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薛礼  陈利 《教育技术导刊》2017,16(11):41-43
为实现基于路由器的拥塞控制算法性能提升,分析了RED与ARED拥塞控制算法,并提出一种改进算法QARED。与传统DropTail算法对比,RED算法具有较高链路利用率、吞吐量及较低网络延迟、丢包率等优点,但存在参数配置无法适应网络动态改变的缺点。ARED算法增加了自适应功能,根据平均队列长度变化动态调整最大丢包概率,稳定平均队列长度在最小阈值与最大阈值之间,但存在瞬时队列长度振荡等稳定性问题。改进算法QARED,通过优化最大丢包概率计算函数,以提高平均队列长度稳定性、降低丢包率、提高吞吐量。通过NS2仿真网络环境对比,改进算法QARED相对ARED算法在控制平均队列长度上更具稳定性,能够实现更低网络延迟与丢包率,提高了动态网络环境下拥塞控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求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蚁群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运用蚁群算法解决最小费用流问题,首先结合有向网络描述了最小费用流数学模型,运用从终点向始点反向计算的思想求解在最大可行流约束下的最小费用,然后给出了其具体过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调整圈法和标号算法验证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移动环境下传输信道不稳定,从而造成数据丢失、语音频质量下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丢包率的改进前向纠错算法。通过在接收端采用改进型归一化最小均方误差(MLMS)预测器来预测下一个前向纠错块中的丢帧个数,根据丢帧个数计算下一次的丢包率。该丢包率反映了当前的网络状况,这样发送端就可以根据接收端反馈回来的丢包率和丢包个数采取最佳的前向纠错编码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前向纠错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光强分布不均匀环境下低动态载体速度计算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方法应用于光流跟踪与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相融合的速度误差估计.该算法引入了一种非线性模糊隶属度函数和滤波残差用于自适应调整过程噪声的协方差矩阵.在计算载体速度过程中,首先利用光流跟踪法和SIFT方法分别进行帧间位移的跟踪和匹配并计算出载体的速度,同时将这2种方法求取的速度做差作为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的观测量,最后使用改进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输出的速度误差估计值对光流法求取的速度进行校正.半物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求解的最大速度误差较光流法减小了29%,且运算时间较SIFT方法减少约80%.  相似文献   

5.
传统有线网络TCP拥塞控制机制建立在拥塞是网络丢包原因的基础上,所以该机制不能适应无线网络中高误码率造成的无线链路丢包的情况.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移动算法的DSTCP解决方案,该机制和算法能有效地降低无线网络中的丢包率,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前向推进最大流算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提出一种求解最大流问题的“构造式”算法。该算法应用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原理,摒弃前向推进最大流算法的并行控制而着眼于每一支流的依次增广,逐步构造中间过程“构造图”的结构并最终得到网络最大流。该方法增强了算法的直观性和可控性,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主动式队列管理技术是IETF为了解决Internet拥塞控制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路由器缓存管理技术.本文使用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网络仿真器NS-2,对AQM算法RED和BLUE的性能在基于NS-2仿真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的性能包括在突发流情况下平均队列长度、丢包率和吞吐量等,并在此基础上对BLUE算法在突发流情况下队列稳定性进行改进.仿真结果表明在应对突发流方面,BLUE算法的性能优于RED算法,改进的BLUE算法能够更好地保持队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节约移动设备的电量消耗,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普适计算环境的动态软件部署算法.综合考虑了软件组件的计算、通信和移动所消耗的费用,建立了一个在移动设备和服务器间组件部署的电量消耗模型.在软件部署中同时也考虑了组件的移动性和组件间的移动关系.利用网络流理论,将节约电量的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流网络的最优分割问题,而后者可采用最大流最小切割算法实现最优切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比现有算法能够节约更多的电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单源、单汇网络给出最大流问题的一个新算法--最大容量有向路算法,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分层原理在增量网络中反复寻找从源点到汇点的在一定规则下的容量最大的有向路,直至找不到有向路为止.给出算法的复杂度为O(mn)与最大流问题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算法--Ford-Fulkerson算法和Dinic算法,作了复杂性和实例比较,结论是最大容量有向路算法的效果好于Ford-Fulkerson,算法不低于Dinic算法.该算法完全能够编程实现,仿真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MPEG VBR多媒体流量的特征,结合小波和卡尔曼滤波的特点,在新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媒体流自适应带宽分配算法,并在NS仿真平台中实现该算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避免网络拥塞,降低网络传输时延,减少数据丢包率,明显地提高了带宽利用率,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支持QOS。  相似文献   

