必须全力树立融合意识,同时不断提升融媒体所需的融合编辑能力。总的来看,推动编辑工作与新媒体融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编辑导向,建立融媒体大编辑部制,则是融媒体环境下编辑工作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许多传统媒体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是事实上的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编辑为辅,采编之间的策应与互动比较呆板.但是,随着新闻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传统机制的局限性日渐显露.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原理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编辑和记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两者之间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论是记者中心制还是编辑中心制都存在弊端.前者会造成新闻内容雷同、有偿新闻等现象,后者会打击记者积极性,无法应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大环境等.本文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原理,从我国媒介运行机制的转变历程入手,分析了编辑中心制与记者中心制的弊端,最后得出结论:编辑与记者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式的合作关系,二者相互配合才有了媒介的产生,寻求二者和谐共生的模式,而不是区分出谁是中心,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闵凌欣 《新闻三昧》2008,(10):37-38
长期以来,许多传统媒体实行的新闻采编机制是事实上的记者中心制,即以记者为主、编辑为辅,采编之间的策应与互动比较呆板。但是,随着新闻市场的日益扩大,新闻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传统机制的局限性日渐显露。面对这种态势,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促使福建日报拓展思路,改革创新,通过实践摸索与总结改进,一种以编辑的思维创新、  相似文献   

8.
媒介融合不仅导致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变革,更带来媒介组织重构,形成了编辑中心制的媒介组织形态.编辑中心制的确立,反映了整个媒介运行体制机制的巨大创新.其背后显示的是编辑主体的地位日益中心化,功能逐步多样化,组织方式愈发交互化.编辑中心制既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融合深入推进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报纸的新闻采编机制基本上是“记者中心制”,采编流程中以记者为主,编辑为辅。最近几年,由于这种机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需求,许多“年高资深”的新闻单位都开始在探索实行国际媒体通用的“编辑中心制”。怎样在稳定的前提下迈好改革第一步?从实践来看,由设立版面主编,建立科学合理的“主编制”入手,当为一步好棋。 总结国内外经验,我们实行的“主编制”应有以下特点:编辑部门按自身报道重点设立的若干主编,可同时统管性质相同的若干个版面,兼顾所负责版面的采访和编辑工作;在“编”上统辖本系统聘用的责…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入了一个科技文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人类精神与智慧高扬的崭新世纪。这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多极世界,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世界。为了准确及时地、客观真实地反映这个世界的千变万化,新闻记者、编辑就必须具备快速反应的素质。 任何一张报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当然,报纸的快速反应,离不开记者对新闻的敏感程度与主动精神。但仅靠单个记者的灵敏嗅觉和快速反应、追踪报道是不够的,还要靠编辑与记者相对同步的快速反应和策划意识。使全编辑部上下在第一时间完成相关信息的沟通;这种沟通必须是由编辑部内部形成共识、统一指挥,以控制反应的适度并对决策进行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闰性原理强调主体间的互动和交流,编辑和记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两大主体,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不论是过于强调记者中心制还是偏重编辑中心制,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前者会造成新闻内容雷同、有偿新闻等现象,后者会打击记者积极性,无法应对新媒体、自媒体的大环境竞争等。本文以主体间性理论为基本原理,从我国媒介运行机制的历程入手,分析了其中弊端,最后得出结论:编辑与记者二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应努力寻求二者和谐共生的模式,应对新的媒体竞争环境。  相似文献   

12.
五十年代初期,全国工作重点逐步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当时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邓拓,有一次在全编辑部大会上作报告的时候,曾传达胡乔木的讲话:“经济建设是目前全国的工作中心,我们的新闻报道也应该以经济报道为中心。”全场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人民日报》编辑部的大部分编辑记者是从解放区来的,一少部分是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13.
张海燕 《新闻窗》2010,(6):70-71
近年来,综观见诸于各级业务期刊的以新闻策划主体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似乎过多地强调了编辑在新闻策划方面的作用:有的说"编辑是记者的老板,才是实际上的办报人”;有的讲“媒体的竞争也就是编辑水平之间的竞争”;有的提出“编辑策划本位论”;有的力推“编辑中心制”……毋庸置疑.编辑“上承”领导、“下启”记者,  相似文献   

