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扬中聋哑学校创建于1988年,2001年正式更名为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办学功能由聋教育转向培智教育。学校先后被授予"镇江市平安校园"、"镇江市信息化先进学校"、"镇江市绿色学校"、"镇江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扬中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寄宿制培智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9人,其中专任教师18人。学校占地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多平方米,配备了语训室、感统训练室、康复训练室、益智教室、资源教室、律动教室、美工教室、烹饪教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功能教室。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在教学上已得到初步的应用。为研究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应用策略,为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提供借鉴,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并对近年广州部分学校的典型应用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及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学应用场景、作用、适用范围及存在问题等,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上有着创设深度情景化学习环境能够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改善学生对复杂和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等独特优势,并可作为职业教育实训课的重要支撑手段,同时,其应用也存在着VR资源供给不足、“虚实结合”开展实验教学有效性待提升、教学应用模式待优化等问题,须在实践中优化应用模式,提升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3.
论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完善,基于W eb 的虚拟教室、网上学校等已陆续出现,本文通过介绍虚拟现实技术及VR M L 语言,结合教育理论,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及网络教学,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6月5日,江苏省培智学校教育教学年会在吴江市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生活语文”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培智学校传统课程与新课程的分水岭。来自全省近160名代表参观了吴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观摩了该校10节培智教育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武鸣县双桥镇中心学校创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68亩,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813人,教职工120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设备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及体育场所,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完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景色怡人,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流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为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研制的基础研究。调查内容为培智学校和兼收智力落后学生的特殊学校的两类特殊教育学校的专用教室与康复训练设备情况、图书资料情况以及校舍面积情况等学校的基础设施的调查。结果显示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办学基础条件的不足将会影响培智教育学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动培智教育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研究》2007,(10):F0003-F0003
武鸣县双桥镇中心学校刨建于1969年,占地面积68亩,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学生1813人,教职工120人。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多媒体教室和设备齐全的教学功能室及体育场所,校园网络、闭路电视系统完善。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景色怡人,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一流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VR)全景是利用VR技术衍生出来的虚拟场景环境影像,它所具有的沉浸式体验让受众可以产生物理空间的隔离,使人仿佛跨越了空间,置身于真实环境中,便于内容的传播。本文通过利用VR全景影像技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建立VR全景影像数据资源库,进行管理和分享,提供各类学校在思政教学中的辅导,研究其在红色文化传播过程的优势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李树英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6期中撰文指出:智慧教育的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其一是技术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是智慧教育的技术支柱。其二是环境虚拟化。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学环境,不仅比"实体"教室环境更加智慧,而且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和虚拟实验室的建造,让教师实施基于学生沉浸式学习的教学成为可能。其三是资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山东省青岛市海逸学校建成我市首个VR海洋教室,将VR技术真正运用到1~6年级的实际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主题备课,运用VR虚拟现实技术,解决了常态教学无法实现的内容与场景,使《蓝色的家园》课程教学任务得以有效落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综合素养得以提升。海逸学校将《蓝色的家园》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VR辅助教学特点,将原先六个年级的72课时内容进行了主题化重组,最终形成了六大主题。学生们课堂上借助VR技术的学习,与课后实践研究的探索相结合,带给学生们的是对海洋课程立体的、综合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环境的创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现实技术必将带来教学环境的重大变革。本文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环境的创设方法,即利用VR技术、VRML、QuickTime等创建教学环境,并介绍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通过六"智"建设,实现环境全面感知、网络无缝互通、海量数据支撑、泛在化学习支持、区域辐射共享的教育生态,开辟了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三重保障,提供有力"智"撑:2017年,在江苏省教育厅、江阴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率先拉开智慧校园建设的序幕。学校投入千万资金,并成立信息化建设工作小组,充分保障了智慧校园的转型升级。开放共享,营造泛在"智"场:学校坚持以课程开发带动环境打造,以3D建模室、VR体验馆等开放交互的新型智慧场馆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载体,打造一个泛在化的"智慧场"。  相似文献   

13.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当前培智学校的课程建设也面临着关键时刻,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转变使得原有的课程和教材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教学需求。因此为了根据学生的实际提供恰当合理的教学,培智学校应该针对学生进行培智课程建设和改革。文章主要阐述了当前培智课程建设的原则与我国培智课程建设的现状与相关建议,以期能够推动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无锡市育红小学把智慧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品质提升的“金钥匙”,以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为契机,积极探究信息化应用,高水平推进智慧环境建设。科学建构,架智慧“立交桥”。目前,学校已建成覆盖全校的校园网、无线网络、多媒体教室等;全线开通智慧课堂教学支持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等电子校务平台;建设完成校园安全工作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智慧校园超享资源系统等,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主体提供高效的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教学技术的重大创新——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是一种融合多源信息、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能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浏阳市嗣同高级中学通过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将VR技术变成促进学生创造力、写作学习能力和阅读解决能力发展的“思维工具”或“智力伙伴”,着力构建智慧课堂,建设智慧校园,促使学生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学习等先进技术,以智慧学习环境、知识库、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为重点构建智慧校园,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师资队伍与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重点和发展策略,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VR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基于数字化环境的虚拟教室的建设也逐渐走向成熟。介绍了数字化教学环境及VR技术的一些相关概念,在阐述虚拟教室所具备的主要特点的同时,着重分析了数字化教学环境下虚拟教室建设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并对虚拟教室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8.
<正>5G所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可以克服传统网络在速度、延迟、传输容量等方面的限制,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物联网(IOT)技术的融合,可以满足实时交互与沉浸学习对网络传输、人机交互、临场感等的需要。基于5G网络的“云—边—端”架构,搭建低成本和轻量化的5G云渲染与教学服务支持环境,可降低中小规模学校在开展常态化、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渲染服务器、存储和交互设备上的投入,支持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跨时空的多模态教学与教研活动的开展。基于5G网络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19.
赵沁平院士从虚拟现实技术内涵、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虚拟现实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技术实现路径、未来发展趋势几个方面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建议。他提出,随着技术的发展,VR的3I特征已经演化为4I特征;与人工智能结合可能成为终极性的教育技术;VR技术构建的智慧学习环境,应建立在教学参与者较好的信息化素养基础上,具备体验性、交互性、可信性与可评价性等特征;深度结合教与学的过程要素,给出了VR+教育应用及研究的10个突破点。同时,呼吁研究者深入探讨VR教育活动中何以敬畏和坚持的伦理问题,从伦理层面对教育管理者、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等相关角色进行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信息化教育,即达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高度融合、创新。高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的建设应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前瞻部署、统筹规划、科学布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移动学习等先进技术,以智慧学习环境、知识库、教学支持服务体系、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等建设为重点构建智慧校园,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同时培养一批适应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师资队伍与专业技术人才。本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设重点和发展策略,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