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觉 《收藏》2011,(5):108-112
西班牙"双球双柱"银币始于1732年至1771年期间,自1772年开始至1825年,铸造的是"人像双柱"银币。以上两种银币,在中国俗称"本洋"。西班牙银币的主要生产国家墨西哥于1810年独立后,拒绝再为西班牙铸造银币。1825年后,西班牙就没有再铸造这种"本洋"。  相似文献   

2.
“船洋”是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铸造的海洋帆船图案银币的俗称,“船洋”约有八种主要版式。在我国近代发行的上千种老银币中,其影响仅次于“袁大头”银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铸造的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存世最多的银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银币。俗称“袁大头”或“大头洋”,它是在中华民国成立以后由北京政府铸造发行的。  相似文献   

4.
邵春华 《收藏》2007,(2):111-111
在中国早期银币的历史上,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的“光绪元宝”银币不论是成色、设计水平、铸造质量和书法艺术,都是出类拔萃的。  相似文献   

5.
林南中 《收藏》2010,(9):139-141
1794年美国正式铸行币值1元的主币“自由女神像银元”,1873年美国铸造了著名的贸易银币“拿花银元”,这是一种专门用于远东贸易的货币。此后美国于1887年铸造“摩根银币”,1921年“摩根银币”由“和平银币”所替代。这些早期美国银币都曾随着贸易往来而流人中国沿海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6.
王际朝 《收藏》2008,(6):124-126
西藏铜币是藏银币的辅币,是1909年(藏历第15饶迥第43年)西藏地方政府引进内地先进工艺而铸造的。由于流通区域小,加之青藏高原气候干燥,藏铜币的品相相对比较精美。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来,老银币板块涨势喜人,尤其是一些罕见的珍稀银币在钱币拍卖会上更是广受追捧,大放异彩,突破百万元成交记录的珍稀银币也屡见不鲜。如在2008年5月下旬,北京诚轩春拍“钱币、邮品”专场中,一枚1867年“上海一两无射线版”银币样币,因品相完美无瑕,成交价高达134.4万元;两枚一组的“民国二十一年孙中山像金本位”半圆、壹亳银币样币也分别以人民币168万元和1232万元的高价成交。  相似文献   

8.
朱仁和 《收藏》2007,(11):122-123
民国17年(1928年)甘肃省造孙中山像党徽“壹圆”银币,是甘肃银币铸造史上唯一冠名“甘肃省造”4个字的银币。  相似文献   

9.
黄斌 《收藏》2009,(3):134-135
民国时期的“壹圆”银币以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孙像开国纪念币、孙像帆船为主币,地方各省自己铸造的主币不多,有些就干脆仿中央造币厂的“袁大头”,如其中的云南版、甘肃版、山东版等。有些省虽然发行过银元主币,但因为铸造量小,存世不多,如甘肃省造的孙像银币,贵州省造的汽车银币和竹枝银币,广大银币爱好者就不容易收集到。  相似文献   

10.
张建功 《收藏》2010,(9):136-138
新疆喀什银元局在宣统元年(1909年)铸造了一种标准龙洋称之为“宣统银币”,次年又将“宣统银币”改铸为“宣统元宝”。别出心裁、不遵惯例向来是新疆铸币的一大特点,与内地铸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李智信 《收藏》2007,(5):150-151
墨西哥1766年银币 墨西哥盛产白银,西班牙统治时期曾在此人量制造各种银币。主币8瑞尔(Real),辅币4、2、1、1/2、1/4瑞尔。主币几乎流通到世界各国。1733~1771年制造双柱双球2瑞尔银币,直径25.8毫米,重6.7克,含银91.7%,现在存世量很少。而且,国际贸易不使用辅币,所以流通到我国的非常稀少。笔者收减的这枚1766年双柱双球银币,制造精美(图1)。  相似文献   

12.
夏永璜 《收藏》2011,(2):91-91
袁像银币特异华(俗称O版)三角圆版,据说是全国解放后不久,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用银习惯而铸行的,因发行量少,流通使用时间短,品相也相对较好。这种袁像银币看似普通,实则平而不凡,尤其是袁像眼睛上的表情各有所不同。 此版袁像银币眼睛大小适中,眼球微凸,目光温柔,眼睛显得非常靓丽,栩栩如生,故称“靓眼版”。这正是袁世凯骗取孙中山先生的信任,窃得大总统时春风得意、心花怒放的缩影。  相似文献   

13.
王际朝 《收藏》2008,(9):113-114
五十两银币试样币 《中国西藏地方货币》P159页“恶文果木”(五十两)银币试样币为1951年(藏历第16饶迥第25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扎什造币厂”铸造。该币直径34.56毫米;厚度3毫米,币重26克。  相似文献   

14.
邓毅 《收藏》2013,(2):104-105
在四川军政府制造的五角银币中。正面中心为普通芙蓉花图案的较为常见(图1)。另有一种珍稀的版式,便是被业内誉称为佛手花图案的五角银币(图2)。该币铸造精美,有着“吉祥如意,佛手送福”的寓意,深得藏家喜爱。佛手花银币大都深藏不露,一币难求。  相似文献   

15.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4):100-10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向巡抚联魁建议,用内地各省拨来的财政补助银“协饷”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银币。联魁于六月四日批准成立新疆银元局,铸造五钱、四钱、二钱、一钱四种银币,至三十四年七月止,共铸银32万两,主要用于军费开支,故称“饷银”。饷银五钱,正面主图为汉维文“饷银五钱”,背面主图系蟠龙。该币直径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饷银五钱银币的版别较多,从正面看,汉文“饷银五钱”有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不同,汉字中心有有花饰和无花饰的差异。从背面看,图案有无圈龙、线圈龙、珠圈龙,维文龙、蝙蝠龙的不同,蟠龙又有小头龙、尖角龙、小龙的差异。现就“饷银五钱”银币的具体版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6.
清朝末期,随着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各资本主义国家又相继对我国进行大规模的经济侵略,墨西哥鹰洋、西班牙双柱银圆、英国“站洋”、法国“坐洋”等外国银圆相继大批量流入我国。由于这些银圆是用机器铸造,质量上乘,形式划一,使用方便,因而很快在我国流行起来。这种先进的货币形制对我  相似文献   

17.
清光绪二十三年至三十一年(公元1897-1905年)9年间,位于南京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每年都铸造大批银币,以抗衡外国银币对中国的侵害。首年制造的银币上没有干支年号,俗称"老江南"。以后依次为"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和"乙巳"干支年银币。江南省造各年银币,以字体笔划的书写差异、龙图的变化及边齿的不同等来细分,版别多达上百种。当然,也不是所有年份的银币  相似文献   

18.
袁泽君 《收藏》2010,(12):106-107
民国初期,四川军政府铸造的银币和铜币,因其背面中心圈内为一篆书“汉”字,外周环饰有18个小圆圈,故川南、黔北一带民间俗称其为“汉版十八圈”。  相似文献   

19.
林南中 《收藏》2008,(11):108-109
“漳州军饷”银币,成色98%,直径38~40毫米之间。该币正面上方横书“漳州军饷”,下有草书签押,背面上横书“足纹”,下直书“通行”。由于漳州军饷铸造时间的确定,关系到谁是中国最早的自铸银元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对其铸造时间和签押释文,史学及钱币界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定论,现就笔者所接触的实物,谈谈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双球练习法”,是教学方法上的一项改革。经几年实践证明:双球练习法”对提高练习密度、强度,增强比赛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