14.
新华出版社     
《全国新书目》2013,(3):23-35
中国国情读本(2013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30.002013.01978-7-5166-0328-4热烈庆祝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胜利召开(展览图片)新华通讯社摄影编辑部中国图片社198.002013.03本套展览图片由新华通讯社摄影编辑部、中国图片社编辑,新华出版社出版,新闻信息中心发行。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拍摄,全方位地展现"两会"召开盛况  相似文献   

15.
在编辑部内,编辑和记者的关系是互相依靠、互相支持,亲密合作的,但在处理稿件的过程中,也会不时发生一些矛盾。为了协调编辑和记者的关系,交流解决编辑部内部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经验,我们开设《编辑部生活》专栏,欢迎编辑、记者经常来稿,以便交演思想,消除隔阂,加强团结,搞好工作。  相似文献   

16.
据国家广电总局网站2009年2月的消息,"近日,根据国内外突发事故增多的新特点,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启动晚间专栏节目快速反应机制,搭建'三位一体'的快速反应架构,即前方报道团队由出镜记者、现场编辑和摄影技术人员三部分组成,特别强化'出镜记者中心制'."  相似文献   

17.
吴宝良 《今传媒》2015,(4):101-102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媒体在思考将报纸、网站、移动媒体的后方编辑工作进行“深度”融合整合,记者也要成为全媒体记者.纸媒、网媒、移动媒体成为各有取向的“中央编辑部”后,采与编自然分开.而各媒体平台的编辑模式、编辑手段、编辑方向不同,对记者稿件的要求也不同,因而采编在媒体融合时代也更应该分开.对于报纸来说,媒体融合时代,各家报纸比以往将更强调自己的公信力,更强调深度报道以区别于即时性碎片化信息的网媒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报纸流程实行采编分开制应该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采编分开可以更好地体现编辑的专业化;可更好地发挥编辑的主导作用,强化纸媒已有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有助于实现采编与经营分开;可更方便培养报业新人等.  相似文献   

18.
谈编辑与记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媒体里,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事:一方面,上面编辑部闹稿荒,特别是重头稿件;另一方面,记者的发稿却泥牛入海,杏无音信。在编辑与记者间,也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抱怨:编辑捏着记者的稿子说没法用。而记者则责怪编辑眼高手低,不识货。人们不禁要问:编辑部与记者站,编辑与记者,你们之间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9.
11月1日《中国青年报》在去年改革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主要改革关键有三条:①“7+1”的版面格局,即7个新闻版,1个副刊版。②编辑部实行采编分开,分为编辑中心和采访中心。因为以行业、战线为界限划分报道部门,实行采编合一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不便于考核奖惩到人,不便于机制的转换,不利于推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③中层干部通过竞聘上岗,编辑、记者通过竞争上岗,配合考核奖惩条例的修正、完善、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 为配合主报的改革,编辑部干部人事制度也相应进行了改革,并制定了一些措施。主要有:…  相似文献   

20.
报纸办得引人入胜,使读者喜欢看,才能充分发挥报纸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培养一支好的编辑队伍以外,还必须在社会上组织一支得力的作者队伍。培养自己的编辑、记者,依靠编辑部内部的力量提高报纸的可读性,这是很重要的,但毕竟是不够的。要把编辑部的门窗打开,让新鲜空气流进来,让社会上有质量的稿件飞进来。既充分调动编辑部的力量,又充分依靠社会上各方面作者的力量,才能信息更灵通,思想更活跃,版面更有生气、更丰富多采。能不能组织好社会上的作者队伍,决定于编辑、记者的主观努力,同时也取决于作者对编辑部的态度、对编者的了解和友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