11.
供水管网中的节点流量具有不确定性,为了研究节点流量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能力的影响,建立供水管网节点流量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分布水力模型。一种是供水管网中各节点平均分配流入量的均匀模型,另一种是在供水管网各节点按需分配流入量的分配模型,比较两种需求分布模型的漏损定位性能。利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完成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漏损定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具有模型精度高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该方法通过计算供水管网中监测值与水力模型模拟值的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漏损,并能准确定位漏损节点。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供水管网节点流量的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性能有突出影响。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Theinterestinverylowbit ratevideocodinghasin creasedconsiderablywiththecreationofnewservicesandapplicationsrequiringthisclassofbitratesintheirfunction .Withthistrend ,object orientedvideocodingwasfirstproposedbyMusmannetal.in 1989[1 ],andhasbee…  相似文献   

13.
在房产营销过程中,利用图论中的匹配思想,把追求销量最大的目的转化为求偶图的最大匹配问题,然后用网络最大流算法给出解。  相似文献   

14.
基于CTM的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交通影响范围确定(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大型活动下突发事件的交通影响范围,以元胞传输模型(CTM)为基础,对大型活动中消散过程中交通流时空分布状况进行模拟研究.结合突发事件下常用的交通管制和疏导措施的特点,将静态多路径交通分配方法与元胞传输模型结合,设计出适合突发事件下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以一个小规模路网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研究了大型活动条件下路网交通流随交通控制方案的实时调整而变化的时空规律,提出了依据突发事件下各交叉口节点的拥堵时刻划定突发事件交通影响范围的方法.通过对比车辆的平均延误指标,研究了不同交通管控方案下交通拥堵的疏散效率.算例结果表明,基于CTM的准动态交通分配方法可以细致地描述路网中任一位置交通流的时空变化,确定突发事件的动态影响范围,可以为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下交通组织方案的制定和评价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IEEE 802.15.4退避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了在不同节点数、负载及退避参数下的吞吐量、时延、冲突率及信道接入失败率等网络性能,对于退避算法的理论改进及网络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概率的随机试验和随机事件近似计算积分值,是一个重要的积分近似计算思路,这种思路相比逼近法计算数值积分要简单易行,而且精度也能保证.投点算法的使用需要函数最值作为前提,所以首先给出了函数最值的计算机计算,然后以投点算法为基础依次探讨了[0,1]区间和[a,b]区间上的积分的近似计算,最后把前面这两种积分的计算推广到了多维积分的情况,对于每种情况都给出了计算机模拟.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实数编码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进化遗传算法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编码和自适应变异率的改进遗传算法,将变异率定义为自上次进化以来未进化次数的函数,同时采取最优保存策略,有效地避免了采用二进制编码时计算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克服了基本遗传算法因变异率选择不当引起的“早熟”现象及后期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新方法成功地解决了进化遗传算法存在的问题,且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伶仃洋泥沙数学模型在规划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珠江口东片网河与伶仃洋多口门衔接水力计算结果 ,提出泥沙计算模型 ,建立了珠江口东片网河与伶仃洋一、二维衔接泥沙数学模型 .结合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调试与验证 ,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 .同时对珠江口岸线规划方案进行了预报计算 ,为岸线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一维网河和二维河口规划工程的整体计算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模拟方法 .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以网络广泛应用的客户/服务器作为应用模型,在考虑网络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客户端缓冲区状态,提出了一种针对视频点播系统的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将网络拥塞控制和客户端缓冲区控制策略结合起来对视频服务器发送速率进行自适应调整,保证了发送码率的平滑,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端的需求,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